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家园传统文化

大约有3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733,801项。(搜索耗时:0.0175秒) [XML]

141. 陈致虚《德经转语》七十三 [11%]

勇于敢间第七十三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wù),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chǎn)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善恶昭昭网...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142. 李西月《德经注释》二十七 [11%]

第二十七章常善救人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摘,善教不用筹策,善闭无关键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143. 张其成《德经》第二章 [11%]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144. 张其成《德经》第三章 [11%]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不要崇尚那些有才干的人,使人民不去争功夺利;...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145. 吕祖《德经》释义第三十八章 [11%]

第三十八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146. 云门鲁史《德经解》十 [11%]

能为章第十载营魄。(神凝志道不为物迁)抱一能无离。(二物混成如母携婴)专气致柔能如婴儿。(真息悠悠如保赤子)涤除玄览能无疵。(不见不闻鉴明尘净)爱民治国能无为。(不动不变时清道泰)天门开阖能为雌。(出有入无一而不二)...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147. 张其成《德经》第六十四章 [11%]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148. 吕祖《德经》释义第六十四章 [11%]

第六十四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149. 德经57章,以正治国译文,注释,评析,解读 [11%]

德经》57章 以正治国译文注释引语评析以正①治国,以奇②用兵,以无事取天下③。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④:天下多忌讳⑤,而民弥贫;人⑥多利器⑦,国家滋昏;人多伎巧⑧,奇物⑨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

栏目:百家论道 作者:网络

150. 德经64章,其安易持译文,注释,评析,解读 [11%]

德经》64章 其安易持译文注释引语评析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①,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②;九层之台,起于累土③;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④。是以圣人...

栏目:百家论道 作者: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