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3,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733,434项。(搜索耗时:0.2500秒) [XML]
民不畏死章第七十四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民不畏死,衰世之极矣。奈何更以刑罚惧之。若使民常有怀刑之心,则教化明而民已知所趋避,乃有为;奇邪以诱民者从而杀之,...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原文]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注释]①天长地久;长、久:均指时间长久。②以其不自生也:因为它不为自己生存。以,...
栏目:老子道德经点窍 作者:大道家园
第一章众妙之门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为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朱子云:“道,犹路也,人之所共同也。”其实...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第三十章故善者果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兵之后,必有凶年。故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上古之世...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道家的成功境界—大成若缺(中) 承接上篇我读到这里就自然会想起《红楼梦》当中一个情节。 我们知道王熙凤有一个女儿,巧姐儿,一个“巧”字哪里来的?还记得那段情节吗?刘姥姥为她起的。王熙凤此人,确实是贪嗔痴...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第六章:“谷神”不死之谜【经典故事】凤凰,是中国神话中的不死鸟。在传说中,凤凰是人世间幸福的使者,每五百年,它就要背负着积累于在人间的所有痛苦和恩怨情仇,投身于熊熊烈火中自焚,又在火中浴火重生,其羽更...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第十章:“心”道哪里去了【经典故事】这是禅宗的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小沙弥刚吃完一只山杏,正要把杏核随手丢了时,被老方丈叫住了,老方丈对小沙弥说:“果核是树木的心脏,不要随手丢了,要把它播种在适宜的泥土...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第四十章:反面是道动(上)【经典故事】在我们所学的知识中,有些词汇和成语已经形成了固定的理解,如“反动”,“反动派”,这都是不好的作为和角色;再如“懦弱”“柔弱”“羸弱”“虚弱”等,也是不太正面的含义...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第四十五章:真正“大”的样子(下)【本章核心要义】在本章中,老子借助大道之大和主观之小的独特思维,告诉了我们五项做人的智慧:先说第一项,大成若缺的智慧。这就涉及到大成与小成的区别。追求大成就的人,必定...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人欲修大道,成金仙,历亿万...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