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3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733,801项。(搜索耗时:0.0393秒) [XML]
第二十七章常善救人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摘,善教不用筹策,善闭无关键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原文】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①?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②;人多伎巧③,奇物滋起④;法令滋彰⑤,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
栏目:老子道德经点窍 作者:大道家园
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道德经》37章 道恒无名,侯王若能守之译文注释引语评析道常无为而无不为①。候王若能守之②,万物将自化③。化而欲作④,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⑤,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⑥。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⑦。道永远是顺任...
栏目:百家论道 作者:网络
第三十七章:“道”到底存不存在(上)这一集的主题是无为而无不为,要介绍《老子•第37章》。《老子•第37章》有什么特色呢?我们要记得,《老子》传统上分为《道经》与《德经》。《道经》是从第1章到第37章,就是这...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第三十七章:“道”到底存不存在(上)这一集的主题是无为而无不为,要介绍《老子•第37章》。《老子•第37章》有什么特色呢?我们要记得,《老子》传统上分为《道经》与《德经》。《道经》是从第1章到第37章,就是这...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原文】将欲取天下而为之①,吾见其不得已②。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夫物或行或随③;或歔(xū)或吹;或强或赢④;或挫或隳(huì)⑤。是以圣...
栏目:老子道德经点窍 作者:大道家园
【原文】治人事天,莫若啬①。夫唯啬,是谓早服②;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③;无不克则莫之其极;莫之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④,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⑤,长生久视之道⑥。【注释】①啬:这里是收藏其...
栏目:老子道德经点窍 作者:大道家园
【原文】其安易持①,其未兆易谋②。其脆易泮③,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
栏目:老子道德经点窍 作者:大道家园
老子的治国道学 《道德经》中,修身治国原是一致。其中多有隐喻。国喻人身,民喻精,臣喻气,君喻神。是以,必修炼有素者,方可理解老子“身国同治”之至理。 下面是比较相关的章节。 第二章 圣人处无为之...
栏目:道学支柱之治国道学 作者:大道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