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25,247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733,474项。(搜索耗时:0.0276秒) [XML]
拼音注音 : Hǎi Nán Sān Qī别名 : 山田七、圆山奈来源 : 药材基源:为姜科植物海南三七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Kaempferia rotunda 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除去茎叶,洗净,鲜用或切片晒干。生境分布
栏目:中药材 作者:中医世家
拼音注音 : Hǎi Fēi Cài Zǐ来源 : 药材基源:为小麦冬科植物圆果水麦冬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iglochin Maritimum L.采收和储藏:8-9月采收,晒干。生境分布 : 生态环境:生于河边湿地、沼泽草甸和
栏目:中药材 作者:中医世家
...竻蕊拼音注音 : Huǒ Yānɡ Lè Ruǐ出处 : 《生草药性备要》来源 : 为大戟科植物金刚纂的花蕊。功能主治 : 《生草药性备要》:"解毒消肿。火秧竻蕊和鸡蛋煎食治臌胀。"摘录 : 《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
栏目:中药材 作者:中医世家
...对节子拼音注音 : Hónɡ Duì Jiē Zǐ出处 : 《四川中药志》来源 : 为忍冬科植物卵叶荚蒾的根。生境分布 : 生长于中山区的林边。分布四川、湖北、云南等地。原形态 : 卵叶荚蒾,又名:藤草、高梁花。直立灌木。
栏目:中药材 作者:中医世家
拼音注音 : Hónɡ Gěnɡ Cǎo Gēn别名 : 红升麻根来源 :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异叶泽兰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patorium heterophyllum DC.采收和储藏:秋、冬、春季采挖,洗净,切片,晒干。原形态
栏目:中药材 作者:中医世家
拼音注音 : Hónɡ Xiànɡ Mù Zǐ出处 : 《陆川本草》来源 : 为壳斗科植物红锥的种仁。冬季采收。生境分布 : 生于山坡及湿润的山谷。分布广西、广东、福建等地。原形态 : 红锥,又名:赤黎、红黎、红椽栲。常绿乔木,高可达25米
栏目:中药材 作者:中医世家
拼音注音 : Huánɡ Jīn Jú Gēn出处 : 《吉林中草药》来源 : 为菊科植物黄金菊的根。夏季采挖,去净泥土,晒干。生境分布 : 生于草原、山坡草甸。分布华北、东北等地。原形态 : 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茎单一,直立,被
栏目:中药材 作者:中医世家
拼音注音 : Hēi Luò Wán Jūn别名 : 黑根须腹菌、黑络丸出处 : 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 : 药材基源:为腹菌科真菌黑络丸菌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izopgon piceus Berk.et Curt.采收
栏目:中药材 作者:中医世家
《中药大辞典》:曼陀罗根拼音注音 : Màn Tuó Luó Gēn出处 : 《陆川本草》来源 : 为茄科植物白曼陀罗或毛曼陀罗等的根。化学成分 : 白曼陀罗根含总生物碱0.35%,0.37%;其中有天仙子碱、天仙子胺、托品碱、假托品碱等。
栏目:中药材 作者:中医世家
《中药大辞典》:毛叶巴豆拼音注音 : Máo Yè Bā Dòu别名 : 刹埂(傣名)出处 : 《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 : 为大戟科植物毛叶巴豆的全株。全年可采。生境分布 : 野生或栽培。分布云南等地。原形态 : 灌木,高约2米。多分枝,
栏目:中药材 作者:中医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