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3,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733,434项。(搜索耗时:0.0464秒) [XML]
上士章第四十一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若存若若亡,犹言可有可无,道本中庸,下士所忽而上士所重也。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大...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小国章第八十小国寡民,使有什百人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车,无所乘之;虽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此示小国...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 这一集的主题是从减少欲望开始。我们要介绍老子《道德经》的第19章。第19章的内容是从圣人的角度去探讨,怎么样引导百姓,给百姓带来最大的福利。里面有一些明确的劝告,要做到其实并不容易。我们把原文先读一遍,...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原文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本篇我们来讲一讲,福祸相依的一些相关例子。故事一探险家带着一个挑夫深入蛮荒探险。探险家在切椰子时不小心将自己的一根手指头也切了下来。一旁的挑夫立刻大叫:“太好了,上帝的恩典降临到你了。”探险家对这挑夫...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原文为百谷王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人,必以言下之;欲先人,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人不重,入前而人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黄元吉祖...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原文不召自来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话。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漏。黄元吉祖师讲义《诗》曰:“维天之命...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视之不见章第十四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jié),故混(hùn)而为一。其上不皦(jiǎo),其下不昧(mèi),绳绳(mǐn)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天下柔弱章第七十八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故柔胜刚,弱胜强,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言柔弱之道,易知而难行。以启下文也。是以圣人言: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之不祥,是为天下...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身体,不是我们自己的身体太阳是七色光组成的,万物都是七色光组成的,我们人类身上有光吗?有!我们人类也是七色光组成的。何为“光”?光者明也,我们的身体是远古的身体,是大自然的身体,是天下大众的身体,是为...
栏目:国学文化 作者:三官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