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6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733,488项。(搜索耗时:0.0228秒) [XML]
《老子》第25章“道法自然”一语,要解释清楚颇不容易。令注家感到困惑的是:道已是最终极的存在,怎么还会有效法的对象呢?因此,《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直接断定“道性自然,无所法也”。这种解释,虽然维护了道...
栏目:国学文化 作者:云修行
承接上篇,继续讲到道法自然。故事三 《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这个故事的大意是,战国时赵国邯郸人走路的姿势特别优雅,燕国寿陵这个地方有...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从时间到自然整体:天下随时道法自然立象尽意——《内经》认识世界之三原则(下)刘长林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以空间为本位,到现象背后去寻找本质,这一扇科学的大门已被传统的西方科学打开。但是这不是科学的...
栏目:杂谈 作者:医案日记
从时间到自然整体:天下随时道法自然立象尽意——《内经》认识世界之三原则(上)刘长林人类文化分成了两大源流。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偏向于以时间为主,讲求认识活动的主体与客体相融,西方文化的主流则偏向于以空间...
栏目:杂谈 作者:医案日记
在这里我不谈拳理,只说说自己的一些体会。首先,我们知道无论我们做什么,只要违背了自然规律,就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我们练功夫也是一样,经常有拳友问我太极拳到底应该怎么练?”我是这样理解的:首先我们要搞...
栏目:运动健身 作者:众妙之门
...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王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者何?即鸿濛未判前,天地未兆,人物无形,混混沌沌,浑然一气。无涯无际,无量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对中国人而言,其人生哲学的理论来源无非是儒、释、道三家。儒家提倡存心养性,释家提倡明心见性,道家提倡修心炼性,三教无外乎都重在一个心字。用通俗的 话来讲,即儒家让人拿得起,释家让人放得下,道家让人想得...
栏目:国学文化 作者:三官庙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注释】①寂:没有声音。寥:没有形体。②殆:通“怠”。③母:根本。【
栏目:老子道德经点窍 作者:大道家园
《造物之妙,悟者得之》诗词评论技巧明人谢榛妙悟说的论点。他在《四溟诗话》中说:“诗有造物,一句不工,则一篇不纯,是造物不完也。造物之妙,悟者得之。譬诸产一婴儿,形体虽具,不可无啼声也。赵王枕易曰:‘全...
栏目:传统文学 作者:大道家园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道德经》被誉为万经之王,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中国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
栏目:历史探究 作者:历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