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12,223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733,394项。(搜索耗时:0.0432秒) [XML]
... (易知簡能) 多則惑。 (聞疑見殆) 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 (一距眾繩)玉華帝君注曰。天下總是一箇理字。要能體認。如直與曲兩端。羣知直是而曲非也。殊不知任直之過。反與萬物有妨。惟曲則能通。通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欲望造成祸乱这一章讲的完全是历史哲学。人造成了一段历史,所谓英雄造时势;历史也产生了一个时代的人物,此之...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江海之所以能成为众多河流归往的地方,是因为江海善于处在低下的地位。所以才能让河流归往。因此圣人想要居于人民...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史档案馆,和辽宁省档案馆。康熙皇帝逝世后,遗诏颁布天下,告示全国。但因为此康熙遗诏是雍正登基后拟就并颁布天下,并非康熙真迹,所以遗诏不能说明雍正是否篡位。西方1
栏目:历史探究 作者:揭秘历史故事
...是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那就是东汉末年至三国年间武功天下第一,天下无双一时无二,但是最终白门楼被下属出卖致死的结局也是令人
栏目:历史探究 作者:众妙之门
...私塾。王錱(1825—1857),湖南湘乡人,十五岁时,便以天下为己任,常大言“人生一息尚存,即当以天下万世为念”。道光二十八年(1848),同县罗泽南居
栏目:历史探究 作者:人生百味
...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xiàn),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jīn),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谦和慈悲又不争的领导这些道理,就是根据前面所讲的“上智下愚”政治艺术之变,也是说明帝王学——领导人的哲学原...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第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远。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臣真...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 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