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家园传统文化

大约有3,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733,435项。(搜索耗时:0.0077秒) [XML]

1961. 为何说“大邦者,下流也,天下之牝也”? [5%]

德经》第六十一章通行本原文:大国者下流也,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为其静也故宜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

栏目:道家 作者:荆十三

1962. 《悟真篇》·卷中译文(二八至四八) [5%]

...诀通玄处,须共神仙仔细论。译解:《周易参同契》和《德经》对于炼丹术讲得非常明白,没有将火与候著在经文上,那只是人们看不懂经文的缘故。要想懂得火与候的口诀,必须与修成仙佛的至人谈论,方知火候、方法都已...

栏目:丹道祖经 作者:大道家园

1963. 道家修道入静三法,让你把身心静下来! [5%]

一、损止入静法《德经》云:“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所谓损者,在太和静功修炼而言即是减少念头,减少一节负累,减少一切心理负担,减少不必要之人际关系,等等此须分两方面而言之。其一,于具体静坐时而言,修...

栏目:国学文化 作者:道教丹道

1964. 阴气重的人有哪些特征 该怎样对治 [5%]

...书”。“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出自老子的《德经》。大道至简,不仅被哲学流派道家、儒家等所重视,

栏目:国学文化 作者:道家修行圈

1965. 道悟:人活一世守心止欲才是立命安身之本 [5%]

德经》言:“知止不殆,可以长久。”一个简单的“止”字,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君子修养,是拿捏好分寸的智者从容,亦是关乎前途命运的进退之道。“止”之奥妙,存乎一心。也因此,隋朝王通的《止学》自问世以来,...

栏目:诸子百家 作者:网络

1966. 四种面相做什么都赚钱一生不愁吃穿 [5%]

...书”。“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出自老子的《德经》。大道至简,不仅被哲学流派道家、儒家等所重视,

栏目:历史探究 作者:人生百味

1967. 凡事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是一个人最顶级的修行 [5%]

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德经》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机敏的人,善于忖度别人;智慧的人,懂得分析自己。人生在世,皆有因果,与其向别处投石,不如向自己问路。不怨天,不尤人,凡事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是一...

栏目:国学文化 作者:国学生活

1968. 管好自己的嘴不要说这些话(看完惊醒) [5%]

作者:逍遥子来源:老子德经(ID: LZDDJ-1)世所相信,在能行,不在能言。♬点上方绿标可收听国学文化主播朗读音频人与人相处,有人一开口,便让人如沐春风;而有人一开口,便令人如芒在背。有句古话说的好:“言多必...

栏目:诸子百家 作者:网络

1969. 老子为何要西出函谷关? [5%]

...喜扣押,强而着书,留下了中国思想史上的巨着五千言《德经》。而后他就骑着一头大青牛,继续西行,没了消息。老子姓李名耳,又名李聃,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据说他的耳朵又长又厚(今天说大耳有福就是因他而来)...

栏目:道家 作者:荆十三

1970. 什么是“道”:略谈今人,对“道”的几种解读! [5%]

点上方播放键收听本文语音版1太上老子著的《德经》虽然只有短短五千多字,却因其提出了众多重要的思想命题,而成为思想文化史上的高峰,同时也是道家信仰的核心经典和教理源泉所在。数千年来,不仅历代高道大德留...

栏目:国学文化 作者:云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