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35,077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733,474项。(搜索耗时:0.0208秒) [XML]
太守弃官种仙花传说传说有西汉时期,有位名叫毛义的太守,因看不惯贪官当道,于是弃官随母去深山归隐。母子俩来到一座青山前,看见莲花池畔的十八棵白 丹,香味扑鼻,母子便留了下来。一天母亲病倒了。毛义四处寻药...
栏目:常识 作者:品茶
作者张萱,生卒年不详,京兆(今西安)人。唐代画家。开无间(713~742)任史馆画直。擅长绘仕女儿童、鞍马。用笔精细、色彩富丽,形体丰满。传世作品有后人摹本《捣练图》和《虢国夫人出游图》。《明皇和乐图》是一幅帝王...
栏目:常识 作者:品茶
玫瑰花茶要用开水泡吗玫瑰花茶的冲泡水温为80℃,而并非开水,具体冲泡方法如下:准备一个玻璃杯或者陶瓷杯,一壶烧好的水,把玻璃杯用开水清洗干净后倒掉,将5朵玫瑰花茶放入杯中,再向杯中注入七分满的水,由于花瓣...
栏目:冲泡 作者:品茶
黄小俊:茶器从唐代兴起图为:唐代孔雀石茶碾、煮茶器、茶壶、茶杯唐代之前茶为药,是和其他药材混合在一起煎服,所以并没有形成专门的茶器。而唐代之后人们发现了茶可以单独食用,才开始有了专门的茶器。在鞠肖男收...
栏目:茶器 作者:品茶
云南白族三道茶去过云南的人都会听说白族的三道茶,而较为正宗的三道茶,则需要深入云南大理,去白族聚居的乡镇,才能体会到。在白族的重大节日、婚嫁喜庆或有贵宾来访等特殊的日子里,族里的长辈都会亲自泡茶给客人...
栏目:常识 作者:品茶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这是记载于《神农木草经》里的一句话,也是记载最早人类对茶作用的资料,教会人们农业并最早发现草药的神农氏,在采集药物时发现了茶的神奇解毒功效,至此茶就以药用植物的身份进...
栏目:茶器 作者:品茶
晏殊(991—1055),字同叔,临川(今属江西抚州)人。景德中赐同进士出身。庆历中官至集贤殿大学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范仲淹、韩琦、欧阳修等名臣皆出其门下。【煮茶】稽山新茗绿如烟,静挈都篮煮惠泉。未...
栏目:常识 作者:品茶
唐以后,食器和茶器才开始严格区分开来,之前的茶器、食器甚至与饮酒器并没有完全分开。其中容量过小的、束口的,大部分属于酒器,没有任何资料和理由,能确认是茶器。目前,很多出版物和展览中,经常把茶盏托和酒台...
栏目:茶器 作者:品茶
银壶提香,水质柔滑,口感甘甜,洁净无味,古人谓之“若绢水”就是说水质的柔薄爽滑犹如丝绢,而且热化学性质稳定,不易锈,不会让茶汤沾染异味,是高端茶生活的首选茶器。银壶的特点: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
栏目:茶器 作者:品茶
《荈赋》所涉及到的范围包括自茶树生长至茶叶饮用的全部过程。从灵山惟岳到受 甘霖之霄降是写茶叶的生长环境、态势及条件;自月惟初秋至是采是求描写了尽管在初秋季节,茶农也不辞辛劳地结伴采茶的情景;接着写到烹...
栏目:茶器 作者:品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