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民间食养要诀

医案日记 2023-06-21 02:33:25

我国人民在漫长的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养生经验,并且采用极精炼、生动的语言,概括地进行总结,形成了十分丰富而精深的养生谚语。这些谚语,句式简短整齐,音韵和谐上口,语言通俗易懂,内容丰富深刻。一般的只有十几个字,最少几个字,最多也不过二十多个字,说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易懂易记,却又包含着极其精萃的内容。它们产生于千百万人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又经过千百万次实践的检验而被肯定、流传下来。它们是群众养生经验的结晶,是人民大众传播养生经验耳口相传的教科书。

药补不如食补。

人参九补,饭有十补。

药疗不如食疗。

药食同源。

饭是药中王。

用食平疴,可谓良医。

世人个个说长年,不悟长年在眼前,我得宛邱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此为宋代大文豪陆游写的食粥诗)

若要不失眠,煮粥加白莲。

心血气不足,桂圆煨米粥。

萝卜小人参,常吃有精神。

常吃萝卜和葱姜,不用医生开药方。

常吃萝卜常喝茶,不用医生把药拿。

吃萝卜,喝热茶,郎中改行拿钉耙。

九月九,大夫抄着手,家家吃萝卜病从哪里有?

萝卜抗癌,降福消灾。

萝卜缨子不要钱,止泻止痢赛黄连。

萝卜、干姜、梨,治咳有效又便宜。

多吃芹菜不用问,降低血压喊得应。

黄瓜鲜脆甜,常吃美容颜。

吃了十月茄,饿死郎中爷。

多吃紫茄煮米饭,黄疸肝炎好得快。

多吃番茄营养好,貌美年轻疾病少。

胡萝卜,小人参,常吃长精神。

红萝卜,显神通,降压降脂有奇功。

韭根韭叶,散瘀活血。

盐醋防毒消炎好,韭菜补肾暖膝腰。

青龙白虎汤,喉病保安康。(俗谓橄榄是治喉病的“青龙”,萝卜是治喉病的“白虎”)

包饭用荷叶,清香又解热。

鲜藕止血,熟藕补血。

女子三日不断藕,男子三日不断姜。

羊肉补气血,肺虚最相宜。

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

一香能驱百臭,一蒜能杀百菌。

只要三瓣蒜,痢疾好一半。

大蒜不值钱,能防脑膜炎。

大蒜是个宝,抗癌效果好。

一日不吃姜,身体不安康。

姜开胃,蒜败毒,常吃萝卜壮筋骨。

冬天一碗姜糖汤,去风去寒赛仙方。

冬有生姜,不怕风霜。

冬吃生姜夏吃蒜,不用医生开药方。

早晨吃片姜,赛过人参鹿茸汤。

鼻子不通,吃点大葱。

夏天一碗绿豆汤,解毒去暑赛仙方。

平常绿豆芽,通便催奶下。

赤豆利脏腑,祛毒又滋补。

热天一块瓜,强如把药抓。

一天吃点枣,气壮身体好。

一天吃三枣,终生不显老。

红枣茵陈汤,肝病好单方。(红枣二百克与茵陈九十克共煎,食枣饮汤)

红枣芹菜根,能降胆固醇。

红枣黄芪汤,补血养气好效方。

酸枣加白糖,安眠帮大忙。

核桃山中宝,补肾又健脑。

常把核桃吃,润肤黑发须。

早晨喝杯淡盐汤,胜过医生去洗肠。

早喝盐水如参汤,晚喝盐水如砒霜。

五谷以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养生常识食疗

1.哪些食物适合秋季养生
1、栗子 秋冬季节,很普遍又受欢迎的零食,含有糖类、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中医认为,栗子性味甘温,有补肾强劲的功效,是非常适合秋季养生的养生食物。但不可贪嘴,每天最好不可超过10颗。

2、柿子 秋季是吃柿子的最佳季节,黄橙橙的柿子,也是十分喜人的,柿子具有润肠通便、清热止咳、活血降压的功效。老外人说,看起来像橙子,吃起来又像木瓜,十分奇妙。

分享一个呛柿子的小妙招,将新鲜柿子采下来,在白酒中泡一下,放进塑料袋中,封存一周,就可以吃了哦!吃柿子,切记不能空腹食用,伤胃。 3、红薯 秋天里吃个香喷喷的红薯,真是一大美事呀,它能清理血液垃圾,强健脾胃,防止动脉硬化,辅助降血压,而最关键的是老少皆宜,味道美味。

2.最佳养生食物有哪些
四季滋补顺天时 古人云:“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发成。”

说明代表自然界的天地与四时气候的变化是人类生命的源泉,自然界的运动变化,直接影响着人体,而自然界有规律的运动体现为---四季。 春,属木,其气温,与人体肝气相应,宜舒肝; 夏,属火,其气热,与人体心气相应,宜清心; 秋,属金,其气凉,与人体肺气相应,宜润肺; 冬,属水,其气寒,与人体肾气相应,宜暖肾。

不同节气的变化不但引起身体表面和气血的适应性反应,更重要的是影响脏腑的功能,一般表现为: 春季:气候宜人,心志清新气爽; 夏季:气候暑热,情绪多烦闷焦燥; 秋季:气候凉燥,人口鼻干燥烦闷; 冬季:气候寒冷,人阴气盛而心沉静。 所以说,我们若要保证自身健康,保证自身皮肤和五脏以及全身各系统功能处于良好状态,无论气候多麽变化多端,而始终保持身体长期健康,那麽就应该顺应气候特点,制定不同的调养计划,也就是合理药膳。
3.哪些食物最能够养生
胆固醇高:每天吃两块红薯 红薯含8%的膳食纤维,大多是可溶性的,通便功能很强。

中医认为,“红薯能补中和血,暖胃,肥五脏,充粮食延年益寿”。 红薯可以成为胆固醇克星。

每天早晚两片红薯,对胆固醇的降低很有好处。李时珍曾说过,“红薯食之使人长寿少疾”、“红薯能补中和血,暖胃,肥五脏,充粮食延年益寿”,红薯的好处古来有之。

但是,红薯不宜生吃,因为淀粉难以消化;二是红薯含“气化酶”,食之过多,会出现腹胀、烧心、打嗝等不适。因此,红薯一定要蒸煮或烤熟,最好与玉米搭配,这样食之甘爽,保健益寿。
4.春季养生宜吃哪些食物
红枣等养脾甜食:春季宜少吃酸的,多吃甜的。中医认为春季为肝气旺盛之时,多食酸味食品会使肝气过盛而损害脾胃,所以应少食酸味食品。

而人们在春天里的户外活动比冬天增多,体力消耗较大,需要的热量增多,但此时脾胃偏弱,胃肠的消化能力较差,不适合多吃油腻的肉食,因此,热量可适当由甜食供应。 红枣正是这样一味春季养脾佳品。

2。蜂蜜:春季气候多变,人容易感冒。

由于蜂蜜含有多种矿物质、维生素,还有清肺解毒的功能,故能增强人体免疫力,是春季最理想的滋补品。因此,在春季,如果每天能饮用1~2匙蜂蜜,以一杯温开水冲服或加牛奶服用,对身体有滋补的作用。

3。春芽:春日食春芽。

春天里所有的植物都生发出鲜绿的嫩芽,可以食用的春芽有很多,如:香椿、豆芽、蒜苗、豆苗、莴苣等等。 4。

韭菜:春天气候冷暖不一,需要保养阳气,而韭菜最宜人体阳气。韭菜含有挥发油、蛋白质、脂肪和多种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有健胃、提神、强肾等功效。
5.春天养生要吃的几种食物呢
芝麻。

芝麻性平、味甘、无毒,有滋养肝肾、润肠通便、乌须黑发等功效,长时间吃还能延年益寿。芝麻营养丰富,含脂肪油可达60%,油中含油酸、亚油酸、棕榈酸、花生酸,还有甘油酸、甾醇、芝麻素、芝麻林素、芝麻酚、维生素E等;还含叶酸、烟酸、蔗糖、卵磷脂、戊聚糖、蛋白 质和丰富的钙。

芝麻提炼的芝麻油还有以下特异功能: 治咳嗽。患支气管炎的人,在临睡前喝一口芝麻油,第二天起床再喝半匙,咳嗽便能明显减 轻,坚持数十天能治愈。

另外将芝麻研成末拌以姜粉、冰糖(粉)口服,也具有止咳作用。
6.有哪些食物可以帮助女性养生
以下介绍10种食物,帮助女性健康养生。

1。护脑——菠菜 菠菜中拥有胡萝卜素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等成分的“还原食物”,可以阻止脑血管的病变而保护大脑。

2。护眼——红薯 维生素A素有“护眼小卫士”之称,如果人体缺乏它,眼睛感受弱光的能力便会下降,对黑暗环境的适应能力也会减退,严重时容易患上夜盲症。

维生素A是由胡萝卜素转变而成的。除胡萝卜之外,红薯中也富含丰富的胡萝卜素,能提供丰富的维生素A,可以增进视力,而且常食红薯对皮肤有好处。

3。护发——海带 营养专家认为,经常食用海带不但能补充身体的碘元素,而且对头发的生长、滋润、亮泽也都具有特殊功效。

4。护肺——番茄 每星期吃番茄3次以上可以预防呼吸系统疾病,保护双肺免受细菌的感染。

但番茄红素的含量与番茄中可溶性糖的含量是成反比的,也就是说,越是不甜的西红柿,其中番茄红素含量越高。 5。

护腿——香蕉 含钾元素丰富的香蕉是食物中排名第一的“ *** 高手”,它所含丰富的钾元素能帮助你伸展腿部肌肉和预防腿抽筋。 排名第二的“ *** 高手”是芹菜,它有大量的胶质性碳酸钙,易被人体吸收, 可补充双腿所需钙质,还能预防下半身浮肿。

6。护心——深海鱼 鱼里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被俗称为“好脂肪”,它们能担当天然抗凝血剂的帮手,可降低血压、抑制心肌的兴奋性、减慢心率,从而保护心脏。

而且尤以吃深海鱼为佳。 7。

护肾——黑豆 自古黑豆就被誉为“肾之谷”,而黑豆从外表上来看,你会发现其形状与人体肾脏相似。它们不仅味甘性平,中医认为它还具有补肾强身、活血利水、解毒、润肤的功效,特别适合肾虚者。

8。护胃——甘蓝 甘蓝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最佳蔬菜之一,被誉为天然“胃菜”。

患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人,医生都会建议多吃甘蓝。也可以每天将甘蓝与蜂蜜混合食用,此法有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

9。护甲——鸡蛋 健康的指甲是粉红色的,因为有充足的血液供应。

若指甲变化异常,往往是营养缺乏或其他潜在症状造成的。而高蛋白饮食是维持健康指甲所必需的,鸡蛋则是获得蛋白质的良好来源。

10。护肤——西兰花 西兰花不仅营养丰富、口感绝佳,还是著名的“抗癌战士”,尤其是在防治胃癌、乳腺癌、皮肤癌方面效果尤佳。

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能增强皮肤的抗损伤能力、有助于保持皮肤弹性。 女性朋友要在日常生活中爱轳自己,经常吃以上10种食物,并科学合理膳食。
7.上班族养生吃什么好上班族健康养生必备的7种食物
【导语】:很多上班族每天对着电脑工作,而对着电脑工作很容易产生辐射,那么上班族如何养生呢?上班族平时吃哪些食物比较好呢?下面就来了解一下上班族健康养生必备的7大食物。

一、紫菜:抗辐射圣品 紫菜能抗辐射、抗突变、抗氧化,与其含硒有关。硒是种重要的微量元素,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护人体健康。

常吃含硒丰富的紫苋菜,可提高人体对抗辐射的能力。 二、绿茶:减轻辐射对人体的不良影响 绿茶中的茶多酚是抗辐射物质,可减轻各种辐射对人体的不良影响。

茶叶中还含有脂多糖,能改善机体造血功能,升高血小板和白血球等。
8.中医饮食养生知识是什么
中医饮食营养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基础理论和临床应用两大部分,从历代有关文献记载和临床实际情况分析,基本包括饮食养生、饮食治疗、饮食节制和饮食宜忌四个方面,前两者是指饮食在实际生活与临床中应用的范围;后二者是指饮食在生活与临床中应用的方式方法。

四者密切相关,不可分离或孤立。所以有一种看法,认为使用添加药物的药膳,如黄芪炖鸡之类,就是“中医饮食营养学”,实际上,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

食养的内容按历代中医中药有关文献统计,常用的近百种食物的补养作用,计有聪耳、明目、乌发、生发、增力、益智、安神、健肤、美容、轻身、固齿、肥人、强筋、壮阳、种子(助孕)、益寿等二十余种。 这些作用在提高人体健康素质和预防保健方面有着重要意义,是构成中医养生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食疗的作用和药疗基本一致,主要体现在扶正与祛邪两方面。[例如]孙思邈在《千金要方·食治篇》中所说:“食能祛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气血”。

他同时还指出药疗与食疗的不同之处:“药性刚烈,犹若御兵。 ”“若能用食平疴,适性遣疾者,可谓良工。”

他并引用扁鹊语:“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 。

养生都有哪些养生法

养生字诀;吹、呵、嘘、吃、呼、嘻为延寿六字诀,做法是口吐鼻取。1、总诀肝若嘘时目争精,肺知晒气双手举,心呵顶上连仪手,肾吹抑取膝头平,脾病呵时须摄口,三焦各热卧嘻嘻。2、吹肾气正坐,以两手举起从耳朵左右引三度或是反手抛射,左右同转身三五度即可,以足前后逾左右各十数度,此法能去腰肾膀胱间积聚的风邪,其余如上法,如果要修炼要在静室里焚香,顺温凉之宜,明燥湿之异,每夜半后生气时,或五更睡觉,先呵出腹内浊气,或一到九止,或到五止,定心闭目,叩齿三十六通,以积心神然后以大拇指背试眼睛九遍,并按鼻左右七遍,把两手擦得很热,闭住口,先要呼吸然后到摩面,不论次数,为真人起居法,再以舌尖抵着上腭,口中内外津液满口。分三次咽下,令人胃存神受。这样作三度九咽,得以深深灌溉五脏光泽。3、呵心气坐正,两手握拳,用力左右互相筑各六度,又坐正,一手按另一手的腕上,另一手向下拓空如重石,又以两手相仪,用脚踏在手中各五六度,能去心胸间风邪诸疾,关气为之,闭目良久,三咽,三叩齿才停止。4、嘘肝气坐下正,以两手相重按下,将身体向左右各慢慢移动三五度,又坐正,两手泄相仪翻覆向胸三五度,此举能够化除肚内郁积的风邪毒气。5、吃肺气坐正,两手抵地,缩身曲脊向上举三次,可以消除肺部的风邪和积劳,亦可反手用掌头轻打脊上左右各三五下,闭目咽液叩齿三下才停止,此举能消除胸臆间的风毒闭气。6、吸脾气大坐,一脚伸,一脚屈,两手向后反击各三五度,亦可跪坐,以两手抵地,眼睛顾盼虎视各三五度,能去脾脏风邪增加食欲。7、嘻三焦平坐,昂头,两掌向上,以两手挽脚腕,摇动三五度,或大坐,两脚向左右伸开,以两手扣地,举身腰脊三五度,能去肾内的风毒邪气。 文献 延年益寿,人同此心。达官贵胄、方外修真、三教九流,于此莫不关注,故而养生文献不限于医家,诸子百家均有所涉及。中国现存养生类著作约数百种,尚不包括涉及养生内容又非养生专著的书籍。养生书籍可分为以下几大类。 通论类 主要从养生的大旨、理论、指导思想等立论,全面分述各种养生方法,泛而不专,有助于人们了解养生理论,并指导一般的养生,如汉代魏伯阳著《周易参同契》、梁代[[陶弘景]]著《养性延命录》、唐代[[孙思邈]]著《孙真人养生铭》、宋代陈直著《养老奉亲书》、元代李鹏飞著《三元延寿参赞书》、明代高濂著《遵生八笺》及胡文焕著《寿养丛书》、清代曹庭栋著《老老恒言》等。 食养类 主要从饮食物性味、补泄滑涩的效用与人体状态、天时气候、地理方域等的关系论述养生之道,也包括节食、辟谷等内容。著作如元代忽思慧的《饮膳正要》、《道藏精华录》收载的《服气长生辟谷法》(著者佚名)、清代简缘老人的《节饮集说》等。 导引类 主要从论述气功、导引练形的理论及具体方法上阐明祛病保身、益寿延年之道,内容包括各种门派、形式的气功,各种导引练形(如八段锦、五禽戏、易筋经等著述。如后人从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辑出的《巢氏病源补养宣导法》,明代尹真人著《性命圭旨》和朱权著《臞仙神隐》、清代马齐著《陆地仙经》,以及南北朝达摩祖师的《易筋经》、明代袁黄的《静坐要诀》、清代娄杰的《八段锦坐立功法图诀》等。 炼丹类 主要是各种炼制丹药法的有关记述,古人曾希望通过对各种矿石药物的复杂烧炼过程制造出令人长生不死、霞举飞升的灵丹,虽说设想荒诞,近于虚幻,但却也得到了一些有疗效的治病丹药,开人类药物化学研究之先河。疗疾者如红升丹、白降丹等,临床已有定论。这类著作主要收藏于道家的汇编类道书《道藏》中,如宋代吴悞著《丹房须知》、金陵子著《龙虎还丹诀》以及著者佚名的《黄帝九鼎神丹经诀》等,记载炼丹术最早、最著名且传世者则是晋代葛洪的《抱朴子》。 目的要求 养生的目的是延年益寿,康健无疾。人自胎元初孕直至婴幼、丁壮、老迈,只要一息尚存,均要养生,且养生的要求亦因其情况不同而异。 对寿命的要求 每一种生物都有其大致的正常寿命,蜉蝣之短、灵龟之长,物种使然。人类正常寿命有多长,说法不一。据《[[内经]]》记载,排除去世离俗、积精全神的真人和至人寿无穷期、与天地永在外(此归于道家的幻想),世人的正常寿命应达百岁,与现代对人寿命的认识基本一致,但至今只有少数寿星可以达到。现今世界上人口平均寿命最长的国家尚不能逾80岁,可见养生确是全人类面临的一大课题。 对健康的要求 健康包括身体与精神两个方面,而诸如植物人、白痴等,其身体的生机可能正常,但神识阙如或不全,失去了人为万物之灵的特征和自我生存的能力。另有羸弱病残,衰颓老迈,辗转不离床褥而兼呈聋、盲、失语须人照料方能生活者,亦不算达到了养生的要求。必须是活动自如、视听不衰、神智正常,即《[[内经]]》所谓“度百岁而动作不衰”,才算达到了健康长寿的养生标准。 不同年龄的养生要求 ①胎儿期。依于母体,长于子宫,亦能感受外界及母体的影响,此期养生主要依赖胎教,故各种养生要求均针对母体,以保证胎儿的正常发育,诸如行动稳重、食饮丰富平和、精神安定愉快、耳不闻恶声、目不睹恶事、睡眠充足、节制房事等。 ②婴儿期。已离母体,哺乳赖母。此期为稚嫩之时,形气未充,神气未定,易饱易饥易惊易为邪袭,病则传变迅速,故此期养生在于母子同养,养母以防止母病及子,养子以保证其各种生理需求,适其寒温、多见风日、合理饮食,待之以慈祥、安和、愉快,使婴儿发育结实、稳定。 ③幼儿及青春期。此期已完全脱离母体,养生主要在于自身,但又须父母的指导和关怀。此期特点是生长迅速,智力、体力大增,生殖力亦渐成熟,是精神与形体变化最显著的时期。精神方面应对其和蔼、关怀,指导其明事理、辨善恶,失教将导致性格孤僻、行为怪诞,甚至为害社会;身体方面倡导杂食不偏、生活自理、手脚勤快,要充分保证其成长发育的营养需要,避免发育迟缓、发育不良等;尤须注意使其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及社会公益活动,急公好义,避免因过分溺爱而养成其所求必得,从不顾及他人的恶习。 ④壮年期。此期为人智力、体力的顶峰阶段,达到肌肉隆盛、筋骨劲强、精力充沛的最佳时期,但也是自顶峰回落、开始走向衰老的时期。常由于自恃盛年,饮食劳逸皆失节制,当时不觉,实际体质已损,迈入暮年后迅速衰老,故而此阶段的养生重在保持和谐适度,虽精力盛壮但不做竭力之事,不任彻夜之劳,食饮有节,起居有常,动静结合,节欲保精,把体力、精力保持在旺盛的水平,可延长青春、延缓衰老。 ⑤老年期。生命的最后阶段。人之衰老为自然规律,故精神上要放得开。此期人生大事多已了却,心无羁绊,怡然自得,访友话旧,琴棋书画,花鸟虫鱼,一凭己性为取舍,注意起居规律、食饮适宜、锻炼有常,使阴阳平衡、气血顺畅,精气神保持在一个适当的水平,则老而不衰,可望延年益寿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7933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