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家园传统文化

大约有4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733,287项。(搜索耗时:0.0224秒) [XML]

251. 德经中“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 的感悟 [12%]

原文 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译文 局面安定时容易保持和维护,事变没有出现迹象时容易图谋。事物脆弱时容易消解;事物细微时容易散失。做事情要在它尚未发生...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252. 黄元吉《德经讲义》第四十三章 [12%]

原文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道者何?鸿濛一气而已。天地未开以前,此气在于空中;天地既辟以后,此气寓于天壤。是气固先天地而常存,后天...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253. 德经中有关善言无瑕谪的小故事 [12%]

原文 德经第二十七章: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摘,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键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翻译善于走路的人,不留痕迹在地面上;善于言谈的人,不会发生病疵;善于计算的人,用不着计算工具;善于...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254. 黄紫檀老师点窍德经·第八章 [12%]

原文】上善若水①。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②,故几(jī)于道③。居善地④,心善渊⑤,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⑥,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⑦。【注释】①上善:最高等的善。若:像。②处:停留、...

栏目:老子道德经点窍 作者:大道家园

255. 谈谈《德经》中“道者万物之奥。”的理解 [12%]

原文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駟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256. 黄元吉《德经讲义》第四十七章 [12%]

原文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黄元吉祖师讲义:君子万物皆备,不出户庭以修其身,而世道之变迁、人心之更易,与夫推亡固存、反乱为治之机,无不...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257. 黄元吉《德经讲义》第七十七章 [12%]

原文为而不恃天之道,其犹张弓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耶...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258. 《德经》为什么强调“柔弱”的重要性? [12%]

...种无形的力量,能穿透没有间隙的东西。老子为什么在《德经》里面多次强调,柔和弱的重要性呢?原文第四十三章:“天下之至柔,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259. 德经中“有德与无德”的理解。 [12%]

原文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260. 黄元吉《德经讲义》第六十六章 [12%]

原文为百谷王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人,必以言下之;欲先人,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人不重,入前而人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黄元吉祖...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