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家园传统文化

大约有3,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733,434项。(搜索耗时:0.0439秒) [XML]

1191. 纯阳道人解《德经》四十九、五十章 [7%]

圣人无常心章第四十九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矣;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矣;圣人之在天下,蝶蝶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无常心,犹言无成心;...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1192. 纯阳道人解《德经》六十一、六十二章 [7%]

大国章第六十一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所欲,故大...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1193. 纯阳道人解《德经》六十三、六十四章 [7%]

为无为章第六十三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炼虚合道,为其无为,顺应自然,事其无事,味其无味,淡而不厌也。怨,专谓一己之私忿,无关伦纪者也,大小多少,称物平施,意不以怨报即为德,非加厚...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1194. 纯阳道人解《德经》七十一、七十二章 [7%]

吾言章第七十一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圣人之言皆道也,百姓日用而不知,故老子深叹之。言有宗,事有君,夫惟无知,是以不我知。宗,主也。君,纲领也。道具于圣人之心,不得测其妙也。宣诸于言,...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1195. 《德经》最厉害8种思维,读完真的不一样 [7%]

对立统一的思维老子认为,高下,美丑,前后,祸福这些都是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甚至在某种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辩证法思想,让我们看到对立物之间的真实关系。逆...

栏目:国学文化 作者:国学生活

1196. 黄元吉《德经讲义》第六十一章 [7%]

原文 大者宜下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取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所欲,故大...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1197. 《德经》第七十四章感悟心得 [7%]

原文第七十四章 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希有不伤其手者矣。译文百姓一旦不畏惧死亡,对死置若罔闻,用死来吓唬他们是没用的。他们冒死求生,一定...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1198. 王德峰教授讲解《德经》之辩证思想(三) [7%]

辩证思想——反者道之动(中) 中国道家的精神是中国艺术的根本精神,无论是绘画还是音乐。中国音乐、中国绘画、中国书法,一切写“有形”的都是为了让“无形”能够什么?呈现。所以,中国绘画走的路就跟西方绘画不...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1199. 陈致虚《德经转语》七十七 [7%]

天之道章第七十七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shì),功成而不处,...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1200. 齐善鸿讲《德经》第四十九章:圣人不要是非(上) [7%]

第四十九章:圣人不要是非(上)【举例】现实中正直的人们,总是有自己鲜明的立场和是非观念,而且往往以此作为自己的自豪。也许有人会说,是非鲜明,难道不对吗?我们都知道,万事万物的本身是没有善恶的,善恶之说...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