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43,355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733,479项。(搜索耗时:0.0193秒) [XML]
“静亦静动亦动,五脏克消失欲火;荣也忍辱也忍,平生不履于危饥。”这是清代名人翟公栾的养生名联。他提出动静相宜、荣辱不惊的养生之道,对常搅心伤神、易动肝火之人,确是一服妙方。俗语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
栏目:杂谈 作者:医案日记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钙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约占体重的15%~20%;钙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还参与凝血过程;钙能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和传递信息,并保持人体渗透压的相对恒定。人体特别是婴幼儿缺钙会...
栏目:杂谈 作者:医案日记
紫菜又叫索菜,为海洋蔬菜之一,素有“长寿菜”之称。紫菜不仅味道可口,而且富有营养价值。据研究分析,紫菜与营养价值较高的菠菜相比(含水量相等的菠菜干品),除了抗坏血酸、铁及胡萝卜素的含量稍逊于菠菜外,其...
栏目:杂谈 作者:医案日记
每年春色正浓的时候,先向人们报到的是春韭。韭菜,是春季营养丰富的细菜。它既可炒菜做汤,也可做包子、馅饼、饺子的菜馅。它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纤维素、矿物质以及维生素A、B族维生素、维生素C等多种营养...
栏目:杂谈 作者:医案日记
如果你在冬季畏于严寒而没能坚持锻炼,到了春季应该以实际行动来改正这一错误。春季的运动,动作宜舒展、畅达、缓慢,中医有“人卧则血归肝”、“人动则血动于诸经”之变,适当地运动后,血液循环加快,可以促进身体...
栏目:杂谈 作者:医案日记
我国人民在漫长的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养生经验,并且采用极精炼、生动的语言,概括地进行总结,形成了十分丰富而精深的养生谚语。这些谚语,句式简短整齐,音韵和谐上口,语言通俗易懂,内容丰富深刻。一般的只...
栏目:杂谈 作者:医案日记
立冬就是冬季的开始,而冬天是一年中最宜进补和最需要进补的季节。因为冬令进补可使营养物质所转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贮存于体内,滋补五脏,营养机体。老人冬令进补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是身体虚弱、有病者的进补,另...
栏目:杂谈 作者:医案日记
“冬季进补,开春打虎”,这是我国民族的进补习惯,冬天,气候寒冷,五脏属肾,寒邪易伤肾阳,要补肾,适于滋补,这方面药膳较多,现介绍几种炖品,供大家参考。【龙马童子鸡】原料:海马20g,海龙20g,仔公鸡1只,姜...
栏目:杂谈 作者:医案日记
民间有歌谣:“八月谷子黄,摆子要上床,十有九人病,无人送药汤”,这里充分反映了过去疟疾病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性。疟疾,老百姓又叫做“冷热病”、“打摆子”,此为夏秋之季最常见的传染病。即使是现在,...
栏目:杂谈 作者:医案日记
牙膏除了能洁齿和防治牙病外,在夏季里它还具有很多其他用处:1、若被虫子、蚊子等叮咬后奇痒难忍,可迅速涂上牙膏,再按摩3—5分钟,痛痒即可停止。2、夏季儿童很容易长痱子或疮疖,在洗澡时,可在湿毛巾上涂上少量...
栏目:杂谈 作者:医案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