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家园传统文化

大约有3,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733,430项。(搜索耗时:0.0472秒) [XML]

841. 李西月《德经注释》五十 [7%]

第五十章生生之厚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842. 李西月《德经注释》五十二 [7%]

第五十二章天下有始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谓袭常。 金丹一物,岂有它哉?只是先天一元真气,古人喻为真铅...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843. 张其成《德经》第四十二章 [7%]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 或益之而损。 人之所教, 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道生出一,一生出...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844. 张其成《德经》第七十一章 [7%]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知道了却不以为知道,是最高明的;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就有毛病了。圣人没有毛病,是因为把病当成病。正因为把病当成病,所以才不会有毛病。...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845. 《德经》:这4句话,看清生命的真相 [7%]

本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01道生于安静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意思是说,只有一个人的心安静下来,才能观察到万事万物的道理。这是老子教导后人的“求道之法”。思考源于独处,智...

栏目:国学文化 作者:周易命理解读

846. 齐善鸿讲《德经》第四章:老子的“创世说”(上) [7%]

...。我国也有一部圣经,这就是被西方人称为东方圣经的《德经》,也讲了一个创世纪的故事,这就是老子版的创世纪,在老子这里,这个世界又是谁创造的呢?实际上,中国古代也有关于天帝、上帝的说法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847. 《老子德经·第五十九章·治人事天莫若啬》翻译与解读 [7%]

《老子德经·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莫若啬》翻译与解读治人事天01莫若啬02。夫唯啬,是以早服03。早服谓之重积德04。重积德则无不克05。无不克则莫知其极06。莫知其极可以有国07。有国之母08,可以长久09。是谓深根固柢01,...

栏目:传统文学 作者:大道家园

848. 黄元吉《德经讲义》第八十一章 [7%]

原文 为而不争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此章总结通部,示人《道德》一经,皆真实无妄...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849. 曾仕强教授解读《德经》第七十四章 [7%]

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希有不伤其手者矣。.....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850. 《德经》第七十八章感悟心得 [7%]

原文 第七十八章 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之不祥,是谓天下王。”正言若反。译文 天下间没有比水更...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