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茶常识

从「端茶送客」说起

茶百科 2023-11-21 15:34:08

从「端茶送客」说起

有这么一段典故:清朝的时候,达官富豪之家,在宾主来往之间,有一个不成文的俗规,就是在宾主言谈不洽的时候,主人叫仆人献,等于是下了逐客令,知趣的客人不等主人起身离坐,立刻识相的求去,否则便会遭到更难堪的场面。

据党国元老黄季陆先生:「国父上李鸿章万言书之后,曾经偕陆皓东先生北上晋见李鸿章,彼此晤面,因为意见南辕北辙,加上语言的隔阂,不到片刻时间,李鸿章来了一个『端茶送客』,将国父送出了官邸,此后国父才动身到檀香山组织兴中会,决心革满清的命。」

对于中国人,品茶是种生活的享受及艺术,也是一种表现于社会每个角落的家常事,它以平淡、平俗的风格落实在我们的生活里。品茶时,文人雅士固能谈风雅一番;乡野樵农边品边聊也未尝不是乐事一件。茶就在这种雅俗共赏的情形下,成为民间大众一种生活的情趣,不知多少话题因此而开,多少诗词吟咏因此而起,无形中渐渐流露出一股属于我们特有的民族风格,因此也就被公认为「国饮」了。尤其待客以「名茶」款之,对主人而言是无比的光彩,对客人而言则是相当荣耀之事。

曾经流传过这么一段轶事:清朝中兴大臣曾文正公有一次一大早独自一人穿了布衣往游金山寺,住持以为他是普通一般俗客,只说:「坐」。又呼小和尚:「茶!」

曾文正公第二次独赴金山寺,是穿了一身绸锦衣,住持觉得他有些来头,恭敬客气的说:「请坐!」又对小和尚说:「泡茶!」。

后来文正公第三次再去金山寺,住持已知道他的身份,是两江总督,态度变得十分恭敬地说:「请上坐!」又吩咐小和尚「泡好茶」。之后,和尚呈了笔墨纸砚,请曾文正公写幅对联相赠,曾文正公不假思索,当即挥舞着:

坐!请坐!请上坐

此则故事除点出人生之现实外,亦可看出茶叶的等级与待客之道密不可分。

茗茶的诗句 茗茶的诗句是什么

茗茶的诗句有:黄冠啜茗茶。
茗茶的诗句有:黄冠啜茗茶。 结构是:茗(上下结构)茶(上下结构)。 拼音是:míng chá。 注音是:ㄇㄧㄥ_ㄔㄚ_。
茗茶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茶叶或以茶叶泡成的饮料。
二、国语词典
茶叶或以茶叶泡成的饮料。如:「此地所产的茗茶清香甘醇,口碑和销路都不错。」
三、网络解释
茗茶茗茶,取意有“品茗”、“香茗”等意思。“品”《中华词典》:仔细地辨别;尝试滋味。“香茗”《中华词典》:香茶。茗茶意为:可令人仔细品味的、能够让人进入某种意境的优良的茶叶制品,并不是粗茶之意。
关于茗茶的成语
浪酒闲茶茶余饭饱端茶送客人走茶凉三茶六饭茶饭无心残茶剩饭如花如茶杯茗之敬对花啜茶
关于茗茶的词语
酒后茶馀残茶剩饭茶饭无心端茶送客清茶淡饭浪酒闲茶三茶六礼三茶六饭茶余饭饱人走茶凉
关于茗茶的造句
1、天福茗茶是中国最大的茶叶销售连锁店。
2、仆人们斟茶递水倒很是勤快,厉丘、段君、小五眼三人坐在洛宅第二进大院的会客厅里,茗茶虽好,等人不至却颇是让人不耐烦。
3、花好月圆人长久,丹桂飘香又中秋,中秋圆月欢歌声,茗茶美酒敬月宫,皎洁明月千秋照,合家欢聚人长久。
4、三茗茶仓中国茶品牌另类之路记者吴林三茗茶仓旗舰店。
5、一个舒适的大沙发,一本品位的时尚杂志,一杯清雾萦绕的茗茶,一种闲逸的生活方式。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茗茶的详细信息

关于茶的礼仪文化,你有什么想说的?

关于茶的礼仪文化,可以参照《红楼梦》。因为《红楼梦》里有诸多关于茶的描述,满纸浸透着茶香。

喝茶,贯穿于《红楼梦》书中,因而对于喝茶的礼仪、文化、规矩也渗透在字里行间。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点。

一、喝茶的姿势。喝盖碗茶时,坐姿要端正,头和嘴不前伸,也不能低头。不能拿掉上面的盖子,也不能用嘴吹漂在上面的茶叶,而是左手拿起茶碗托盘,右手抓起盖子,轻轻地“刮”几下,其作用是可滗去浮起的茶叶等物。将茶盖呈倾斜状,送到嘴边,再把茶汤吸进去,不能有声音。不能端起茶盅接连吞饮,也不能对着茶碗喘气饮吮,一小口一小口地慢慢饮。一苦二甘三回味,其妙趣在于意会而不可言传。

盖碗又名三才碗,以盖喻天,碗喻人,托喻地。那么天时地利人和,当然要全抓在手里。

87版电视剧《红楼梦》中有一段喝茶的镜头,迎春喝茶的姿势宛如教科书一般。她左手拿起茶碗托盘,右手抓起盖子,轻轻地“刮”几下,用盖撇了浮茶,动作缓慢从容,看上去雍容华贵。

黛玉喝茶时,没有用盖撇浮茶,只是用盖抵住碗沿吃茶。黛玉为什么省略了这一环节呢?

这就是用盖碗的另一个礼节:做客时撇浮茶,是暗示主人的茶不好。黛玉初进荣国府,是客人,就省了这一动作。

二、斟茶的分寸。东北有句俗话“酒要满,茶要浅”。这句话的意思是,给客人斟酒时,要斟满杯,倒茶时,要倒浅一点,不能倒满。浅与满是相对的,这个浅也有一定的分寸。“倒茶只倒七分满,留得三分是人情”。这种“七分满”的浅茶表示对方表示尊敬之意。

三、喝茶要喝多少?妙玉对喝茶的量做了最好的解释,她拿出一个 大海茶杯,问宝玉是否能吃得了。宝玉说:“吃得了。”

妙玉笑道:“你虽吃得了,也没这些茶糟蹋。岂不闻‘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骡了’。你吃这一海便成什么?”

贵族喝茶只喝一杯即可,不能鲸吞虎饮的。

如果捧着大碗地喝茶,会被笑话的。刘姥姥将贾母给她的半杯茶一饮而尽,大家都笑了。

四、喝茶的顺序。《红楼梦》里,贾府饭后第一杯茶,是漱口茶,不能喝。第二杯茶,才是喝的茶。如果喝了第一杯茶,是会被笑话的。

五、家里来客人了,主人劝酒不劝茶。给客人上茶时,要用托盘托着茶杯。妙玉给贾母上茶时,“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捧与贾母。”袭人给黛玉献茶时,“手内捧着一个小连环洋漆茶盘,里面可式放着两盅新茶”。给客人献茶,一定要用托盘。

现代人都是主人亲自给客人上茶,古代是丫头给客人献茶。献茶时,以右手端茶,从客人的右方奉上,并面带微笑。茶点心,应放在客人的右前方,茶杯应摆在点心右边。?

客人双手接过茶,点头致谢,饮过茶后,要适当称赞主人茶好。

喝酒与喝茶不一样,主人劝客人喝酒,表示热情好客;主人如果劝喝茶,就表示主人不喜欢客人要送客。

客人来时,倒完茶,客人自己吃茶无妨,若主人端起盖碗,口称“请茶”时,便是逐客令,这叫“端茶送客”。

六、烹茶的水。水是茶的载体,饮茶时愉悦快感的产生,无穷意念的回味,都要通过水来实现。明代,张大复,《梅花草堂笔谈》: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

陆羽在《茶经》中对饮茶用水的原则是: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古人还总结出了“龙井茶,虎跑水”、“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等这类茶、水的最佳组合。

妙玉喝茶用的水是雨水和梅花上的雪水。《冷庐杂识》记载乾隆皇帝“遇佳雪,必收取,以松实、梅英、佛手烹茶,谓之三清。尝于重华宫集廷臣及内庭翰林等,联句赋三清茶诗”由此可见,用雪水煮茶在文人眼中是一件比较高雅的事情。也是旧时大家族与文人墨客喝茶的讲究。

古人除了用雪水沏茶,还用雨水沏茶。秋雨,天高气爽,空中灰尘少,水味“清冽”,是雨水中上品。

烹茶、沏茶的水,还有泉水、溪水、江水、湖水、井水。只有符合“源、活、甘、清、轻”五个标准的水才算得上是好水。

喝茶发展到今天,已经不是单纯的喝茶了,而是茶道、茶艺,是一种文化了。

本文地址:https://www.dadaojiayuan.com/cha/3988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