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35,077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733,412项。(搜索耗时:0.0304秒) [XML]
荼工[ea worker] 采制茶叶的工人。宋代赵佶《大硬荼论》:撷茶“用爪断芽,不以指揉,虑气汗熏渍,茶不鲜洁.故茶工多以新汲水自随,得芽则投诸水”。明代屠隆《荼录 焙茶》:“茶采时,先自带锅灶人山,别租一室,择荼...
栏目:茶常识 作者:品茶
茶人 [Tea man] ①精于茶道之人。唐代白居易《谢李六郎寄新蜀茶》诗:“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②采茶之人。陆羽《茶经》:籯,一日篮,“茶人负以采茶”。明清之际屈大均《广东新语》:“其采摘亦多妇女,...
栏目:茶常识 作者:品茶
无论如何忙碌,手边总可以有一盏茶,除了解渴,还可以养心。在某一瞬间,如坐草木之间,如归远古山林,感受到清风浩荡。有茶的日子就是一段好时光。有一个耳熟能详的说法:“书画琴棋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它。而今七...
栏目:茶常识 作者:品茶
茶果费 [Expenses on tea and fruits]①亦称“茶果银”。旧时官署和大户人家核定的茶果点心费用。②亦称“茶果银”。《清会典》载,清代各地漕船向各仓廪缴纳的一种税银。(本文来源:中国茶叶大辞典)
栏目:茶常识 作者:品茶
怎么辨别茶叶等级高低,刚入门的茶友时常面临一个考验,就是如何迅速判断眼前这道茶的品级高低。认真地说,识茶需要长期的经验,大量的样本,无法速成。但是总有一些一般规律,可以让你用排除法过滤掉太多干扰,在更...
栏目:茶常识 作者:品茶
茶起源于中国,最早的书面记载可追溯至公元前2世纪,后传入西方。17世纪起,饮茶成为英国贵族圈的风尚。之后,英国人又将西方独特的下午茶文化带入中国。然而,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饮茶有着不同习俗。为什么要了解不同...
栏目:茶常识 作者:品茶
一盏茶浮生何时了美好的东西常常是相通的。茶如诗词,有的婉约,有的豪放;茶如书法,有的丰润如“颜筋”,有的劲瘦如“柳骨”,有的中规中矩如隶楷,有的张扬奔放如“颠张狂素”;茶如歌,有的抒情温婉,有的激越豪迈...
栏目:茶常识 作者:品茶
采访张鑫飞时,正值她一年收购茶叶最忙碌的季节。茶是她的事业、她的追求,在氤氲缭绕的茶香中,她执着追逐属于自己的梦想,用心描绘着事业腾飞的版图。12岁,正是一个小女孩天真烂漫的年纪,她的童年奔跑在山野一畦...
栏目:茶常识 作者:品茶
...与人生四大哲理人生如茶,毋须看不开。人要是能经常品品茶,联想一下自己身边的人和事,练就一种平和的心态,那么,还会有什么看不开呢?明月初升,街灯依旧,灯月交辉,给夜平添了几分幽静。沏一杯清茶,借着柔和的...
栏目:茶常识 作者:茶百科
老白茶的冲泡技巧盖碗泡法1.投茶:依盖碗容量大小而定,一般投茶量为盖碗容量的1/3,宁少勿多,少了可通过控制注水量来掌握浓度,多了则很难,也品不出什么色香味。2.洗茶:即醒茶,又称温润泡。我们说,茶叶未冲泡之前...
栏目:茶常识 作者:品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