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家园传统文化

大约有1,069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733,767项。(搜索耗时:0.0155秒) [XML]

201. 庄子第22章,智北游(南华经)原文 [5%]

...》第22章 智北游知北游于玄水之上,登隐弅之丘,而适遭无为谓焉。知谓无为谓曰:“予欲有问乎若:何思何虑则知道?何处何服则安道?何从何道则得道?”三问而无为谓不答也。非不答,不知答也。知不得问,反于白水之南...

栏目:百家论道 作者:网络

202. 李道纯祖师《道德会元》三十七 [5%]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寂然不动,感通天下之故。【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化】上以风化下。【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作,做,入声。我无欲而民自朴。【无名之朴,亦将不欲】我好静而民自正。【不欲以静】使夫...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203. 李西月《道德经注释》四十三 [5%]

第四十三章无为之益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道者何?鸿濛一气而已。天地未开以前,此气在于空中;天地既辟以后,此气寓于天壤。是气固先...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204. 张其成《道德经》第四十八章 [5%]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探求学问,一天比一天增加;探求“道”,一天比一天减少。减少又减少,一直达到无为的境界。无所作为却没有什么...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205. 王真《道德真经论兵要义述》四十三 [5%]

...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臣真述曰:至柔者,谦虚清静,所谓自然之气也;至坚者,刚强运动,所谓有为之徒也。夫柔静刚动,弱必胜强,故曰:...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206. 揭秘,为什么窦太后会笃信道家之说 [5%]

刘邦称帝后,一改秦朝法家暴力统治,奉行黄老的道家无为而治政策,与民休养生息。道家无为而治政策的推行,虽使“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但也存在极大的弊端。汉文帝时,社会矛盾激化...

栏目:历史探究 作者:以史为鉴

207. 打坐站桩时,心静不下来,试一试这个方法 [5%]

...功”的刻苦状态,而在心态方面,则需保持“无意”,“无为”这样才能“成功”。勉强亦归自然,妙合无为至理。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做什么事情的时候,都是至诚而忘我。

栏目:网络修道 作者:大道家园

208. 朱元璋《御解道德真经》三十七 [5%]

第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治天下,专其志而守之,所守在心,所为居衷,无形无影...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209. 南怀瑾《老子他说》第四十八章 [5%]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为学要加 修道要减这一章分开来研究,与上经二十章和二十九章都有连带关系。二十章告诉我们,学问之道就是“绝...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210. 纯阳道人解《道德经》六十三、六十四章 [5%]

无为章第六十三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炼虚合道,为其无为,顺应自然,事其无事,味其无味,淡而不厌也。怨,专谓一己之私忿,无关伦纪者也,大小多少,称物平施,意不以怨报即为德,非加厚...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