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家园传统文化

大约有3,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733,434项。(搜索耗时:0.0225秒) [XML]

1201. 纯阳道人解《德经》二十五、二十六章 [7%]

有物章第二十五有物浑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名之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浑成,无偏缺也;寂,虚静;寥,空阔;独立,其尊无对;不改...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1202. 曾仕强解读《德经》第十七章 [7%]

第十七章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本章老子把中华道统最大的特色说出来叫做:道政合一就是主政者,从政者他都按照道来施政。这...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1203. 德经中“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 的感悟 [7%]

原文 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译文 局面安定时容易保持和维护,事变没有出现迹象时容易图谋。事物脆弱时容易消解;事物细微时容易散失。做事情要在它尚未发生...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1204. 黄元吉《德经讲义》第四十三章 [7%]

原文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道者何?鸿濛一气而已。天地未开以前,此气在于空中;天地既辟以后,此气寓于天壤。是气固先天地而常存,后天...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1205. 王德峰教授讲解《德经》之辩证思想(一) [7%]

辩证思想——反者道之动(上) 我们刚才上半场讲了道家学说的《绪论》,基本就这两点:第一点就是道家学说教我们做减法,那句话叫“无为而无不为”,“无为”就是做减法,减去人为的因素,所以叫“无为”,而且要减...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1206. 陈致虚《德经转语》三十一 [7%]

夫佳兵者章第三十一夫唯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wù)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1207. 陈致虚《德经转语》五十二 [7%]

天一有始章第五十二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mò)身不殆(dài)。塞(sè)其兑(duì),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jiàn)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1208. 齐善鸿讲《德经》第七章:自私“死结”的破解(下) [7%]

第七章:自私“死结”的破解(下)【本质揭示】老子使用“天长地久”这样一个自然现象,告诉了我们天长地久的秘密:不自生。你想让自己如天长如地久吗?那就要效法天地不自生,故而能长生。圣人悟道得道,效仿天地,...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1209. 纯阳道人解《德经》三十九、四十章 [7%]

得一章第三十九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一也,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1210. 纯阳道人解《德经》四十三、四十四章 [7%]

至柔章第四十三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道不倚于形气,故为天下之至柔。驰骋,操纵由之也。无有,道之体。无为者,自然之用。希及,民鲜能...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