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3,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733,434项。(搜索耗时:0.0324秒) [XML]
第八章:“上善若水”的神奇(四)【学习收获】6、懂上善,要谦卑。懂得了上善,也就知道了存好心时的傲慢也会伤人,前面帮人,接着伤人,这不就是正邪混合了吗?7、懂上善,择善地。懂得了上善,也就知道了居善地不...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第十五章:悟道者的风范【经典故事】我们在一些文学作品中,常常会看到这样的一些世外高人:头戴斗笠,白胡子飘于胸前,衣着朴实,少言寡语,目光冷峻,高深莫测,往往独坐一个安静的角落,好像对人间的事漠不关心。...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原文】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①。知我者希②,则我者贵③。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④。【注释】①不我知:宾语前置,就是“不知我”。②希:同“稀”,少。③...
栏目:老子道德经点窍 作者:大道家园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大道之要,...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第三十九章以贱为本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一也。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原文】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xiá)其所居①,无厌其所生②。夫唯不厌③,是以不厌④。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⑤,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注释】①狎:同“狭”。②厌:“压”的意思。③厌:同前。④厌:作“...
栏目:老子道德经点窍 作者:大道家园
第二十七章常善救人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摘,善教不用筹策,善闭无关键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第二十九章去奢去泰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故物或行或随,或呴或吹,或强或羸。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道本无声无臭,清净自然。修道者亦当不识不...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第三十二章知止不殆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不敢臣。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人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也。道本冲漠无朕,...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第五十章:老子的养生秘诀(上)这一集的主题是养生的秘诀,我们要介绍《老子·第50章》。以前有同学问过,说老子怎么谈生死问题?这一章就是比较直接的一个回应。这章内容比较单纯,就告诉我们人的生与死是怎么回事...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