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羲黄大学 >> 学术之声 >> 百家论道

中原神话调查报告

大道家园 2023-04-21 12:04:11

程健君

摘要:中原神话调查活动共计三次,从198311月到19854月,调查组对河南省 境内的西华、淮阳、沈丘、项城、新郑、密县、灵宝、桐柏、济源、孟津、三门峡等地进行实地考 察,足迹遍布与中原神话传说有关的思都岗、太昊陵、风后岭、黄帝岭、夸父山、盘古山、玉 井、盘谷寺、王屋山、负图寺等地。通过调查,我们对女娲、伏教、黄帝、夸父、盘古、愚公、大 禹等古典神话的流变情况有了深入细致的认识。

关键词:中原神话调查流变情况

作者简介:程健君(1956—),男,汉族,河南襄城县人,现任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秘 书长。主要从事民间文化、民俗学研究和编辑出版工作。(河南郑州450001)

为进行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科研规划的《中原古典神话流变考论》科研工作,最近,河 南大学中文系组织了中原神话调査组,对西华、淮阳、沈丘、项城、新郑、密县等地的古典 神话流变情况作了一次专题调査。调査组有两名教师,张振犁副教授亲自参加了这次调 査活动。调査工作自1983112日开始,到126日结束。在短短的30几天时间 里,调査组共采录到各类民间文学作品109件,其中神话占68(包括异文及有关资料)。 录制录音磁带十四盒,拍摄照片资料128张,摘录了一部分碑文和文物档案材料。

我们这次的调查,是为科研而进行的专题科学实践活动。为了突出中心,保证重点, 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我们集中力量调査了女娲、伏羲、黄帝的神话传说。

113日,雨过天晴。我们在西华县文化馆两位同志的陪同下,骑自行车行程20余 里,来到了位于县城东北的思都岗大队。据旧志记载:思都岗是女娲氏遗民思念祖先在此 建都而得名的。现在的思都岗,仍有丈余髙的土台。台上的建筑有龙泉寺,寺院门、大殿 和东西配殿还保存完好。寺内大殿里,过去供奉有身披葫叶的女娲像。在龙泉寺内,我们 请来了张慎重老先生,他滔滔不绝地给我们讲述了《思都岗的来历》、《女娲炼石补天》、《女娲修城》等神话传说。相传,远古时期,天塌以后,女娲在这里炼五色石补天。洪水过后, 女娲又在这里修城筑堤,造福人类。因此,这里的人民对女蜗有着特殊的感情。他们把女 蜗尊为自己的保护神。在思都岗大队,关于女蜗的传说故事,是老幼皆知的。只要你一提 起女娲,不管是谁都能对你讲起许多故事来。

从思都岗向西北行约二里,就是女娲城遗址。蜿蜒起伏的古城墙,还隐约可见。据 说,城中的土岗上,过去曾建有女娲阁。城址南约二里的地方,还有女蜗坟。这里,曾 有被誉为西华八景之一的娲城晓烟的美景。旧志所载:女娲城为女娲所筑之城,古老 相传,由来已久。春夏之交,城上朝烟,缤纷在目。诗曰:女娲炼石自何年?补尽人间缺漏 天,石屑化为城上土,常将五色幻朝烟

文化馆的孟白同志,带我们来到了曾经发掘过的一段女娲城城墙遗址。他拣了一些 春秋时期的陶片给我们看。在这里曾发掘出春秋时期的下水管道;还可以看到明显的夯 土层。西华县文物室里陈列的字汉砖,也是在这里发现的。

为了进一步弄清女娲神话的流传情况,我们来到了有小南京之称的逍遥镇。根据 中文系八0级一位同学提供的线索,在乡文化站同志的帮助下,找来了几位老先生座谈。 从上午到下午,虽讲了不少的民间故事,但有关女娲的神话,却没有涉及一点儿。天近傍 晚,我们都有点失望了。最后,我们抱着一线希望,找到了寨外的刘炎老先生。他开始有 顾虑,等我们说明来意后,他便兴致勃勃地讲了《女蜗补天》,又讲了《鲁班》、《祸从口出》等 几篇故事。他讲的《女娲补天》,不仅比我们在思都岗采录到的材料完整,而且细节特别生 动感人。眼看太阳近西山了,我们才依依不舍地告辞了刘先生,登上了最后一班回
县城的 公共汽车。

伏羲

以淮阳为中心的附近几县,又形成了洪水过后、伏羲兄妹再造人类的神话群。传说远 古时候,太昊伏羲氏风姓,人首蛇身,头生双角,以木德王都宛丘。宛丘就是现在的淮阳。 伏羲兄妹在这里创制人烟,始作八卦,结绳为网以渔,教民耕种,造《驾辨》之曲,成为中华 民族的斯文之祖。人们都习惯称伏羲为人祖爷,亲切地叫女蜗为人祖奶。后来,据说 孔子带着子路等弟子周游到陈国(淮阳),发现了头生双角的人祖爷头骨,便劝服陈王,在 淮阳城北找了一块风水宝地。陈王亲自点穴动土,为人祖伏羲修建了陵墓,并举行了隆 重的葬礼。到了明朝初年,朱元璋为报人祖爷救命之恩,下圣旨从全国征收了很多金银物 资,要仿照南京城扩建人祖庙。结果经办这事的官员贪污了大量钱财,最后只建成了方圆 540亩大的一座宫殿式的陵园,名为太昊伏羲陵。

一个细雨蒙蒙的下午,我们驱车来到了太昊陵。穿过园内的太极门、显仁殿,一个偌 大的丘陵出现在我们的眼前。丈余髙的大青石墓碑,因年代久远,已风化剥蚀,但太昊伏 羲之墓几个大字仍依稀可辨。烟雨笼罩着整个陵墓,使陵墓显得更加宏伟庄严。陵顶的 几棵松柏,苍老挺拔。我们沿着石阶盘旋而上,站在陵顶尽情地领略古陈州的雨中风光。 雄伟的显仁殿,典雅的钟鼓楼,古朴的明代午朝门,错落有致,如在脚下。向南望,万亩城 湖环抱着的淮阳古城,犹如大海中的一个小岛。雨幕中,湖面上渔船点点。小巧玲珑的画 卦亭,建筑在白龟池中的白龟背上。陵丘的背后,就是伏羲的蓍草园。传说,伏羲就 是在这里用蓍草占卜,为民除灾去病的。陵前,蔡河水(蔡,龟之意,因伏羲于水中得龟,故 名)像一条长长的玉带,环陵而过。在这里,我们不仅搜集到了大量的伏羲神话,饱览了太昊陵的胜景,还重点调査了太 昊陵古庙会的习俗。每年从农历二月二到三月三,庙会历时一个月。会期,河北、山东、安 徽、湖北、河南等五省的香客、商人云集这里,进行物资贸易。无数的善男信女,来到太昊 陵前上香祭祖,祈求富贵,求子求孙。他们甚至相信,太昊陵上的土和草籽草根都能给他 们除去百病。有趣的是,在庙会期间,还有大量的泥塑玩具出售(当地人叫泥泥狗)。泥 塑工艺古雅,品种极多。有泥捏的人、龟、青蛙、猴子、小鸟等百多个品种,而且都能吹响。 泥玩具价格很低,一角钱可以买二十几个。来赶庙会的人,大都要带一些回去,意思是带 回了人祖爷家乡的土。太昊陵附近有几个村子,大都以捏泥人为家庭副业。至于这种捏 泥人的传统工艺和洪水以后再造人类神话有没有必然的联系,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在沈丘、项城两县,我们同样调査到了关于伏羲女娲的神话传说,故事情节和淮阳的 都大致相同。

从文献记载和地名遗迹来看,河南的新郑和密县,是黄帝及其大臣们活动的主要地区 之一。在周口地区调査结束以后,我们又来到了轩辕故里。在新郑北关,实地考察了竖 立轩辕故里石碑的遗迹。可惜的是,刻有轩辕故里字样的巨大的槐抱碑,如今下落 不明了。残存的只有座古庙。当地群众传说,黄帝就是出生在这里。新郑西南和密县交 界的几座大山,都是以黄帝的几个大臣命名的。如风后岭(顶)、具茨山、大鸿山、力牧台 等。这一地区流传有关于黄帝得八阵图、练兵、讲武、战胜蚩尤等神话。

1127日,我们向风后岭出发了。风后,传说是黄帝大臣三公之一。起初,黄帝为 求贤臣治国安邦,不辞辛苦,在东海边上找到了风后、力牧二将。后来,风后、力牧帮助黄 帝战胜蚩尤,平定了天下。黄帝便把一座山改名风后岭,封给了风后。在风后岭脚下的驼 窑林场,我们访问了几位老先生。林场的史水池同志主动为我们当向导,向风后岭攀登。 我们越岭爬坡,穿过一道石券门,便来到了位于悬崖峭壁之间的王母洞。洞口在峭壁上, 离可以立足的地方有两丈来高。向上看,山峰似有压顶之势,向下看,又如在行云之上。 传说,这个王母洞,是黄帝为报王母娘娘派华盖童子给他送宝书之恩而建造的。解放 前,洞前有木梯子可以攀上。洞内塑有伏羲、神农、有巢氏的神像,每年庙会期间,香火不 断。

绕过王母洞,穿过风后,爬过鹰嘴岩,再往上走,就到了风后岭的最髙峰。风后顶 有一座石结构的祖师庙,十八根大石柱支撑着九条大石梁,石窗石门,雕刻十分精细。就 连用石板刻成的大石瓦,看上去也相当精致。右脊上的石兽,更是栩栩如生。据说,这座 石庙里,过去也塑有身披葫叶的神像,可惜现在已荡然无存了。在风后岭南侧的深谷里, 我们还看到了黄帝三公的庙宇及黄帝成仙的梳妆台。

调査组到密县以后,主要是围绕着黄帝及其大臣活动的中心——云岩宫开展调査活 动的。当地群众讲,云岩宫是黄帝住的宫殿。有首民谣称赞说:“南京到北京,不如云岩 宫。二百(柏)一十(石)三座庙,王母娘娘坐空中。老龙叫唤不绝声。我们一踏进云岩宫 内,果然看到了山水如画的景色。一座座宫殿式建筑,坐北向南,正对着林立的峭壁。脚 下是十几丈深的峡谷,一河碧水穿谷而过,发出如雷般的轰鸣声。这就是所说的老龙叫 唤不绝声。向南望去,远处的大鸿山、风后岭,近处东南角的力牧台(讲武山)等群峰叠 翠,像是一个个顶天立地的武士,日夜守卫着云岩宫。在河北岸一块突出在峡谷中的峭壁

,有一个王母洞。每当夕阳西下,阳光映着谷底的河水,反射在灰白色的岩石下,真像一 大片行云。王母娘娘坐空中,说的就是这种景色。二柏一石说的是河中的一块大岩 石上生长着两棵古柏。因为河的下游修筑水库,现在已经被淹没了。在这里,我们访问了 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和一位叫王石磙的园林工人。他们说:黄帝和力牧白天在讲武山练 兵讲武,夜里住在云岩宫。宫内的点兵台,是黄帝点兵的地方。云岩宫附近还有养庄(黄帝养马的地方)、马脊岭(黄帝蹈马的地方)、饮马河(黄帝饮马的地方)、仓王庄(黄帝储粮 的地方)等黄帝留下的遗迹。在南面二十多里的大鸿山上,还有黄帝的避暑宫、御花园、梳 妆楼等遗迹。云岩宫向西四十里,就是黄帝炼玉膏的密山。


轩辕黄帝

第二天,我们又步行去大鸿山考察。途经大隗镇,顺便去镇西的修德观察看。在修德 观附近村头的小桥上,我们偶然见到了一块用作桥板的残碑。碑文是明万历四年刻的敕 建重修修德宫记。残损的碑文提到“……黄帝问道之所于是,而修德以为治平之本…… 广成子曾隐于大隗之山……广成子与黄帝有问答之书传于世……”等内容。可见,黄帝向 广成子问道的政事,在此地有流传。

考察大鸿山,是这次调査活动中最艰苦的一天。同行的还有密县文化馆、苟堂乡的四 位同志。为了抓紧时间,我们在天黑以前赶到了山下的申阏大队。第二天早饭后,我们从 申阏大队开始登山。途经南泉寺,来到了半山腰的任家庄。说是,实际只有一户人 家。任家庄背靠大鸿山,南面峭壁,北临深谷。这里怪石林立,草木繁茂。因为是在山阴, 大鸿山山峰又高,每年都有半年时间见不到太阳。主人任民章热情好客,见我们是远道而 来,赶忙端出了一筐子刚蒸熟的红薯,又捧出了板栗让我们品尝。当我们问起黄帝避暑宫 时,他说:“我们不叫避暑宫,叫避暑洞。现在,我把它改造成了我家的仓库。他用手向一 块巨石下面指了指:“这就是。我们走进洞内察看,这个洞只有十几平方米,并不像我们想 象的那样大。但这里地处山阴,树木成林,泉水常流,也真是一个避暑胜地。他还告诉我 们:当地群众把御花园花园坡”,离这里还有十来里山路。山顶有一个像大盆那样大 的饮马槽,如遇上雨天,槽内积水,常常有五色鱼出现。临行,热情的主人又为我们每人准 备了一根山核桃木的登山棍,并让八岁的儿子为我们领了一段路。爬到山顶,遇到一位叫 王有才的农民,他带我们看了饮马槽,并指着山凹里一片开阔地说:“那就是黄帝的花园 坡。当地群众在花园坡种地时,常常翻出带花纹的碎砖烂瓦。过去,这里还有一棵冬天会 开花的桃树呢!”

从花园坡东行五里,就到了黄帝的梳妆台(当地也叫擂鼓台)。至此,我们要考察的黄 帝遗迹,基本都了解到了。天黑了,大家用棍子探路,互相照顾着下山。口渴了,喝几口泉 水继续赶路。张振犁副教授和文化馆的魏殿臣同志,都是年近六十的人了,虽经过十几个 小时的奔波,连午饭也没吃到,但仍是谈笑风生,比年轻人还有劲头。直到晚上八点来钟, 我们才摸黑赶到七垌堆山腰的张闻投宿。

密山,在密县城西南30里的平陌乡境内,当地群众也叫密岵山,是传说中黄帝探玉策 和炼玉膏的地方。我们又用一天的时间考察了这座名山,采录到了一些神话传说。

从这次中原神话专题调査的实践活动中,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专题调査和一般的民间文学采风不一样,准备工作必须做得细致深人。比如到某 地调査什么,有什么线索,必要时,连访问对象的名单也得排列出来。这样,在工作中才能不走弯路。这次调查,我们是按照同学们提供的线索,修订了调查计划。这一点非常重 要。

二、 各县文化馆、文物组和乡文化站的同志,是我们依靠的主要力量。我们调査组的 成员只有二人。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又是由各县文化馆、文物组、乡文化站同志共同参加 的联合调査组”(此次,参加调查的共有21人)。他们最熟悉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民 的生活习俗和民间文学的蕴藏情况。例如,我们在沈丘调查时,事先通过地区群艺馆给沈 丘县文化馆联系了一下,说明了意图。等我们到沈丘时,文化馆的李笃学同志把3个采访 点、采访对象及路线都安排好了。从而,不仅节约了大量时间,而且也取得了比较满意的 效果。实践证明,这个经验是切实可行的。

三、 搞神话调查,不可忽视文物考古、民俗、历史、语言等方面的调査。我们每到一地, 都要走访县志编辑室,了解当地文物名胜古迹,参观文物室,向文物组的同志了解情况。 西华女娲城的字汉砖和春秋地下城遗址发掘的器物等,就是在文物室里看到的。这 给我们开展综合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四、 搞专题调查,必须有充分的时间作保证。我们这次用36天的时间调查了 6个县, 虽然主要的东西都调査到了,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但总的来看,时间比较紧,没有做更细致 深人的调查,接触的面也比较窄。这是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注意的。

五、 最后,也是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运用现代化录音、照相器材和手头笔记相结合的方 法调查,是保证调查顺利进行的极为重要的物质准备条件。虽然,这次调查,由于人手少, 又是初次运用多种手段调査,难免临时出现一些漏洞和缺点。但总的讲,正是依靠现代科 学器材,才保存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的。

中原神话调査组继13年第一次采访之后,于19841130日至1226日对 中原神话进行了第二次考察活动。参加此次调查的有河南大学的教师和各地县有关的民 间文学专干同志。在27天的调查过程中,调查组克服了寒冷气候带来的种种困难,顶风 冒雪,爬山越岭,跨越两省五县,行程数千里,登上了轩辕黄帝的铸鼎塬,采访了夸父峪下 的老农,察看了潼关风陵堆,爬上了白雪皑皑的西岳华山和桐柏盘古山。调査组所到之 处,与当地群众同吃同住,围着篝火与山民们交谈,听他们谈古论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这次调查,共记录到神话资料50余件(包括各种异文及片断资料),其他传说故事30多 篇,录制磁带14盘,拍摄照片资料100余张,并摘录了部分碑文及文物档案材料。这又是 一次田野作业的科学实践活动。

黄帝与黄帝岭

关于黄帝的神话传说,在河南,尤其是在河南西部山区,流传是相当广泛的。1981年 秋天,七八级学生在灵宝进行教育实习时,搜集到了一篇很有研究价值的神话《黄帝岭》, 引起了我们的注意。这次赴灵宝的目的之一,就是调查黄帝神话和考察黄帝岭遗迹。在 调査过程中,我们除进一步落实了原有的记录资料外,还发现了一些新的材料。旧志中记 载的黄帝神话也是比较详细的。清光绪《阌乡县志》(阌乡今属灵宝)载:铸鼎塬,城东 南十里。《史记》:黄帝采首山之铜,铸鼎于荆山之阳。鼎成,有龙垂胡髯下迎,帝骑龙升 天。群臣后宫从者七十余人。小臣不得上,悉持龙髯,髯拔堕弓,拖弓而号。后因名其地 曰鼎湖我们调查到的现在仍在群众中流传的黄帝神话,则与司马迁的记录有很多的不 同之处。虽然司马迁的《史记》也取材于民间传说,但相比之下,今天流传的神话,带有更 强的人民性,而且更详细,更趋于合理。当地群众讲,黄帝之所以从昆仑山来到山穷地薄 的灵宝,是为了察看这一带的灾情;采铜铸鼎,是为了炼出仙丹给老百姓治病。黄帝给老 百姓办了不少好事,所以人民爱戴他,崇敬他。当黄龙来迎黄帝升天时,老百姓死活不让 他走,这才拖下了他的金靴,扒下了龙皮,拔掉了龙须。有趣的是,老百姓说,阌乡一带过 去就是一个大莲湖(旧称湖县),这莲湖里的藕就是当年拔掉的龙须变的。所以只有这里 的藕是九个孔的。这种神话与当地土产的结合,更增加了神话的可信性。


这里,不但黄帝铸鼎神话流传很广,而且有关黄帝铸鼎的遗迹仍有踪可寻。根据灵宝 县文管所提供的线索,我们在西阎乡大字营学堂找到了已破为三块的轩辕黄帝铸鼎碑 铭。碑身高2. 61米,宽0.95米,厚0.29米。碑头为半圆形,饰有盘龙浮雕图案。碑铭 并序共137字,唐虢州刺史王颜撰文,唐贞元十七年(801)所立。此碑原在阌乡南10里铸 鼎塬黄帝庙内,解放前冯玉祥欲移往洛阳(一说为开封),至大字营破为三块。碑文籀文记 载:“黄帝守一气,衍三坟,以治人之性命,乃铸鼎兹塬,鼎成上升。另外,碑阴还记载了这 样一个故事:当年王颜曾在铸鼎塬上四尺深的地下,得到了一块玉石佩,传说是黄帝骑龙 升天时,小臣们遗坠下来的佩饰。可惜的是石碑久经风雨剥蚀,字迹残缺不全,颇难认出 一个完整的故事。尽管如此,我们也可以据碑文断定:至少是在唐代,黄帝铸鼎的神话就 在这一带广为流传了。当然,其他典籍的记述则更早一些。

黄帝岭横亘于阌乡之南,全长十数里,是这一带最高的山岭。老百姓们风趣地说:要 是在黄帝庙奎楼上点一盏灯,北京城都能看见。可见,黄帝在这最高的地方铸鼎炼丹,也 是自然的事了。黄帝岭西端顶,有一片宽阔的平地,是传说中的铸鼎塬。

我们登上铸鼎塬,已是落日时分了。站在塬上,可以北瞰黄、渭二河,南眺秦岭峻峰, 东望山岭蜿蜒如龙,西看谷底地平似盆。黄帝在这里铸鼎炼丹,也真算是找到了宝地。关 于黄帝铸鼎炼丹,当地群众的讲述和典籍记载的另一个不同点是:原来黄帝铸鼎采首山 之铜就在秦岭。这种说法是合理的。荆山在秦岭北麓,与秦岭头(即首山之意)遥遥相 对,这符合地理特征。而以往旧志中所谓襄城县伏牛山之首的首山,却在距铸鼎塬有数百 里之遥,所以,黄帝采首山之铜应在灵宝荆山之南的秦岭头。铸鼎塬在旧宏农、湖县、阌乡 之南,应是黄帝骑龙升天和祭祀之处。看来,铸鼎的地点大致相同。以往的方志所载的疑 点可以消除。

铸鼎塬中间是黄帝庙旧址。据志书记载,自汉武帝在此建宫以后,历代统治者大都在 此立碑铭刻。后几经战乱,黄帝庙建了又毁,毁了又建。据老年人回忆,黄帝庙除大殿和 东西配殿以外,还有七层奎楼立于庙后。现在看到的只有一片废墟。在奎楼台基遗址上, 我们发现了一块残碑,上书正楷字,字只能看到上半。字约四寸见方,碑宽约尺 余。此物是否黄帝庙黄帝神位黄帝陵的石刻,还待进一步考究。因庙宇倾毁, 前来朝谒的人们无处安放香火,便在奎楼土台基上挖了一个大洞,在洞内朝拜黄帝。洞内 正壁上刻有黄帝神位四个大字,土桌上面备有进香者放的油灯、香、火柴、硬币等物。土桌前面放一蒲团,供跪拜之用。据当地人讲,每年二月,这里的香火很旺。

奎楼西北约十七丈处,有一个一丈多高的土冢,当地群众叫葬靴冢。传说黄帝升天 时,老百姓拖下黄帝的金靴埋在这里。所以也有人把此处叫黄帝陵

夸父神话异文及有关习俗的发现

调査夸父的神话,是从调查《夸父峪碑记》开始的。为了弄清碑记的内容,我们于 126日来到了西阎乡庙底村学堂。在一堵教室的墙壁上,找到了一通保存完好的清道 光年间的《夸父峪碑记》。此碑的主要内容是解决夸父峪山地之争的。清道光年间,庙底 村等八社山民与夸父营、狼寨屯山民为夸父峪山权引起争讼,邑令李公将夸父峪断为庙底 村等八社山民所有。碑记中为考证夸父山的由来,录人了《夸父追日》的神话:“东海之滨, 有夸父其人者,疾行善走,知太阳之出,不知其入,爰策杖追日至此山下,渴而死。山因以 名焉。这种说法和典籍文献的记载出入不大,只是把追日神话具体化了一点。

从碑记中可以看出,夸父略八社山民是为了共同的山权利益而联系在一起的。那么, 在此以前他们是怎样的一种组织形式,和夸父族有什么关系,就很难推断了。带着这个问 题,我们重点深人到八社之一的庙底村采访,特别是对当地的风俗习惯作了较为详细的采 访。从调査中得知,夸父峪八社山民实属夸父族后裔,夸父略山权.历来归他们所有。他 们还说,他们的祖先都是信仰桃树的,祖先的旗帜上画的都是桃树(图腾),对桃树只准栽 培,不准砍伐。特别是对夸父神,八社山民更是无上崇拜。《夸父峪碑记》载:此山之神, 镇佑一方,民咸受其福,理合血食。兹故土八社士庶人等,每岁享祀,周而复始,昭其崇 也。八社山民赛社、送神迎神的习俗一直保留到解放初,其规模、声势相当可观。76岁的 张志君先生告诉我们,他曾两次参加本村的赛社活动。送神迎神的盛大仪式在每年的农 历二月或十月举行,山西、陕西、河南三省的数万人都前来观看。送神的一社排成几里长 的仪仗队,敲锣打鼓,燃放火炮,浩浩荡荡,簇拥着神轿。神轿前面,是精工制作的花馍,高 三尺,上面用面捏的有各种花卉和传说故事中的人物,五颜六色,令人眼花缭乱。祭神用 的器皿也相当考究,据说这些器具都是向当地群众借来的。有借必应,万无一失。这是当 地群众自觉遵循的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夸父峪八社山民轮流供奉夸父神,有送有接,八年 一次,周而复始。朴素的信仰,共同的利益,把方圆三十里的八社山民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夸父逐日

《山海经》记载:夸父与日逐走……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又载:夸父之山 ……其北有林焉,名曰桃林……湖水出焉,北流注于河。夸父山和桃林,都在今天的灵宝 县境内,其地理位置也和文献记载完全相符。灵宝,古时即称桃林,周时称桃林塞,隋时叫 桃林县,至唐天宝元年改为灵宝县。《地理通释》记载:“桃林从潼关东至函谷关,西至华阴 等地皆为桃林。《阌乡县志》:“阌乡东南叶一里有桃园焉,古之桃林。清代《瞻紫楼序》记: “官道夹植绯桃,仲春花开烂熳,直走潼关,延绵百里。这些记载都说明古时函谷关以西,直至华阴,确有一片茂盛的桃林。

此次到灵宝调查,我们虽然没有看到一望无际的桃林,但还是找到了与追日神话有关 的夸父山。夸父山,位于灵宝县阳平乡东南二十余里,为秦岭北名山之一。它像一个安睡 的巨人,仰卧在灵湖峪和池峪之间。127日下午,当地教师杨永山同志带领我们冒着 蒙蒙细雪,登上了夸父山。站在夸父的右腿山梁上,一个巨人的雄姿便展现在我们的眼 前。百闻不如一见。劳动群众丰富的想象力,给夸父追日的神话增添了更加迷人的色彩。

杨永山同志指着远处的一座高峰对我们说:那是夸父的头,他后面枕的山峰是秦岭的冷泉 峰;头两侧的山梁是夸父的肩,中间的大山梁是腹部,我们站的山梁和西边的山梁是夸父 的腿。我们顺着他的手指望去,真奇,就连夸父的膝盖还明明显显呢!登上夸父的肩向南 眺望,只见秦岭群峰峥嵘,烟雾茫茫,加上纷纷飘来的雪花,真如仙境一般,令人流连忘返。 自此东望,荆山之巅隐约可见。当年黄帝铸鼎炼丹,就是在这里采的铜。夸父山北面的山 脚下,就是夸父营村和八大社。山民们世世代代陪伴着自己的祖先在这里繁衍生息。当 年夸父饮枯的黄渭二河合流的黄河巨龙,如今仍洪流不息,滚滚东去。

那么,为什么这座山叫夸父山呢?劳动人民有自己的解释,有自己的不同于典籍文献 的悲壮动人的神话。这些口耳相传的神话故事,弥补了古典文献资料的不足,有较为重要 的研究价值。西阎乡的王生民同志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流传于群众中的神话:相传在五千 年前,黄帝族与炎帝族在阪泉地方发生了冲突,在中原打了一仗,结果炎帝族战败。当时, 夸父族是炎帝族的一个部族,被黄帝族下的一名大将应龙追赶西逃。夸父族逃到灵宝西 部,正遇上八年一大旱的酷热天气,人们饥渴难忍,头领夸父不幸渴死在这里。夸父族的 全体成员,决定在这座山脚下定居下来。他们把头领夸父葬在这座山下,因而也就称这座 山为夸父山了。夸父临死时,嘱咐子孙要种植桃树(图腾),所以这里就叫桃林了。

黄炎中原之战的故事,不少史书典籍里都有记载,但夸父族战败后西逃,死于此地的 故事,则不见经传,实属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

更有趣的是,夸父营村的农民张景春,给我们讲述了另外一个夸父追日的故事。传说 在很早以前,有个巨人夸父,只知道日出,不知道日落。为了弄清日落的地方,才和太阳赛 跑的。他追日来到此地,正好天近中午。夸父心想,我喝点水休息一下,再和它赛跑。谁 知夸父一觉醒来,太阳已经进了西山。夸父一看已经追不上太阳,一气之下,就气死在这 里了。后来,人们就把这座埋葬夸父的山叫夸父山。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劳动人民口头讲述的神话故事,要比文献的记录更加通俗,更 富有生活气息。夸父不是渴而死,而是气死的。这一个情节的变化,更耐人寻味。它预 示着,人是可以战胜大自然的。这里显然有原始人探求自然奥秘的意思。

我们认为,以上所发现的夸父追日’’的两种异文,对于研究我国古典神话变异,特别 是中原神话的流变,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是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两种异文的发现, 是我们这次调査的重要收获之一。

盘古山与盘古神话

盘古山在河南桐柏县北八九十里,与泌阳县交界,属桐柏山系,是一架年代久远的老 年山。山上岩石已风化为粉状。山顶有一座盘古庙。

关于盘古山,当地流传着许多优美动人的神话传说。相传盘古开天辟地,造完了桐柏 大山以后,就在盘古山休息了。这时候,玉皇大帝的三闺女下凡,和盘古结为兄妹。后来, 天地间洪水泛滥,人类毁灭,盘古兄妹靠石狮子的搭救,才得以生存。兄妹俩补好了天上 的破洞,又滚石磨结为夫妻,天底下才又有了人烟。因为盘古夫妻在这里生活,这座山就 叫盘古山了。盘古山一带的人们,没有谁不知道盘古爷、盘古奶是人根之祖的。


盘古

这一带流传的盘古神话,故事情节都大同小异。从内容上来看,又和洪水以后再造人 类的女娲神话有相通之处,至少可以说是两类神话在流变过程中形成的自然融合。另外,我们还在这里调査到了《九龙山》(盘古山一名九龙山”)和《盘古出世》两篇很有价值的神 话资料。《九龙山》这篇神话则又把开天辟地与治水的故事联系在一起了。

1222日,雪后初霁。文化馆的马卉欣同志和向导宋德平带领我们步行了 6小时 山路,来到了盘古山之阴、泌阳县境内的大磨村。大磨村离盘古山顶峰约3公里。相传这 里是盘古兄妹滚磨成亲时大磨滚落的地方,因此叫大磨村。在大磨村,我们采访了陈玉 九、李荣富、席志有等几位老人,他们讲述了盘古爷、盘古奶的神话故事。同时,我们也了 解了此地三月三盘古庙会的习俗及求神祈雨的整个过程。在村西河边的一片竹林旁,我 们看到了传说中的盘古兄妹滚下来的一扇大磨。这扇磨为青石质地,比一般的石磨要大, 直径约100厘米,厚约30厘米。上面有磨齿约136个,磨面为2个正方形相套的八角浮 雕线框,中间饰有两大一小3个花形图案。当初盘古兄妹从山上滚下来的是两扇磨,为什 么大磨村只有一扇呢?当地群众说:那时盘古爷认为兄妹俩结婚不合理。当两扇磨从山 顶滚下来恰巧合在一起,判定他们兄妹成夫妻时,盘古爷很生气,抓起一扇磨扔到了西大 山。西大山是不确切的山名,总之,是把大磨扔到西方山里去了。还有人讲,那一扇磨被 扔到了河南嵩县(一说在陕西)境内,据说现在还可以在嵩县石门找到与此相同的另一扇磨。

盘古山一带的人民,不但把盘古敬为开天辟地的人根之祖,而且还把盘古奉为造就万 物、给人们带来幸福的神灵。每年三月三日,盘古庙人山人海,香烟如云,受穷的来求福, 逢旱时来求雨。这种朴素的信仰和真挚的感情,不能都笼统地说成是在封建思想影响下 的劳动人民的蒙昧无知,更重要的一点是,表明了作为人根之祖的盘古在劳动人民心目中 的地位。

在大磨村采访以后,已是下午三点多钟。为弄清盘古庙的现状,调査组顾不得休息, 就向盘古山顶峰攀登了。途经半山腰的擂鼓台村时,碰到了一位叫石太秀的老农。一提 起盘古爷,他就给我们讲起了盘古神话故事。石太秀不识一字,久居盘古山腰,盘古的故 事是他从老辈人那里听来的。盘古山的人民不仅勤劳正直而且热情健谈。一路上好几个 农民主动担任向导,翻山越岭,为我们引路。

自擂鼓台到盘古山顶这一段路,因为是在山阴行走,崖高沟深,加之大雪封山,到处是 白茫茫一片,根本无路可走。无奈,我们只好沿着野兽的足印,踏着没膝深的积雪,一步一 步地爬向山顶。来到盘古庙,太阳即将人山,我们顾不得收拾一下被雪水浸透了的裤子和 鞋袜,立即察看了这里的建筑、碑文,拍摄了照片资料。

盘古庙现存有三间正殿,两间配殿,坐北朝南。大殿周围有不少残砖断碑,其中一通 盘古庙碑的碑文记载:“盘古为夫妇阴阳之始,天地万物之祖也。声灵赫濯,固足庇荫于宇 内,而举世悉蒙其苏矣……”此碑为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三月重修盘古庙时所立。大殿 正中的神台上,还保留着盘古的泥塑头像。盘古头像方面大耳,额头塑有两个明显的圪 (角)。从神台上陈设的祭品来看,这里仍不断有人来进香祭祀。

盘古山顶峰是泌阳和桐柏的分界线。站在盘古庙背后,就可以看见山下的盘古村了。 每年庙会期间,盘古村便是一个很大的集贸市场。

夜里九点来钟,我们才摸黑下到了一个叫黄棟沟的小山村,借宿在刘太举的家里。我 们虽然相当劳累,但还是在篝火边烤着火,听主人们讲述盘古神话故事。《盘古出世》、《九龙山》等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采录到的。

至此,我们对盘古山和盘古的神话调查才算暂时告一个段落。

大禹治水与玉井龙渊

有关大禹治水的神话故事,在河南的流传是很广泛的,遗迹也很多,尤其是黄淮地区 则更为集中。我们在桐柏采访盘古神话的同时,也对这一地区大禹治水神话进行了调查。在这一地区流传比较广泛的是《玉井龙渊》这个传说。玉井龙渊也为桐柏八景之一,相 传是大禹治水时锁水蚊无支祁的地方。玉井位于桐柏县固庙镇的禹王庙后边。此井全部 用汉白玉石砌成,故称玉井。以前建有井亭,亭中藻井画有蚊龙图案,形象逼真。图案倒 映在井水里,真如活龙在水中游动。井前的禹王庙,占地约十亩,不知建于何时。桐柏县 志记载:“禹庙,县西三十里固庙镇,淮源、井亭之西,禹治水经此。禹王庙现改建为固庙学 校,从大门前屹立的两尊大石狮,还可以想见以前禹王庙的宏伟景象。禹王庙大门正对着 桐柏山的主峰太白顶(又名天台山)。流经禹王庙西侧的淮源,就来自太白顶。太白顶西 面不远处是石柱山。山上两石屹立,形似石柱。石柱铸有铁环,相传大禹导淮时曾系舟于此。

在禹王庙内的学堂办公室里,我们请来了六十七岁的吴生相老人,给我们讲述了禹王 锁蚊的故事。他说:禹王锁的蚊是无支祁变的。无支祁是个孝子,因为吃了蚊蛋,变成了 大蚊,成了淮河水神。无支祁常在淮河一带闹水灾,搅得百姓不得安宁。有一年,大禹来 到桐柏山一带察看水情,捉住了无支祁,并在太白顶下挖了一眼千丈深井,又从花山运来 玉石,砌成井壁,把无支祁投进井里,用铁链把它锁在了定海神针上。所以,直到现在,无 支祁还在这个井里锁着哩。

类似的传说,不仅河南的桐柏有,禹县也有,而且禹县也有一个禹王锁蚊井,就连那根 锁蚊的大铁链子,现在还在井里垂着。就全国来讲,这类传说也很普遍。其原因恐怕是与 禹王治水的功绩分不开的。

盘谷寺与盘古寺辨疑


1985413日,中原神话调查组自济源县城出发,冒着淅淅沥沥的春雨,驱车太 行之行,考察闻名于世的盘谷寺。我们之所以对盘谷寺产生浓厚的兴趣,是因为这里流传 着盘古出世等优美动人的神话故事。

汽车在山间颠簸了一阵以后,实在不能前进了,我们就下车步行。这时,雨渐渐停了。 巍巍太行,被烟岚笼罩着,整个山川林壑,犹如蒙上了一层薄纱。太行山雄伟多姿的容貌,若隐若现。这时候的古刹盘谷寺,更显得幽美引人。

唐代大文学家韩愈,在《送李愿归盘谷序》中描写道:太行之阳有盘谷,盘谷之间,泉甘而土肥,草木丛茂,居民鲜少。或曰:谓其环两山之间,故曰盘。,或曰:是谷也,宅幽而 势阻,隐者之所盘旋。盘谷寺坐落在山梁上,左侧谷深壑幽,清泉潺流;背靠陡崖峭壁,松 柏苍翠,巨石林立。右侧的深谷里,就是盛产著名的盘砚的地方。

我们沿着盘古寺前的台阶拾级而上,一个宏伟的寺院便出现在眼前。青石砌成的高大台阶,给古刹以庄严之感。平台上的八角碑亭内,矗立着乾隆写的《盘谷考》御碑。一棵 枯老而高大的梭罗树(遭火焚),记载着这座寺院的盛衰情况。穿过雕梁画栋,五颜六色 的前殿,东西两侧是构制精美、小巧玲珑的钟鼓楼。钟楼里,吊着一口唐代大钟,以石击 之,声震太行,音绕山谷。天井内,有一个砌制别致的曲池,壁上嵌有一石方,上刻可泉二字。正殿和配殿的墙壁上,刻满了人们登临盘谷,纪念盘古的诗文。

盘谷寺因有盘古出世的传说而使人们顶礼膜拜,又因韩愈写了著名的《送李愿归盘谷 序》而闻名天下。

为了弄清盘古寺与盘古出世神话的情况,调查组先后走访了当地由缪华同志介绍的 他访问过的程玉林等一些高龄老人,了解到了 一些很有价值的资料。他们说:盘古没有 爹,也没有娘,是在一个混混沌沌的大鸡蛋里孕育成人的。一万八千年以后,盘古用脚蹬 烂了鸡蛋壳,这才出世,开天辟地,创造日月星辰、山川河流、风雨雷电、六畜树木、花草虫 鱼、人类牲灵等等。盘古出世时挣破的鸡蛋壳,埋在山下,慢慢变成了薄薄的、一层摞一层 细腻光滑的石头。后来,人们就用这石头做成了不渗水的砚台,这就是著名的盘砚

后人为了纪念盘古开天辟地的功绩,就在盘古出世的这座山上修建了盘古寺。年 代久远了,人们就把盘古寺音念成了盘谷寺

这则盘古的神话,和去年我们在桐柏县盘古山调查到的《盘古出世》等神话交相辉映。 它是研究中原创世神话的极为重要的资料。

重上王屋山

王屋山位于河南西北部,东依太行,西接中条,北连太岳,南临黄河。因山形如王者 车盖,故称王屋山。它是传说中愚公移山的地方。王屋山绝顶海拔1715.7米,相传为轩 辕黄帝祈天之所,故名曰天坛

197711月,我们曾对王屋山进行过一些调查。那时,虽然也采录到了像《愚公盘 山》、《盛花坪》、《李耳铁鞭打黄河》之类的神话,但终因时间太短,仍不免有遗漏之憾。况 且,当时限于条件,采访缺乏录音、摄影等现代化工具。所以,我们决定重上王屋山,就有 弥补这些缺陷的目的。鉴于王屋山一带有黄帝、王母、大禹、李耳等活动的神话线索,我们 此行也有进一步调査当地更丰富的神话传说的任务。因此,我们对重上王屋山是充满信 心的。

1114日下午4时,我们在王屋乡文化专干李畅人同志的陪同下,来到了传说中愚公挖山的地方。这是一条从王屋山主峰延伸下来的南北走向的大山梁。山梁东面是 小有河,西面不远就是愚公村。在这条大山梁中间,断开一个很大的山口,山口南沿陡崖 险峻,北沿坡度缓平。远远看去,这个山口真似人工开挖一样。山口两侧的土石,还有明 显向外翻开的痕迹,趁太阳还没落山,我们赶紧拍摄了照片,实地录了音。

这天傍晚,我们又见到了上次讲《愚公盘山》故事的韩龙书同志。老朋友相见,分外亲 切。一阵寒暄以后,我们请他再次讲了《愚公盘山》等故事。今天的录音和8年前他的讲 述资料相对照,相差无几。

在济源县城,我们曾了解到王屋山不仅有《女娲补天》的神话,而且天坛山上还有五色 石遗迹。可是,在最初一天的调查中,不但没有调查到补天神话,而且别人介绍的五色 石遗迹也没讲清楚。因此,我们决定再登王屋山主峰天坛山,作更深人、更细致的采访。

第二天,王屋山管理区派来比较熟悉天坛山情况,又能讲一些故事的老农黄习瑞同 志,作我们的登山向导。早饭后,我们一行6人,沿着王屋山腰的环山渠,向天坛山出发 了。黄习瑞同志对王屋山非常熟悉,他沿途讲了许多优美的神话传说故事。什么撒金 坡油篓沟老鸦山人参洼等等,他都能讲出这些地名的来历。



行至紫微宫,我们发现了小河里五颜六色的鹅卵石,便问黄习瑞:“这是不是女娲补天 时所剩的五色石?他若有所思地回答我们说:“这不是五色石,记得天坛山三叉洞口有一 片五色石,很好看。补天的事可不是什么女娲,我们这儿传的都是李老君补天。接着,他 就滔滔不绝地给我们讲述了李老君怎样出世,又如何补天的神话故事。补天神话有了眉 目,我们内心自然是喜出望外。

天下第一洞天王屋山

过了紫微宫,就开始攀登天坛峰了。这里草木丛茂,道路奇险。有些地方还似原始森 林,无路可走,只能沿着农民上山打柴的小路前进。越过老鸦山,翻过十八盘,绕过雷公 庙、闪电娘娘庙、雨神庙,这才爬上了冷气袭人的济水之源——太乙池。出太乙池向南不 远,便是三叉洞口。洞西南的一席之地的地面上,有一片五彩缤纷、耀眼夺目的山石。这 就是我们要査找的五色石。传说女娲在这样高的山峰上炼石补天,这比较合乎情理。 再往上爬,有一条长二十余米的阴司洞。洞口前,有一尊刻制精美的石狮子守门。穿过 这个洞,便到了天坛顶险峰,传说从此就到了天宫。这里有黄帝祈年祭天时的更衣亭和 拜殿,殿前有黄帝亲手栽植的御爱松。殿宇错落有致,气势雄伟。我们攀上南天门,尽 情地领略中州大地的锦绣河山:千里中原,群山峥嵘,连绵起伏;黄河如带,飘然东去。壮 丽的王屋山梁,迤逦天坛峰之南;巍峨的太行,横亘中条之东。天坛峰北面,一条深不可测 的峡谷,把太行和王屋断然分开。王母洞就坐落在这个峡谷北面的五斗峰上。当年,王母 娘娘羡慕人间男耕女织的美好生活,经常到人间游玩时,就住在这座行宫里。

在天坛山上,黄习瑞同志指着一座座山头,一条条沟壑,讲着一个又一个美妙动人的 神话故事。比如《鏊背山》是因为鏊背山和天坛山争高低,而被天坛山用鏊子压在头上,压 成了现在的形状。《待落岭》和《圣王坪》讲的都是商汤祈雨自焚时留下的遗迹。《人参洼》 讲的是这里原来盛产野人参,因王母娘娘食用的活人参要在这里生长,所以把野人参全都 贬到东北去了。这就是东北盛产人参的原因。《棋盘山》,传说是大禹疏导黄河时,在这里 下过棋才得名的。其故事情节和我们1977年调査到的《李耳铁鞭打黄河》的情节一致,只 是治水的主人公不同。

我们在调査中看到,这一地区的神话在流变过程中,道教思想渗透相当严重。如《炼 石补天》、《铁鞭打黄河》等,就都附会在道家创始人李耳的身上。这种情况发生在天下第 一洞天的天坛山一带,也是毫不奇怪的。

通过这次采访,我们体会到:让知情人亲临实地讲述的效果,一般要比开座谈会好一 些。因为对采访者来说,不一定都熟悉当地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更不可能了解当地民间文 学的全部蕴藏情况。因此,同讲述人一起到实地考察,既可以使讲述者触景生情,便于激 起对脑海中所贮藏的作品的回忆;而且讲起来也无拘无束,格外生动。特别是在有了现代 录音手段的情况下,这种办法更易奏效。

对采风者来说,往往一个偶然的机遇,就可能得到很有价值的作品。而有些作品,常 常是费了很大的气力也没有得到的。这时候,你才会真正感到从事民间文学田野作业的愉快和幸福。比如416日,我们从王屋山乘车返回济源县城。因为没有采录到女 娲补天的神话,我们总觉得有点遗憾,心情不怎么愉快。我们想:王屋山既有补天的五色 石,又有女娲补天神话的线索,还有李老君补天神话,那么,为什么没有女蜗补天的原始 神话呢?带着这个问题,胡佳作同志在与同车的一位名叫王生伟的同志聊天时,偶然得到 了《女蜗补天》的神话。王生伟是王屋山阳台宫附近王庄的民办教师。他一听说我们想了 解女娲补天神话在这里的流传情况,便兴致勃勃地谈开了。他讲述的补天神话不仅完整, 而且肯定当地老年人讲的是女蜗补天。由于他是在汽车上讲的,录音困难,临别时,我们 就只好委托他把王庄一带流传的补天神话的不同讲法都记录下来,寄给我们。他欣然应 诺了。这个意外的收获,使我们兴奋得久久不能平静。

巧遇龙马负图处

依照这次的采访计划,自王屋山下来以后,是去洛阳转车到三门峡,调查大禹治水的 遗迹和神话传说。这样就必须经过孟津黄河公路大桥。我们在济源了解到,与伏羲神话 有关的负图寺,就在黄河桥南岸。因此,我们计划从洛阳转到孟津县,再去负图寺,准备 用3天时间调查龙马负图神话。

负图寺在今黄河桥南孟津县的雷河村。这里曾是孟津渡口,旧属孟县境。据《孟县 志》记载:孟津在县西南,见于经者,《禹贡》最古伏羲时,德洽天下,河图出于孟津…… 天应以鸟兽草木,地应以河图。《水经注河水》载:粤在伏羲,受龙马图于河,八卦是 也。这些文献资料,虽都记录了伏羲受图的地点和事件,却没有完整的详细的神话故事保 留下来。

417日下午,车经孟津老城时,因为离新县城还有30多里,所以,我们就临时决定 不去新县城联系,直接深入下去采访。这样可以节约一天多的时间。下车后,在孟津老城 附近的雷河村街头,我们正巧遇到摆小摊的张从瑞和雷北海两位老人,分别听他们讲述了 负图寺的动人神话。

相传孟津县老城一带,古时候是一片水草丰盛的地方。人们渔猎畜牧,安居乐业。后 来,黄河里出了一个头似龙,身似马的妖怪,弄得这里的七里八河(方圆七里之内有雷河、 孟河、位河、陈河、郑河、西里河、东里河、图河)洪水成灾,人们叫苦连天。伏羲知道了这件 事,便身披葫叶,乘坐六龙,来到这里驯服了龙马。伏羲又根据龙马身上旋毛的图纹,研究 出了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卦图。龙马归顺伏羲以后,悔恨以往的过错,就利用 自己深识水性的特长,替人们疏通河道,消灭了伤害人畜的狼虫虎豹。后人为了纪念伏羲 的功绩,便在孟津县老城西北5里,当年伏羲降伏龙马的地方,修建了一座寺院,叫负图 寺。在雄伟壮观的伏羲殿内,供奉着伏羲和龙马的塑像,每日香客不绝,烟火缭绕,钟磬长 鸣。负图寺附近的马庄(桩)、前圈、后圈等村名,相传就是当年伏羲拴马和养马的地方。

负图寺现在是雷河学堂所在地。我们在学堂负责人的热情协助下,参观了伏羲殿和龙马负图处”“龙马记等石刻碑文。寺院里殿宇宏伟,石刻颇多,是研究伏羲神话的重要 资料。由于工作进展顺利,因此,原计划3天的采访时间,结果只用了一个下午就达到了 预期的目的。

三门寻迹



三门峡在陕县东北40里,是大禹治水活动的主要地区之一。这里流传有《禹王开三门》、《米汤沟》、《马蹄窝》、《神脚掌》、《通天柱》、《娘娘河》等有关大禹治水的神话传说,并留下许多遗迹。解放以后,党和政府为了根治黄河,在这里兴建了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 大部分遗迹也就不存在了。但据史料和民间流传的神话传说表明,大禹治水来过这里,并在这里疏导了黄河。

《水经》记载:“河水东过底()柱间。郦道元注解底柱:“山名也,昔禹治洪水,山 陵当水者凿之,故破山以通河,河水分流,包山而过,山见水中,若柱然,故曰底柱也……亦 谓之三门矣。后来的地方志对砥柱石和三门的解释,大都沿用此说。黄河东流至此,折向 东南,有两石岛,分河道为三门:南名鬼门,中曰神门,北为人门。鬼门水流湍急,人门水流 较缓。冬季枯水期,只有神门通流。人门北岸有一航道,叫娘娘河,又名开元河”(即唐 开元时所开运河的遗迹)。据《陕州志》记载:隋开皇十五年(595)就开始在这里开凿运河 通漕了。三门以下500公尺处,有3个小岛,由西而东为砥柱、张公石(一名炼丹石)、梳妆 台。以砥柱最小。三门河面宽达200米以上,两岸悬崖高40余米。大禹治水的神话遗 迹,大都集中在这一带。

421日清早,我们乘小火车来到三门峡附近的髙庙乡大安村。在一家街头小饭铺 里,我们一边吃饭,一边访问了开店的师傅王双师(农民)。《大禹造桥》的传说,就是他讲 的。这是我们在三门峡采录到的第一篇神话故事。这里的群众中至今还普遍流传着这样 一句俗语:“张店塬开船,魏德岭揽船。张店塬和魏德岭是黄河南北两岸最高的两个大塬, 前者在山西平陆,后者在河南陕县。相传在很早以前,这里曾是一片白茫茫的大湖,没有 出口,又常常有水妖作怪,老百姓饱受水灾之苦。大禹治水来到这里以后,抡起开山斧,把 大山劈开了三个豁口,引水东流,解除了水患。这三个豁口就是今天的三门。

在大安村,我们还访问了王明旺、王海亭等几位老人,采录到了大禹治水的不同说法。

第二天,我们来到三门峡南岸的三门村采访。62岁的老农张小根,不识一字,却滔滔 不绝地讲了两个多小时。他不但讲述了大禹造桥时,他的妻子给他送饭打了饭罐的《米汤 沟》,还讲了大禹骑神马飞跨黄河时所留下的《马蹄窝》。另外,特别有趣的是:他还会讲 《白蛇的传说》。据说,白蛇最初就是在二门峡的桃花山上修炼,以后才去峨眉山的。白蛇 和许仙的婚事,也有这里的特点,不同于传统的说法。61岁的张史氏和81岁的张百河,都讲了不少与禹王治水有关的三门峡神话故事。

电厂宣传部的小赵同志,陪同我们参观了三门峡大坝和发电机组。奔腾无羁的黄河, 被宏伟的大坝拦腰截断,形成清澈碧绿的湖水。传说中的鬼门、神门、人门三岛,已变成了 大坝的基础。现在看到的只有张公岛和人称朝我来的砥柱石了。关于砥柱石,还有一 段悲壮的故事。相传是一位行船的老艄公,为了让船只能顺利闯过三门峡,便跳进激流, 髙喊朝我来,为船只导航。后来,老艄公就化为巨石,屹立河中,成了三门峡激流的自然 航标。船过三门,必须顺水势直对砥柱石行驶,然后借水的回旋力才能将砥柱避开。

站在大坝上,可以看到北岸传说中的米汤沟和建在米汤沟西侧山梁上的禹王庙。据 说,以前过往三门峡的船工们,船到这里以后,都要停泊下来,到禹王庙烧香祈祷以后,才 能驶船过三门。鬼门岛上的马蹄窝”,狮子头峭壁上的神脚掌鬼斧神工”巨大石刻

我们在调査中发现,三门峡一带流传的大禹治水神话,也渗进了一定的道家思想的痕 迹。例如这里既流传有《大禹造桥》,又有《老君造桥》,还有《鲁班造桥》;有《通天柱与巡河 大王》(大禹治水妖),又有《老君列石》(老君治水妖)的传说等。这同王屋山的神话传说一 样,是研究中原神话值得注意的神话哲学化的问题。

The myth report of the Central Plains

Cheng Jianjun

Abstract The myth investigating activities of the Central Plains has been a total of three times from November 1983 to April 1985. The investigation team carried out site visits on the territory of Henan Province, China> such as Xihua, Huaiyang, Shen Qiu, Xiangcheng, Xinzheng, Mi County, LingbaoTongbaiJiyuan, Mengjin, Sanmenxia, etc. They traveled all over the Central Plains related to the myths and legends, for ex­ample, thinking Kong, Tai Hao Ridge, after the wind Ridge, Huang Ling, Fu Moun­tain, Pan Mountain, Tamai, Bangkok temple, Wong Uk Mountain, Map toting Temple and other places. By the investigation, we have in —depth and meticulous Understand­ing of the evolution of many classical mythologies such as Nu Wa, Fu Xi, the Yellow Emperor, Fu, Pangu, the Foolish Old Man and Yu, etc.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ddjy_131/167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