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家园传统文化

大约有1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733,198项。(搜索耗时:0.0155秒) [XML]

51. 元吉《道德经讲义》第十八章大道废 [16%]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尝观上古之世,俗尚敦庞,人皆浑朴,各正其性,定其命,安其俗,乐其业,一如物之任天而动,率性而行,无事假借,不待安排,顺其性之当然,有...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52. 元吉《道德经讲义》第四章和光同尘 [16%]

第四章和光同尘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若存。吾不知谁家子,象帝之先。帝者,上帝也。先者,无始之始也。道者何?太和一气,充满乾坤,其量包乎天地,其神贯...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53. 元吉《道德经讲义》第三章不见可欲 [16%]

第三章不见可欲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圣人之治天下也,与其有为...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54. 元吉《道德经讲义》第六章谷神不死 [16%]

第六章谷神不死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修炼一事,只缘人自有身后,气质拘于前,物欲蔽于后——犹精金良玉,原无瑕疵,因陷于污泥之中,而金之精者不精,玉之良者不良,所以...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55. 元吉《道德经讲义》第二十章独异于人 [16%]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几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指未离母腹时)。乘乘兮(指任天而动)若无所归(指不著...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56. 元吉《道德经讲义》第五章不如守中  [16%]

第五章不如守中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天地间生生化化,变动不拘者,全凭此一元真气,主持其间。上柱天,下柱地,中通人...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57. 元吉《道德经讲义》第二十五章道法自然 [16%]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名之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王法地,地法天,天...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58. 元吉《道德经讲义》第四十章有生于无 [16%]

第四十章有生于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夫道,人人具足,个个圆全,又何待于复哉?不知人自有生以后,气拘物蔽,知诱情生,斯道之为所汩没者多矣。苟非内祛诸缘,外祛诸扰,凝神调息,...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59. 元吉《道德经讲义》第一章众妙之门 [16%]

第一章众妙之门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为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朱子云:“道,犹路也,人之所共同也。”其实...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60. 元吉《道德经讲义》第三十章故善者果 [16%]

第三十章故善者果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兵之后,必有凶年。故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上古之世...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