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家园传统文化

大约有3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733,198项。(搜索耗时:0.0111秒) [XML]

1. 陈蒿-清热祛湿效果好 [20%]

陈蒿 清热祛湿效果好陈蒿主要由茵陈、栀子、大黄组成,煮水煎服就好。湿热黄疸的患者全身发黄、发热,恶心呕吐、小便短赤、大便干燥、脉搏无力。陈蒿通过利湿与泄热同时进行,祛湿之后,热也得去,黄疸...

栏目:健康生活 作者:祝由网

2. 有关陈蒿 [19%]

<p>陈蒿是可以买到现成的还是买了草药自己煎?哪位医生知道它的方子呢?婴儿能吃这个么?如果能吃该吃多少?(我级别不够,只能悬赏20分,抱歉。)<br />第一次问题补充:(2007-1-13 19:01:33)宝宝停母乳两天,...

栏目:中医科 作者:苍耳子

3. 龙胆泻肝陈蒿治疗慢性胆囊炎65例临床观察 [19%]

【摘要】目的:观察服用龙胆泻肝陈蒿治疗慢性胆囊炎属肝胆实火,肝经湿热症的疗效。方法:龙胆泻肝陈蒿内服,随症加减,治疗慢性胆囊炎65例,8周后统计疗效。结果:65例中治愈18例,占27.7%,显效44例,...

栏目:偏方秘方 作者:道医

4. 陈蒿证主证,方歌方解,功效与作用 [19%]

陈蒿证主证】1. 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陈蒿主之。(236)2.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

栏目:经方与应用 作者:道医

5. 1O.陈蒿__十三、利湿之剂 [19%]

1O.陈蒿 (张仲景)黄疸。(《伤寒论》)【歌诀】陈蒿治疸黄①阴阳寒热细推详阳黄②大黄栀子入阴黄③附子与干姜亦有不用茵陈者仲景柏皮栀子【词解】①疸黄:即黄疸.此是阳黄。②阳黄:黄疸两大类型之一。多因湿热内...

栏目:偏方秘方 作者:生活百事通

6. 陈蒿方歌方解,临床运用医案 [19%]

【方剂组成】陈蒿24克,山栀9克,大黄6克。【用法】水煎温服。歌诀:陈蒿治阳黄,瘀热在里湿邪强,栀子祛黄又除烦,泻下通便靠大黄。【方解】陈蒿除湿解热,与栀子协力以祛黄除烦,伍以通便的大黄,故治黄疸...

栏目:经方与应用 作者:道医

7. 陈蒿的功效与作用 [19%]

陈蒿出自《伤寒论》【组成】 茵陈六两(18g) 栀子十四枚(12g) 大黄二两去皮(6g)【用法】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陈,减六升,内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功用】 清热利湿退黄。【主治】...

栏目:偏方秘方 作者:道医

8. 陈蒿有哪些有哪些作业和功效 [19%]

陈蒿出自《伤寒论》【组成】 茵陈六两(18g) 栀子十四枚(12g) 大黄二两去皮(6g)【用法】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陈,减六升,内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功用】 清热利湿退黄。【主治】...

栏目:偏方秘方 作者:健康生活

9. 方药配伍对陈蒿中绿原酸溶出率有影响 [19%]

...放军第302医院研究人员,通过实验研究证实,方药配伍对陈蒿中绿原酸溶出率有影响,这为探讨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提供了实验依据。陈蒿源自《伤寒论》,由茵陈、栀子和大黄组成,具有清热、利湿...

栏目:杂谈 作者:医案日记

10. 每日学一方【陈蒿[19%]

[组成用法]茵陈10~80g、栀子10~15g、大黄6~10g。先煮茵陈,再下余二味,煮成后分三次服。[方证]1.身目尽黄,色如橘子而鲜明。2.口渴,小便不利,色黄而短少。3.舌苔黄腻,脉滑数。[现代应用]1.急性病毒性肝炎、溶血性...

栏目:杂谈 作者:荆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