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6,332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733,448项。(搜索耗时:0.0195秒) [XML]
...遗》)【来源】为鳖科动物鼋的甲壳。【动物形态】鼋,又名:绿团鱼、癞头鼋。为鳖类中之大型者,体长一般为26~72厘米。吻端很短;背甲近圆形,散生小疣,暗绿色;腹面及前肢外缘和蹼,
栏目:中医健康 作者:中药大全
...科植物月桂的果实。【植物形态】月桂(《本草拾遗》),又名:老利儿。常绿乔木,高可达9~12米,树皮黑褐色。叶互生,
栏目:中医健康 作者:中药大全
...源】为薯蓣科植物粘山药的块根。【植物形态】粘山药,又名:近光薯蓣。多年生缠绕
栏目:中医健康 作者:中药大全
...梓的根皮或树皮的韧皮部。【植物形态】梓(《本经》),又名:木王(《埤雅》),花楸、河楸、水桐、雷电木、木角豆、臭梧桐。落叶乔木,高达10余米。树
栏目:中医健康 作者:中药大全
...却藏着暗香。玉簪花因为酷似女子的玉簪而得名,玉簪花又名白萼、白鹤仙,碧叶莹润,清秀挺拔,花色如玉,幽香四溢,是中国著名的传统香花,深受人们的喜爱。宋
栏目:茶常识 作者:小小茶农
地肤子又名地葵、地麦,为藜科植物地肤的果实,每年秋季果实成熟时割取全草,晒干,打下果实,除净枝、叶等杂质即可入药。其性寒,味甘苦,入肾、膀胱经。地肤子具有利小便、清湿热的功效,用于治疗小便不利、淋病、...
栏目:中药常识 作者:佚名
柏子仁又名柏实、柏仁,为柏科植物侧柏除去种皮的种仁,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其性平,味甘,入心、肝、脾经,具有养心安神、润肠通便的功效,用于治疗惊悸、失眠、遗精、盗汗、便秘等症。具有养心安神的...
栏目:中药常识 作者:中药至上
金针菜,又名黄花菜、萱草花,古称忘忧草。味甘,性平,可养血平肝,清热除湿,凉血解毒,利水消肿。关于它,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华佗生活在东汉末年三国纷争时期,由于社会混乱,瘟疫流行,人民生活十分疾苦。他...
栏目:杂谈 作者:佚名
鬼箭羽又名卫矛、四面戟,为卫矛科植物卫矛的具翅状物的枝条或翅状附属物。全年均可采集,割取嫩枝及叶或收其翅状物,晒干即可入药。其性寒,味苦,入足厥阴肝经,具有破血、通经、杀虫的功效,用于治疗经闭、癥瘕、...
栏目:中药常识 作者:佚名
人中黄的炮制方法人中黄又名甘草黄、甘中黄。载《日华子本草》。系甘草粉置竹简内,于人粪坑中浸渍一定时间后的制成品。【炮制方法】《本草纲目》:“人中黄,以竹筒入甘草末于内,竹木塞两头,冬月浸粪缸中,立春取...
栏目:中药常识 作者:中药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