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家园传统文化

大约有35,077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733,430项。(搜索耗时:0.0223秒) [XML]

8221. 中国红茶机制第一图 [3%]

当代已故茶叶机械大师黄本鸿的侄子,现年76岁的省内著名荼人黄千麒手中保存着一张绘制于1951年11月1日的“中国茶业公司安化红茶厂红茶精制工具排列图”,设计者黄本鸿,制图者黄千麒。这是中国茶叶史上第一张红茶机制流...

栏目:茶常识 作者:品茶

8222. 古六大茶山的马帮古道 [3%]

古六大茶山的马帮古道■古道起源“古六大茶山”的攸乐与象明地界,从汉代起就是由泰、缅经产里(车里)、普洱通向华夏内地的通道。暹逻(泰国)、缅甸的部分珠宝玉石及其制品以及沿途开采的白银等物资,经该道运往华...

栏目:茶常识 作者:品茶

8223. 茶有三得:得趣、得神、得味 [3%]

古人饮茶注重六境:择茶、选水、佳人、配具、环境和饮者的修养,其核心都在把握一个品字,十分强调饮茶者的意境,故有三得之说:得趣、得神、得味。一曰得趣饮茶可清心,能给人以满足和享受,增添生活的情趣。饮茶讲...

栏目:茶常识 作者:品茶

8224. 关于泡茶的置茶量 [3%]

描述置茶量用“分”这个单位,含义是与茶具相比较而言的。比如茶具有十分的容积,那么,说“三分茶”,指的就是占茶具内容积的3/10左右。下面说说个人体会,请诸君指正。泡茶时,置茶量最好适当,宁少勿多。一般来说...

栏目:茶常识 作者:品茶

8225. 武夷茶时代的发展 [3%]

武夷茶历代大事记武夷茶自有传颂以来,至今已2000余年。元代以前:主要是产制团饼茶和蒸青晒青散茶,明代出现炒青绿茶,清代初研制出乌龙茶(岩茶)、红茶、龙须茶。武夷山是乌龙茶和红茶的发源地。汉朝:公元前110年,汉...

栏目:茶常识 作者:品茶

8226. 茶凉了,就别再续了 [3%]

茶凉了,就别再续了茶凉了,就别再续了,再续,也不是原来的味道了;人走了,就别再留了,再留下,也不是原来的感觉了;情没了,就别回味了,再回味,也不是原来的心情了慢慢的都会远,渐渐的都会淡,拥有时,好好珍惜,...

栏目:茶常识 作者:品茶

8227. 中国茶道的发展历史 [3%]

2014-02-18 七碗茶舍“茶道”一词,最早见之于唐代诗僧(也是位茶僧)皎然的那首《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诗里,诗中说:茶“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二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此物清高世莫...

栏目:茶常识 作者:品茶

8228. 有一种主义叫普洱 [3%]

天之南,地之北,一次又一次地赴一个个茶友会。新建的茶馆古色古香,字画、摆件、色调,都袭了一个古字。茶友都腼腆着,谦让着,繁文缛节着。请请请,来来来,喝喝喝。然后又都微微笑着,不大说话,不敢高声语。都不...

栏目:茶常识 作者:品茶

8229. 茶道、书道与养生之道 [3%]

茶道、书道与养生之道茶道、书道与养生健身之道脉络相通,皆文人雅士痴迷之道。古往今来,万千骚客诗人众多士农工商钟情于此,留下很多佳话。关于茶的栽培、采摘、泡制、煮茶等我是外行,不敢妄谈,仅就饮茶及其健身...

栏目:茶常识 作者:品茶

8230. 德昂族茶俗 [3%]

德昂族茶俗跨入德昂山寨人们可以处处感受到这个古老民族与茶的特殊感情。首先是家家户户都在房前屋后栽满了茶树,接下来是无论客人进入谁家都会受到以茶为礼的热情接待。客人光临,不是递酒,而是敬茶,有“说一句话...

栏目:茶常识 作者:品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