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茶常识

茶百戏——我国的千年古茶艺

茶百科 2023-11-25 23:49:33

茶百戏——我国的千年古茶艺

百戏又称分茶、水丹青、汤戏、茶戏,是一种能使茶汤纹脉形成物象的古茶艺,其特点就是仅用茶和水,不用其他的原料便能在茶汤中显现出文字和图案。如今,茶百戏还可以在同一茶汤中使图案由显现-消失-再显现变幻多次,形成不同图案。

茶百戏始见于唐代,在宋代由于受到宋徽宗和朝廷大臣、文人的推崇做到了极致,当时不仅盛行于朝廷,也流传于闽北武夷山一带。元代后茶百戏逐渐衰落,到清代后几近失传。2010年,茶百戏已被列入武夷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武夷茶百戏传承人章志峰介绍,点茶是茶百戏操作的基础,也是茶百戏能否成功的关键,只有通过点茶在茶汤中形成丰富泡沫,才能形成各种文字和物象。

“在古代,茶百戏仅能用绿茶演示,但如今茶百戏可以用红茶黄茶白茶乌龙茶黑茶等其他茶类演示,表现山水、花鸟、人物和文字,图案保留的时间也从古代的瞬间逐步延长到2-6小时。”章志峰如是介绍。

此外,章志峰表示,茶百戏的茶汤不仅可供欣赏还可品饮。据称,茶百戏采用点茶法,将茶汤连茶末一同饮用,较之泡茶法,人体可获得茶中不溶于水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等,具有其不可替代的保健功效。

茶道表演步骤

  茶艺表演通过各种茶叶冲泡技艺的形象演示,科学地、艺术地、生活化地展示茶叶的泡饮过程,使人们在精心营造的优雅环境氛围中,得到美的享受和情操的熏陶。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茶道表演步骤,一起来看看。

  茶道表演步骤   高山流水

  茶艺讲究?高冲水,低斟茶?。高山流水有知音,这倾泻而下的热水,如瀑布在鸣奏着大自然的乐章。请大家静心聆听,希望这高山流水能激发您心中的共鸣。

  春风拂面

  即用壶盖轻轻刮去茶汤表面的白色泡沫,以便茶汤更加清澈亮丽。

  乌龙入海

  我们品茶讲究?头泡汤,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华?。我们把头一泡的茶汤用于汤杯或直接注入茶盘,称之为?乌龙入海?。

  一帘幽梦

  第二次冲入开水后,茶与水在壶中相依偎,相融合。这时,还要继续在壶的外部浇淋开水,以便让茶在滚烫的壶中,孕育出香,孕育出妙不可言的岩韵。这种神秘的感觉恰似一帘幽梦。

  玉液移壶

  要准备两把壶,一把用于泡茶,称为母壶;一把用于储存茶汤,称为子壶,把泡好的茶倒入子壶称之为?玉液移壶?。

  祥龙行雨

  将壶中的茶汤快速而均匀地注入闻香杯称之为?祥龙行雨?,取其?甘霖普降?的吉祥之意。

  凤凰点头

  当改为点斟的手法时称为凤凰点头,象征着向各位嘉宾行礼致敬。

  夫妻和合

  把品茗杯扣合在闻香杯上称为夫妻和合,也称龙凤呈祥,祝福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祝所有的家庭幸福美满。

  鲤鱼翻身

  把扣合好的杯子翻转过来称为鲤鱼翻身,祝在座的各位嘉宾事业发达,前程辉煌。

  敬献香茗

  即把冲泡好的茶敬献给各位嘉宾。

  细闻天香

  茶香锐则浓长,清则悠远,如梅之清逸,如兰之高雅,如熟果之甜润,如乳香之温馨。来请大家细闻这妙不可言的天香。

  三龙护鼎

  这是持杯的手势,三个手指喻为?三龙?,茶杯如鼎故名?三龙护鼎?,这样持杯即稳当又雅观。

  鉴赏双色

  茶汤清澈艳丽,呈深橙黄色,在观赏时要注意欣赏茶水的颜色以及茶水在杯沿,杯中和杯底会呈现出明亮的金色光圈,所以称为鉴赏双色

  初品奇茗

  即品头道茶,品茶时我们啜入一小口茶汤不要急于咽下,而是用口吸气让茶汤在口腔中流动并冲击舌面,以便精确的品出这一泡茶的火功水平。

  感受心香

  茶道表演历史发展   中国古老的茶文化可以上溯到?神农尝百草?、炎帝时期,茶文化的形成、发展及完善与茶艺是分不开的。从中国最早的茶道萌芽时期晋代开始,至茶道盛行的唐代,尚无茶艺表演的专职。但唐代因陆羽善于烹茗被太守请去试茗;另据封氏闻见记记载,唐代御史大夫李季卿宣慰江南时,曾请常伯熊表演煮茶,表演时,常氏手里拿着茶壶,口中述说着茶名,逐一详细说明,大家佩服异常。两者与现在的茶艺表演有着相似之处。陆羽在茶经中对茶艺过程也有过深刻的描述,对选茗、蓄水、置具、烹煮、品茗各个环节非常讲究,并制定了一整套茶艺程序,这已明显带有浓厚的艺术形式和丰富的内涵,推进了茶的技艺演化过程。宋代,人们兴起斗茶,卖茶水的人也相互间试论高低,被时人成为?茶百戏?,既能称?戏?自然是一种表演内容了。无论是?试茗?还是?茶百戏?,但至少说明茶艺表演在中国古代的茶文化样式中已渐呈现表演的意识。

茶百戏怎么喝

一起喝。茶百戏采用点茶法,将茶汤连茶末一同饮用,在喝法上,是直接一起喝的。茶百戏又称分茶、水丹青,是一种能使茶汤纹脉形成物象的古茶艺,其特点就是仅用茶和水不用其他的原料就能在茶汤中显现出文字和图案。

本文地址:https://www.dadaojiayuan.com/cha/4716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