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74,489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733,838项。(搜索耗时:0.0272秒) [XML]
现代人吃得好,本来是福气,但太好了也成了负担,餐餐大鱼大肉,蔬果杂粮却很少,导致脂肪胆固醇堆积,肾脏、肝脏、消化系统负担过重,废物排出不畅,什么亚健康、“三高”,甚至脂肪肝等疾病都出现了。因此我们日常...
栏目:健康生活 作者:中医世家
三七花是名贵药材三七植物的花。具有消炎、镇痛、镇静及健胃作用,能扩张冠状动脉,改善脑血液循环及降血压,并能降低血清脂质及保肝作用,还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及体质。三七是南药名品,有止血强心、散瘀生肌、消肿...
栏目:杂谈 作者:医案日记
苦参作用药物别名:野槐根、山槐根、干人参、苦骨英文名称:kushen苦参 的作用有:1,清热燥湿:主治湿热黄疸,湿热痢疾,湿热带下即阴部湿痒。2,祛风止痒:适于风疹瘙痒,疮,疥,皮癣,麻风证苦参素(marine)是氧化苦参碱(o...
栏目:杂谈 作者:医案日记
【原文】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金匮要略》第十篇)【组成】大黄10g 附子10g 细辛6g【煎服】水煎30分,取汁600ml,分3次温服,间隔30分钟一服。【主治】胁下偏痛,脉紧弦者。【...
栏目:经方与应用 作者:道医
左金丸出自《丹溪心法》【组成】 黄连六两(180g) 吴茱萸一两(30g)【用法】 上药为末,水丸或蒸饼为丸,白汤下五十丸(6g)(现代用法:为末,水泛为丸,每服2~3g,温开水送服。亦可作汤剂,用量参考原方比例酌定)。【功用】 ...
栏目:偏方秘方 作者:道医
左归丸出自《景岳全书》【组成】 大怀熟地八两(240g) 山药炒,四两(120g) 枸杞四两(120g) 山茱萸四两(120g) 川牛膝酒洗蒸熟,三两(90g) 鹿角胶敲碎,炒珠,四两(120g) 龟版胶切碎,炒珠,四两(120g) 菟丝子
栏目:偏方秘方 作者:道医
仙方活命饮出自《校注妇人良方》【组成】 白芷六分(3g) 贝母 防风 赤芍药 当归尾 甘草节 皂角刺炒 穿山甲炙 天花粉 乳香 没药各一钱(各6g) 金银花 陈皮各三钱(9g)【用法】 用酒一大碗,煎五七沸服(现代用法:水煎服,或水...
栏目:偏方秘方 作者:道医
玉女煎出自《景岳全书》【组成】 石膏三至五钱(9~15g) 熟地三至五钱或一两(9~30g) 麦冬二钱(6g) 知母、牛膝各一钱半(各5g)【用法】 上药用水一盅半,煎七分,温服或冷服(现代用法:水煎服)。【功用】 清胃热,滋肾阴
栏目:偏方秘方 作者:道医
大黄附子汤出自《金匮要略》【组成】大黄三两(9g) 附子炮,三枚(12g) 细辛二两(3g)【用法】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若强人煮取二升半,分温三服。服后如人行四五里,进一服(现代用法:水煎服)。【功用】温里散寒,...
栏目:偏方秘方 作者:道医
保和丸出自《丹溪心法》【组成】 山楂六两(180g) 神曲二两(60g) 半夏 茯苓各三两(各90g) 陈皮 连翘 莱菔子各一两(各30g)【用法】 上为末,炊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9g),食远白汤下(现代用法:共为末,水泛为
栏目:偏方秘方 作者:道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