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家园传统文化

大约有1,069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733,768项。(搜索耗时:0.0307秒) [XML]

661. 白玉蟾点注《道德宝章》七十八 [3%]

...(情念死矣)故柔胜刚(心有力则情念自消)弱胜强(心无为则天道乃见)天下莫不知(人人有此理)莫能行(人人昧此理)是以圣人言(圣人知之)受国之垢(藏心於心而不见也)是谓社稷主○受国之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662. 云门鲁史《道德经解》二 [3%]

...万籁所鸣皆应)前后相随。(往古即今来今即古)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恭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663. 茶管理机构之六榷务十三场 [3%]

六榷务十三场[Six managing offices and thirteen markets] 北宋最先设立专事东南榷茶的机构。六个榷务为:江陵府、真州、海州、汉阳军、无为军、蕲州之蕲口。十三场即设在淮南的十三个买茶场或山场,即:蕲州之

栏目:茶常识 作者:品茶

664. 司马光《道德真经论》六十四 [3%]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665. 陆希声 《道德真经传》四十九 [3%]

...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传:圣人体道无为,物感则应,应其所感,故无常心。然百姓之心常欲安其生而遂其性,圣人常使人人得其所欲,岂非以百姓心为心乎?苟百姓有好善之心,圣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666. 道德经简读第三十七章 [3%]

...作者:周高德道长时间:2014-06-10 22:35:32 繁體中文版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

栏目:百家论道 作者:网络

667. 《道德经》中为啥不谈努力? [3%]

老子最为重要的哲学思想就是“无为”,老子《道德经》中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说人以地的规则来行事,地以天的规则来行事,天以道的规则来行事,最后道归于自然。道法自然强调的本性就是自然...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668. 曾仕强解读《道德经》第十章 [3%]

...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营就是灵魂。魄就是你的身体。...

栏目:大话道德经 作者:荆十三

669. 吕祖《道德经》释义第二十九章 [3%]

...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吕本无此句)凡(通行本作“夫”)物或行或随;或呴或吹;或强或羸(吕本作“嬴”,有误);或载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670. 李道纯祖师《道德会元》三十八 [3%]

...下德不失德】执着己德。【是以无德】其德愈失。【上德无为而无以为】寂然不动,感而遂通。【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以德求感,有所作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施仁及物,本无作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以义接物,有所作...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