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家园传统文化

大约有8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733,198项。(搜索耗时:0.0433秒) [XML]

211. 1.麻黄汤__二、发表之剂 [9%]

1.麻黄汤(张仲景)寒伤营无汗。(《寒论》)【歌诀】麻黄汤中用桂枝 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 伤寒服此汗淋漓【组成】麻黄三两(9克) 桂枝二两(6克) 杏仁七十个(6克)甘草一两(3克)【用法】水煎一温一 服。【功用】发汗解...

栏目:偏方秘方 作者:健康生活

212. 参燕异功煎 [9%]

处方 : 吉林参1钱,光燕条1钱,生于术1钱半,云苓1钱半,广橘白6分,清炙草4分。功能主治 : 补脾。主摘录 : 《重订通俗寒论

栏目:偏方秘方 作者:中医世家

213. 麻黄汤 [9%]

麻黄汤【出处】《寒论》【分类】解表剂-辛温解表【组成】麻黄(9克)桂枝(6克)杏仁(6克)甘草(3克)【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主治】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身疼,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本方常...

栏目:杂谈 作者:医案日记

214.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的方歌与功效 [9%]

...法度良,辛凉宣泄能清肺,定喘除热效力彰。【来源】《寒论》。【组成】麻黄9g,苦杏仁6g,炙甘草6g,石膏18g。【用法】水煎服。(原方四味,以水七升,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

栏目:经方与应用 作者:道医

215. 麻黄附子细辛汤,,原来是这样用的 [9%]

麻黄附子细辛汤出自医圣张仲景的《寒论》,主治伤寒少阴证,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阳虚外感证,由素体阳虚,外感风寒而成,阳气虚弱,则有内寒,复感风寒,则外邪易入,病位较深,而阳虚无...

栏目:健康生活 作者:佚名

216. 《脉经》 [9%]

...共10卷。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选录《内经》《难经》《寒论》《金匮要略》及扁鹊、华佗等有关脉学之论说,阐析脉理、脉法,结合临床实际,详辨脉象及其主病。《脉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脉学专书,首次系统归

栏目:诸子百家 作者:佚名

217. 鼻息 [9%]

拼音 bí xī  注音 ㄅㄧˊ ㄒㄧ词性 名词基本解释◎ 鼻息 bíxī[breath] 鼻腔呼吸时的气息袁绍孤客穷军,仰我鼻息。——《后汉书·袁绍传》仰人鼻息 引证解释1. 从鼻腔出入的气息。 汉 张仲景 《寒论·辨温病脉证》:

栏目:名词 作者:佚名

218. 金寿山 [9%]

...亲病逝后,更发愤苦学,立志从医。数年间,一面熟读《寒论》、《金匮要略》及温病学说等中医名著,一面运用于诊疗实践,获得广博知识。1936年来上海行医。不久,抗

栏目:名医 作者:中医世家

219. 朱肱 [9%]

...年(1088)进士,但无意为官,退而酿酒着书,其间对《寒论》深有研究,值朝廷重视医学,遍求精于医术之人,朱肱遂被征为医学博

栏目:名医 作者:中医世家

220. 喻昌 简历 [9%]

...江南。晚年潜心著述,开堂讲授医学,精研医理,尤精《寒论》。平生妙治甚

栏目:杂谈 作者:医案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