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75,059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733,338项。(搜索耗时:0.0119秒) [XML]
《中药大辞典》:柚核拼音注音 : Yòu Hé出处 : 《岭南采药录》来源 : 为芸香科植物柚的种子。原形态 : 植物形态详"柚"条。化学成分 : 含黄柏酮、黄柏内酯、去乙酰闹米林。另有记载:种子含脂肪油40.74%,灰分2.85%。蛋白质
栏目:中药材 作者:中医世家
别名 : 黄栗来源 : 壳斗科椎连栎Quercus franchetii Skan,以茎内皮、寄生入药。生境分布 : 四川、云南。性味 : 涩、微苦,微温。功能主治 : 止咳,定喘。主治感冒。用法用量 : 1~2两。摘录 : 《全国中草药汇
栏目:中药材 作者:中医世家
《中药大辞典》:柚根拼音注音 : Yòu Gēn别名 : 橙子树根(成都《常用草药治疗手册》)。出处 : 《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 : 为芸香科植物柚的根,9~10月采收。原形态 : 植物形态详"柚"条。性味 : ①《重庆草药》:"味辛,性
栏目:中药材 作者:中医世家
拼音注音 : Zhēn Zi Huā来源 : 药材基源:为桦木科植物榛和川榛及毛榛的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Corylus heterophylla Fisch. Ex Bess.2. Corylus heterophylla Fis
栏目:中药材 作者:中医世家
《中药大辞典》:槠子拼音注音 : Zhū Zǐ别名 : 株子(《饮膳正要》)。出处 : 《本草拾遗》来源 : 为壳斗科植物苦槠或青椆的种仁。原形态 : ①苦槠又名:血槠(《纲目》),槠栗。常绿乔木,高5~10米。枝条稠密;树皮灰褐...
栏目:中药材 作者:中医世家
拼音注音 : Yí Yì别名 : 酸栘枍、栘枍李皮、楂子树、栘衣、栘依来源 : 蔷薇科栘枍属植物栘枍Docynia delavayi (Franch.)Schneid.,以树皮、叶和果实入药。全年可采树皮和叶;秋季采果,晒干。性味 : 树皮
栏目:中药材 作者:中医世家
《中药大辞典》:樝子拼音注音 : Zhā Zǐ别名 : 和圆子(《雷公炮炙论》),西南木瓜(《中药志》)。出处 : 《本草经集注》来源 : 为蔷薇科植物木桃的果实。果熟时采摘,纵剖为两半或数片,晒干或烘干。生境分布 : 分布湖...
栏目:中药材 作者:中医世家
拼音注音 : Yí Wú别名 : 福建胡颓子、锅底刺来源 : 胡颓子科椬梧Elaeagnus oldhami Maxim.,以根、叶入药。生境分布 : 福建。性味 : 酸、涩,平。功能主治 : 祛风理湿,下气定喘,固肾。主治风湿性关节炎,哮
栏目:中药材 作者:中医世家
拼音注音 : Zhānɡ别名 : 香樟、樟木、乌樟、油樟、香通、芳樟来源 : 为樟科樟属植物樟Cinnamomum camphora (L.)Presl.,以根、木材、树皮、叶及果实入药。根、木材及树皮全年可采,洗净阴干密闭保存;叶随时可采
栏目:中药材 作者:中医世家
《中药大辞典》:樟木拼音注音 : Zhānɡ Mù别名 : 樟材(《本草拾遗》),香樟木(《药材资料汇编》),吹风散(《广西中药志》)。出处 : 《本草拾遗》来源 : 为樟科植物樟的木材,通常在冬季砍取樟树树干,锯段,劈成小...
栏目:中药材 作者:中医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