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家园传统文化

大约有4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733,198项。(搜索耗时:0.0088秒) [XML]

1. 丹道中派祖师元吉真人之《道门语要》 [30%]

道 门 语 要 • 黄 元 吉 道 门 语 要 序 念不出总持门,心要在腔子里。自古三教圣人,诀惟此而已矣。修道 清静无为,随地随时皆是。不用习静观空,自然止其所止。从来道本天然,无有动静终始。 人欲无事于心,必...

栏目:丹道五大流派 作者:大道家园

2. 修炼真言:浅谈丹道宗师元吉,自创的归根复命法! [29%]

1学人欲归根复命,惟将此心放下,轻轻微微以听气息之往来。若气太粗浮,则神亦耗散,而不得返还本窍,为我身之主宰。若听其气息似有似无,则凡息将停,胎息将现,而本心亦可得见矣。古人谓心易走作,以气纯之是矣!...

栏目:国学文化 作者:云修行

3. 元吉《道德经讲义》第三十七章道常无为 [29%]

第三十七章道常无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道虽自然无为,然著于无为,又成顽空之学。须于无为植其本,有为端其...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4. 丹道千言万语,不过神气二字,始而神与气离!(元吉论金丹) [29%]

诸子工夫愈进,火候愈老,满腔之中,无非真意。盖先天神火既长,则后天凡火自盛,倘念不自持,或生怒心,或生恚念,或起淫心,或生贪念,种种嫉妒嗔恨,要无非后天凡火之起。此火一起,即有邪火焚身之患。吾见几多修...

栏目:国学文化 作者:道家修养

5. 丹道实修:道家内丹功修炼的初层感触与内景! [22%]

元代元吉真人著有丹道名著《乐育堂语录》,黄氏承传的是中国传统内丹功,其初层功法是“凝神玄窍,修性炼己法”。在修炼过程中,会出现丰富的感触与内景。较常见的有热、凉、痒、麻、酸、痛、动、响、开等,今分别...

栏目:国学文化 作者:道教

6. 明清时期:清代内丹学家元吉 [17%]

繁體中文版 元吉,名裳,字元吉,一说号元吉,江西省丰城县人,生平不详,清朝时曾在四川富顺乐育堂传授内丹诀法,由门下弟子笔录并编纂成《道德经讲义》、《乐育堂语录》、《道门语要》三书留传于世。据传尚有《...

栏目:百家论道 作者:网络

7. 宋元时期:元代净明宗师元吉 [17%]

繁體中文版 元吉(1271~1355)为元代净明道士。字希文。与谱入温陵处士黄天麟讳权公同龄。在净明道系谱中称净明嗣教、旌阳三传。出身豫章丰城(今属江西)望族。十二岁入西山玉隆万寿宫师事清逸堂朱尊师,朱尊师死后...

栏目:百家论道 作者:网络

8. 元吉《道德经讲义》第七十章 [17%]

...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贵矣。是以圣人被揭怀玉。元吉祖师讲义大道者,人心固有之良,日用常行之事,至近至约,不可顺臾离也。离则无道,无道则无人,又何言之有?况吾之所言,虽累于累万,盈箧盈箱,不可胜数...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9. 元吉《道德经讲义》第五十章 [17%]

...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元吉祖师讲义:上古之世,各君其国,各子其民,熙熙皞皞,共安无事之天,人己浑忘,畛域胥化,又焉有战争之事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10. 元吉《道德经讲义》第四十六章 [17%]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知足常足。元吉祖师讲义:天下有道,君民皆安,征伐无用,故放马归林,开田辟地,以期粪其田而已。天下无道,世已乱矣,时有为焉,盗贼迭兴,干戈日起,不用兵马,乌能已...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