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4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733,198项。(搜索耗时:0.0346秒) [XML]
...--素问》第29章 太阴阳明论黄帝问曰:太阴阳明为表里,脾胃脉也,生病而异者何也?岐伯对曰:阴阳异位,更虚更实,更逆更从,或从内,或从外,所从不同,故病异名也。帝曰:愿闻其异状也。岐伯曰:阳者,天气也,主外...
栏目:中医书籍 作者:中药大全
河洛与中医系列丨“河图五行”是读通东垣脾胃学说的关键所在刘瀚阳 张帆 刘笑彤 王帅学术指导:孙广仁教授脾胃学说乃中医药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脾胃之论肇自《内经》,发展于仲景,而成于东垣,东垣论述脾胃学说的代...
栏目:易学精研 作者:大道家园
黄帝问曰:太阴阳明为表里,脾胃脉也。生病而异者何也?岐伯对曰:阴阳异位,更虚更实,更逆更从,或从内或从外,所从不同,故病异名也。帝曰:愿闻其异状也。岐伯曰: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故阳道实...
栏目:中医书籍 作者:中药大全
一、脾贵在运不在补,益气以健脾为先《脾胃论》云:善治者,唯有调和脾胃。《医权初编》云:“若脾胃有病,或虚或实,一切饮食药饵,皆不运化,安望精微输肺而布各脏耶?是知治病当以脾胃为先。”《慎斋遗书》则云:...
栏目:诸子百家 作者:网络
...学术经验概述如下。一、胃阴学说自金元时期李东垣著《脾胃论》,倡言“脾胃内伤,百病由生”,创立脾胃学说之后,历代医家莫不遵从其说,临床调治脾胃惯用东垣所创立的益气升阳之法。但东垣的益气升阳法只适合治疗脾...
栏目:杂谈 作者:荆十三
半夏白术天麻汤《脾胃论》卷下:半夏白术天麻汤处方 : 黄柏(酒洗)0.6克 干姜0.9克 天麻 苍术 白茯苓 黄耆 泽泻 人参各1.5克 白术 炒神曲各3克 半夏(汤洗七次)大麦蘖面 橘皮各1.5克制法 : 上药哎咀。功能主治 : 补脾胃,
栏目:偏方秘方 作者:中医世家
藿香安胃散《脾胃论》卷下:藿香安胃散别名 : 藿香安胃汤(《古今医统》卷二十四)。处方 : 藿香 丁香 人参各7.5克 橘红15克制法 : 上药四味,共为细末。功能主治 : 治脾胃虚弱,食欲不振,食即呕吐。用法用量 : 每服6克,水...
栏目:偏方秘方 作者:中医世家
黄耆补胃汤别名 : 升阳汤(《脾胃论》卷下)。处方 : 黄耆 柴胡 当归身 益智 橘皮各9克 升麻6克 炙甘草6克 红花少许制法 : 上药哎咀,都作一服。功能主治 : 益气升阳,调补脾胃。治大便一日三四次,溏而不多,有时作泄,腹...
栏目:偏方秘方 作者:中医世家
...为中医七大流派之一,李东垣为学派创始人,主要著有《脾胃论》。明代薛己在继承东垣脾胃学说的基础上,建立了以温养补虚为特色的学术体系。其后,张景岳继承其学说,进而提出阳重于阴的观点,温补命门,为温补学说奠...
栏目:中医基础 作者:佚名
伏新顺 青海省中医院久泄脱肛是由于长期或反复腹泻致脾胃虚弱、中气不足所致,表现为面色萎黄,头晕目眩,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食少纳呆,自汗频多,易于感冒,舌淡苔白,脉虚无力。面对这种情况,笔者常用补中益气...
栏目:杂谈 作者:医案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