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3,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733,434项。(搜索耗时:0.0317秒) [XML]
在老子看来,得“道”的圣人,即修养成理想人格的人,能够“挫锐”、“解纷”、“和光”、“同尘”,这就达到了“玄同”的最高境界。凡是阳光照射到的地方,必然有照射不到的阴暗的一面存在,只看到了照射着的一面,...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原文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在中国历史上,很多名人怀才不遇,年轻的时候无法施展才干,但是没有放弃,一直坚持下去,最后大器晚成,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今天就给大家讲讲中国历史上大器晚成的名人故事。典故七 中国近代绘画大师齐白石出生贫...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渊兮,似万物之宗。”这句话是在描述道的无限性和应用的广泛性,也蕴含着商业世界中的智慧。在商业领域中,我们同样可以从这句话中汲取灵感,探索商业发展的奥秘。商业世界的本质是简单的,但是在商业的实践过程中...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德玄
原文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矣。故取天下者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黄元吉祖师讲义:学者记诵词章,与百工技艺之务,皆贵寻师访友,多见多闻,而后才思生焉,智巧出焉。...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原文 祸兮福倚其政闷闷,其民醇醇。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耶?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二 黄元吉祖师讲义...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原文 我有三宝天下皆谓我大,似不肖。夫惟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原文不争之德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争,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黄元吉祖师讲义士,士师也。士师用兵,原是尚武。《易》曰:“刚中而应,行险而顺,神武而不...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原文知不知上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惟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黄元吉祖师讲义睿智所照,自如明镜无尘,止水无波,物来毕照,毫无遁情。此神明洞彻,自然而知;因物为缘,如心而出。非臆...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原文民不畏威民不畏威,大威至矣。无狭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惟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所谓威者,纲常名教之大,天理所最难犯者。使知慎独于衾影,畏天威于隐微,自然天锡纯...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