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家园传统文化

大约有3,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733,430项。(搜索耗时:0.0100秒) [XML]

931. 李西月《德经注释》二十四 [7%]

第二十四章跂者不立 跂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于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前云希言自然,非若世之蚩蚩蠢蠢,顽空以为无为,放旷以为自然者比。其...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932. 李西月《德经注释》二十六 [7%]

第二十六章重为轻根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臣,躁则失君。 修炼之道,不外神气二者;调之养之,返乎元始之天而已。其在先天,气浑于无...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933. 李西月《德经注释》三十二 [7%]

第三十二章知止不殆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不敢臣。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人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也。 道本冲漠无朕...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934. 李西月《德经注释》五十六 [7%]

第五十六章为天下贵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大凡无德之人,当...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935. 李西月《德经注释》七十八 [7%]

第七十八章受国之垢 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故弱胜强,柔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为社稷主。受国之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太上前章言柔弱者生之...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936. 李西月《德经注释》七十九 [7%]

第七十九章常与人善人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修身之道,惟善为宝。为善之道,自治为先。盖道在内而不在外;修在己而不在人。惟事事...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937. 云门鲁史《德经解》十七 [7%]

淳风章第十七太上下知有之。(无上至道万物皆备)其次亲而誉之。(因不失亲亦可宗也)其次畏之。(怀刑思义)其次侮之。(民免无耻)故信不足。(不知有此理只为太分明)焉有不信。(自古有死无信不立)犹兮其贵言。(默而识之言寡其...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938. 云门鲁史《德经解》二十三 [7%]

虚无章第二十三希言自然。(妙音希声)故飘风不终朝。(任则不久)骤雨不终日。(躁则徒为)孰为此者。(是谁主宰)天地。故从事于道者。(顺理合辙)道者同于道。(通乎物也)德者同于德。(忘乎我也)失者同于失。(齐得丧也)同于道者...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939. 云门鲁史《德经解》二十九 [7%]

无为章第二十九将欲取天下而为之。(欲行此道)吾见其不得已。(道本无为)天下神器。(心之所居)不可为也。(为有妄心即惊其神)为者败之。(为伤自然)执者失之。(执乖通变)故物或行或随。(念兹在兹)或嘘或吹。(思无邪)或强或羸...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940. 张其成《德经》第七章 [7%]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就是因为它们不是为了自己而生存,所以反而能长久生存。所以圣...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