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家园传统文化

大约有3,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733,434项。(搜索耗时:0.0317秒) [XML]

1641. 傅佩荣教授讲解《德经》第十五章:如何达到返璞归真的境界(上) [7%]

第十五章:如何达到返璞归真的境界(上) 我们这一集的主题是能静能动的悟道者,我们要介绍《老子·第15章》。《老子·第15章》所描写的就是古代善于行道的人,这样的概念就是我们一直在说的老子虚拟的圣人。老子把圣人...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1642. 傅佩荣教授讲解《德经》第四十九章:摆脱对待别人的差别心(下) [7%]

第四十九章:摆脱对待别人的差别心(下) 我们如果继续看原文,看下去就知道,圣人确实是有他的智慧,总是有他固定的心里面的理解,所以后面才有那一句。他说:善良的人,我善待他;不善良的人,我也善待他;这样可...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1643. 傅佩荣教授讲解《德经》第五十六章: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上) [7%]

第五十六章: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上)这一集的主题是言者不知知者默,我们来介绍《老子·第56章》。我们的标题七个字“言者不知知者默”,就是说话的人不知道,知道的人他保持沉默。这七个字是来自于唐朝一位诗人白...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1644. 傅佩荣教授讲解《德经》总结一:老子之道与孔子之道(下) [7%]

总结一:老子之道与孔子之道(下)(二)老子与孔子在系统上的对照接着我们看第二方面,老子与孔子在系统上的对照。这里面有三点,第一点我们一开头讲的寓言故事已经说明了。这三点不同就是:第一个,儒家是以人为中...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1645. 傅佩荣教授讲解《德经》第九章:功成身退才是上策 [7%]

第九章:功成身退才是上策 这一集的主题是:功成身退是上策。要介绍《老子》第9章,这一章的内容有两句成语很容易记下来的。我们先把原文读一遍,《老子》第9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chuǎi)而锐之,不可长保。金...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1646. 傅佩荣教授讲解《德经》第五十六章: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下) [7%]

第五十六章: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下) 第一组是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亲疏,一般讲亲疏就是关系的密切与疏远,就讲到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的问题。活在世界上,你与别人来往,感情一定有亲与疏。但是对于圣人,你无...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1647. 傅佩荣教授讲解《德经》第七十一章:知道但不自以为知道(上) [7%]

第七十一章:知道但不自以为知道(上)这一集的主题是圣人把缺点当缺点,我们要介绍《老子·第71章》。这章内容很短,但含义相当深刻。我们先把原文读一遍,《老子·第71章》: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1648. 傅佩荣教授讲解《德经》第七十七章:“道”让人懂得如何平衡(下) [7%]

第七十七章:“道”让人懂得如何平衡(下)所以在这一章里面,老子特别对照自然界与人类世界相反的情况。如果你问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呢?理由很简单,因为人的世界是人在生活,而人有认知能力,这个认知通常都是在区...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1649. 傅佩荣教授讲解《德经》第二十六章:避免犯不知自重的错误(下) [7%]

第二十七章:避免犯不知自重的错误(下) 你做任何行业的,在哪个地方发展的,都有一定的客观条件。你如果这些掌握得很好,总是不要离开自己的根据地,也就是自己所擅长的范围,那你活动就很放心。等于是你的辎重在...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1650. 傅佩荣教授讲解《德经》第二十八章:策略与目的要如何配合(上) [7%]

第二十八章:策略与目的要如何配合(上) 这一集的主题是策略与目的,我们要介绍《老子·第28章》。这一章有些话我们很熟悉,但是它的材料是相当复杂的。我们常常讲王阳明的思想这几年是很热门的思想,很多人都强调他...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