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家园传统文化

大约有1,069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733,767项。(搜索耗时:0.0025秒) [XML]

181. 朱元璋《御解道德真经》四十八 [6%]

第四十八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圣人有志学道,道乃日积。日积日益也,久日道备,将欲作为其道,圣人虑恐道行未稳,以此宵衣吁食,苦...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182. 泽陂作者以及原文 [5%]

...原文: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彼泽之陂,有蒲与蕳。有美一人,硕大且卷。寤寐无为,中心悁悁。彼泽之陂,有蒲菡萏。有美一人,硕大且俨。寤寐无为,辗转伏枕。注释译文译文那...

栏目:传统文学 作者:大道家园

183. 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经三十七 [5%]

道常无为章第三十七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化。镒水之与形接也,不设智故,而物之方圆曲直不能逃也。侯王守道以御世,出为无为之境,而为出於无为,化贷万物,而万物化...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184. 庄子思想庄子的思想 [5%]

...上老庄并称,道家思想又称为老庄思想。庄子的思想一、无为而治。庄子的无为理由,与老子完全不同。老子的无为,其理由是反者道之动。也

栏目:历史探究 作者:人生百味

185. 李 约 《老子道德真经新注》四十三、四十四章 [5%]

...志,明和气自入於无间之心,化为至柔之物也。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老子云;我见无为驰骋者,则能令和气长在於心,柔弱而长生也,所以知无为有益於人也。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186. 严遵《老子指归》七 [5%]

...能清(则天地也),为天下正(万物经也)。指归:道德无为而神明然矣,神明无为而太和自起,无为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187. 彭耜《道德真经集注》十九 [5%]

...仓颉作书,不如三皇结绳无文。4 弃智5 河曰:弃智惠反无为。6 民利百倍。7 明皇曰:绝圣人言教之迹,则化无为。弃凡夫智诈之用,则人淳朴。淳朴则巧伪不作,无为则矜徇不行。人挹天和,物无天性,是有百倍之利。○河曰...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188. 严遵《老子指归》五 [5%]

...物也),驰骋天下之至坚(胜有质也)。无有入於无间(无为室也),吾是以知(睹得失也),无为之有益(乱原绝也)。不言之教(祸门闭也),无为之益(万物存也),天下希及之(寡能及也)。指归:道德至灵而神明宾,...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189. 灵道派道术五行掌 [5%]

...识法,以法悟道。昔紫阳真人云:始于有作无人见,及至无为众始知,但信无为为要妙,孰知有作是根基。虽术法不过枝叶,然有为之路,无为之途,以有悟

栏目:符咒法术 作者:奇门遁甲

190. 苏辙《道德真经注》六十三 [5%]

【第六十三章】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抱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