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家园传统文化

大约有3,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733,432项。(搜索耗时:0.0178秒) [XML]

1081. 吕祖《德经》释义第六十七章 [7%]

第六十七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惟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我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1082. 陈致虚《德经转语》四十二 [7%]

道生一章第四十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wù),唯孤、寡、不穀(gǔ),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jiào),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1083. 齐善鸿讲《德经》第六十章:让“鬼神”失灵 [7%]

第六十章:让“鬼神”失灵【举例】现实中的人们,贫穷的时候要奋斗,富裕了又开始瞎折腾,搞来搞去,喜忧参半,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很显然,有谁能够完全掌控自己的人生呢?随着年纪的增长,人经历的事情多了,对人...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1084. 曾仕强解读《德经》第二十六章 [7%]

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 ; 虽有荣观 , 燕处超然 。 奈何以万乘之主 , 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重跟轻是相对的,静跟躁也是相对的。它们是互相比较的...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1085. 黄元吉《德经讲义》第六十章 [7%]

原文治大国者若烹小鲜。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黄元吉祖师讲义:夫道者,天下人物共有之理也。以此理修身,即以此理治世。欲立立人,...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1086. 陈致虚《德经转语》六十一 [7%]

大国者下流章第六十一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xù)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1087. 陈致虚《德经转语》六十二 [7%]

道者万物之奥章第六十二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以求得,有罪以...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1088. 李西月《德经注释》三十八 [7%]

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1089. 李西月《德经注释》七十四 [7%]

第七十四章民不畏死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斵。夫代大匠斵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古之治天下者,必因乎民情之所易动,而预为之...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1090. 张其成《德经》第三十三章 [7%]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认识别人是智慧,认识自己是高明。战胜别人是有力,战胜自己是刚强。知道满足的人富有,顽强前进的人有志气。不丧失...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