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茶常识 >> 常识

得半日之闲饮平心之茶怡然自乐

品茶 2023-04-28 22:40:08

得半日之闲饮平心之茶怡然自乐

品得多了,自己也成了一棵茶树。

抛开那些向外索取的心态,喝茶,无非是为了能够找到自己内在丰沛的源泉。

其实,一个喝好茶的心态,不该是太多地去关注别人在喝什么,而是关心自己真正需要什么。

一人独坐,执书一卷、报纸数张,叫一壶茶,神仙似的,其乐无穷。

在这里,可思可读,闹中取静。

莫道饮茶是闲,闲情闲话十足,即使是“话走偏锋”,通过思想导引、语言碰撞和校正,所有烦事也会一扫而空,寂寞也会化为快乐。

闲来无事时,坐下来,把身子完全放松,心平气和地,一碗接着一碗,慢慢地喝着,这时才能体会出那茶之香甜、茶之功力、茶之情趣。

像卢仝所说“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寂;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肋习习清风生。”

此刻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一份人生的快乐、妙趣,是多么难得。

喝闲茶就不一样了,你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一份人生的快乐、妙趣,这多么难得。

一日静坐书房,徜徉于古今中外历史人物故事之余,用一玻璃杯冲上龙井,因玻璃杯透明,随着茶叶的泡开,在水中逐渐伸展,上下沉浮,汤明色绿,喝上一口,真可谓是一种艺术享受。

闲闲地饮,品得多了,自己也成了一棵茶树,伸枝展叶,一身芳馥,就有了别样的气致和心境。

还是周作人说得好:“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

真的,喝茶不需要有古人所说的那些讲究,就在我们平平常常的生活中。

现在,对于在城中居住的我们来说,瓦屋、纸窗、清泉也都很难得了,但半日之闲还是不难得的。

约三两好友,喝半日闲茶去,惬意又难得的日子。

“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

1.《喝茶》
2.附:周作人的《喝茶》
前回徐志摩先生在北平中学讲"吃茶",---并不是胡适之先生所说的"吃讲茶",--我没工夫去听,又可惜没有见到他精心结构的讲稿,但我推想他是在讲日本的"茶道",英文译作"teaism".而且一定说得很好,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话来说,可以称作"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不完全的现世享乐一点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在日本之"象征的文化"里的一种代表艺术。关于这一件事,徐先生一定已有透彻巧妙的解说,不必再来多嘴,我现在所想说的,只是我个人的很平常的喝茶观罢了。
喝茶以绿茶为正宗,红茶已没有什么意味,何况又加糖与牛奶?葛辛(george gissing)的《草堂随笔》确是很有趣味的书,但冬之卷里说及饮茶以为英国家庭里下午的红茶与黄油面包是一日中最大的乐事,支那饮茶以历千百年,未必能领略此种乐趣与实益的万分之一,则我殊不以为然。红茶带"土斯"未始不可吃,但这只是当饭,在肚饥时食之而已;我的所谓喝茶,却是在喝清茶,在赏鉴其色与香与味,意未必在止渴,自然更不在果腹了。中国古昔曾吃过煎茶及抹茶,现在所用的都是泡茶,冈仓觉三在《茶之书》里很巧妙地称之曰"自然主义的茶"所以我们所重的即在这自然之妙味,中国人上茶馆去,左一碗右一碗的喝了半天,好像是从沙漠里回来的样子,颇合于我喝茶意思(听说闽粤有所谓吃工夫茶者自然也有道理)只可惜近来太是洋场化,失了本意,其结果成了饭馆子之流,只在乡村还保存一点古风,唯是屋宇器具简陋万分,或者但可称为颇有喝茶之意,而未可许为已得喝茶之道也。
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同饮,得半日之闲,可抵上十年的尘梦。喝茶之后,再去继续修各人的胜业,无论为名为利,都无不可,但偶然的片刻优游乃正亦断不可少,中国喝茶时多吃瓜子,我觉得不很适宜,喝茶时所吃的东西应当是清淡的"茶食",中国的"茶食"却变了"满汉饽饽"其性质与"阿阿兜"相差无几;不是喝茶时所吃的东西了。日本的点心虽是豆米的成品,但那优雅的形色,朴素的味道,很合于茶食的资格,如各色"羊羹"(据上田恭辅氏考据,说是处于中国唐时的羊肝饼),尤有特殊的风味。江南茶馆中有一种"干丝"用豆腐干切成细丝,加姜丝酱油,重汤炖热,上浇麻油,出以供客,其利益为"堂倌"所独有。豆腐干中本有一种"茶干",今变而为丝,亦颇与茶相宜。在南京时常食此品,据云有某寺方丈所制为最,虽也曾尝试,却已忘记,所记得乃只是下关的江天阁而已。学生们的习惯,平常"干丝"既出,大抵不即食,等到麻油再加,开水重换之后,始行举箸,最为合式,因为一到即罄,次碗继至,不遑应酬,否则麻油三浇,旋即撤去,怒形于色,未免使客不欢而散,茶意都消了。

品茶的情感美文

品茶的情感美文

品茶的情感美文,品茶,和喝酒喝水不同,不仅仅是一个动作,也不仅仅是一次感受,品茶,更是在品人生的味道。下面我为大家分享品茶的情感美文,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品茶的情感美文1一花一世界,一茶一人生。有的人生像酒,酣畅浓烈;有的人生像水,细水长流;而有的人生则像茶,不同的茶,不同的韵味,不一样的人生。

品茶,和喝酒喝水不同,不仅仅是一个动作,也不仅仅是一次感受,品茶,更是在品人生的味道。沏茶,品茶的阶段也是人生的阶段。

沏茶之器,有千年紫砂精珑之艺,亦有普通陶瓷粗糙之功。精艺之器,配上好茶种,黄山毛峰,西湖龙井,庐山云雾,白毫银针,未尝其味便已深醉其中。粗糙之器,往往与普通茶种搭配,分寸刚好,只为让人一品。这茶器与茶种之分,不正如人之出生高低贵贱。然而,高贵之茶,未必段入人口,不绝余味,如若品茶人心境不达,反感涩口。

沏茶与品茶的阶段,正如人的一生。

沏茶就像人生的青少年,我们怀揣梦想,为之奋斗,沏茶的时候,我们也想象着品茶时能收获到最美的茶香。如若心不在焉,火候拿捏不好,再好的茶器,再名贵的茶种,也会失去茶的韵味,让茶味从壶嘴中溜走,氤氲缭绕,消散在雾蒙眉眼之上。人生若茶,无论先天条件怎样,都是我们无法改变的,但是我们可以改变我们的未来。用最平静的心境沏茶,享受沏茶与人生的韵味。

品茶,绝不是单纯地汲取,更多地是对人生的不断反思。人入中年,你会变得不再那么执着,不再那么心高气傲。茶炼人生,甘从苦来,在多少次失望之后,我们更懂得了珍惜,珍惜口中余韵,珍惜身边的人。最后,从余韵中品味新生,反思过往,迈向人生新的`高度。

茶若人生,人生如茶,每一次品茶,都会有不同的感受,请用心感受正在品茶的你自己。

品茶的情感美文2 品茶的心境随笔散文

好酒的可作侠客,爱茶的方为隐士。古人说的这些话,现如今似乎都不行了,人们忙碌在现代的喧闹里,被市声和工业的废气围拢着,至多是借酒交流一下感情,酒茶也不再是那种神通八极、思联四方的酒与茶了。但茶融心境,尤其是品茶要的更是心境。茶香缭绕,心慢慢静下来,如水,如一面镜子,在清醒中生出更多的沉思。

真正有这种感觉是在茶缘茶艺馆那个冬日的下午,我和从许昌远道而来的杨杰兄坐在茶馆的一间小雅室内,慢慢啜饮着茶的沁绿中透出的醇香,窗外小雨霏霏,弥漫着微寒的冬日天气,室内却是一种难得的温暖和馥郁,连墙上悬挂着刘丙森的书法“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八个大字都格外宁静地创造着一种心境:无喧嚣之形,无激扬之态的酩酊。当茶艺小姐冲茶、洗盏之后,我回过味来,再来品评,倾听与诉说,都显得这般自然,诚虔而透明。有时,就那么静静地坐着,一切余韵尽在不言中。

早些年,在南方的一个现代化步履匆匆的城市,也是一个小雨绵绵的下午——不过是江南的那种潦人的薄雨,我走进广厦一隅的茶社小坐,红一色桌椅,素洁的茶具,和朋友们一起品香茗,听丝弦,无端地生出许多联想,那时我真正发现了茶的高贵。《红楼梦》里的妙玉妙言:“一杯为品,二杯即为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驴了。”坐在茶馆里,才觉出这话的妙处。南方的许多茶馆,都有一番十足的东方情调,古典,诗意,最是交心洗神的好去处。周作人说:“清泉绿茶,用素洁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陈梦。”(《周作人文选》) 当时,在南方,进茶馆喝茶去,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我曾想,在我的城市,要是能有这样的茶馆,该有多好。

时尚有时是一种经济。在我居住的小城,仅去年一年时间就有近百家茶馆上市,真是匪夷所思。但我去过的并不多,惟这家茶馆。我观其格调、布局都有一种文化的意蕴,甚至流水般的音乐都有几分动人心魄之处。耽饮在此,如临清泉,如闻梦语,远离了市声的喧嚣,抵近了自然的幽静。茶艺上的功夫当然有诱人之处,但说实在话,我看重的还不在于此,我曾在另一篇文章中写道:“坐在这里,一个人静静地啜饮,心静如水;两个人或更多的人倾吐与倾听,用心以一种最直接的方式彼此呼应着,单纯而至情。这是一种诗意,城市中难得难觅的本真。”要的就是这种心境。朋友相拥而坐,在茶香、流泉、音乐之中,听得出彼此的心音,这是何等的快事!

现如今,有关茶文化的书是越来越多了。《中国茶》、《茶经》、《当代茶艺》、《茶文化》……不一而足。但有一个共同的核心,即茶艺茶道——载茶道而成艺,因茶艺而得道。其实,说到底是说一种心境,“茶是心,则茶即佛”,“茶清如露,心洁如佛”。其根本在“清心”二字,在细细的品味中,心归于宁静,宁静得可以听天籁,听细雨,听神灵的.昭示。这是真正的灵魂的跳动,是瞬间的人生顿悟和心灵感受,是淡雅生命中的一丝感动和一次次震颤。因此,古人说:“品茶者,独品得神”,一个人品茶,能进入物我两忘的奇妙境界,两人对品“得趣”,众人聚品“得慧”。品茶用的是心,用心品可以达到至高的境界,用心品就会心闲气定,神通八极。招隐寺有一幅茶联:“一勺励清心,酌水谁会出世想;半生盈素志,听泉我爱在山水。”苏东坡也说:“茶笋尽禅味,松杉真法音”,都说出了“禅茶一味”的意境,包含了真性情、真旷达、真淡泊、真景真意真的清静心境。

愿你我向往之处,诗酒方浓,茶花正香

常言道:善诗者韵至心声,善酒者情逢知己。善茶者陶冶情操,善花者品性怡然。温一壶清苦的茶,吟一首温柔的诗,煮一壶月光酿的老酒,漫步在幽香的花下,世间最雅,不过如此。
一、诗

《青玉案》

薰风解尽吾民愠。正蓬渚芳遍。昨夜商周生伊旦。从来仁者,仲尼称寿,更捧金杯劝。

我有诗词三百卷。等留取、频频献。且看明年秋欲半。紫薇花下,绿槐阴外,天语颁新宴。

诗词如世间所有的生命一般,是鲜活的。

张潮曾说:

所谓美女,应以花为貌,以鸟为声,以月为神,以玉为骨,以冰雪为肤,以秋水为姿,以诗词为心。

清浅岁月,吟一首千古绝唱,拈一阙诗词悠香,岁月绵长,浮华一梦。

二、酒

《客中行》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李白嗜酒人皆知,美酒入喉,心生欢畅,定能醉人,到那时,谁还分得清自己身在何处?

三分醉,七分醒,把酒言欢,在红尘中梦一回,畅快!

三、茶

《即景·长眉短眉柳叶》

长眉短眉柳叶,深色浅色桃花。小桥小店沽酒,新火新烟煮茶。

品茶,品一盏纯粹,品一盏美好,品一盏慈悲。

有人说,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

茶若人生,茶有浓淡,有冷暖,亦有悲欢。

酒是火做的水,茶是土做的水,一个热烈,一个清淡。

正如冯唐所说:

茶是一种生活,酒是一种生活。都是生活,即使相差再远,也有相通的地方。

以茶代酒敬平生,在天光乍破时携手同行,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四、花

《望江南》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以梦为马,诗酒趁年华,生活,不止眼前的柴米油盐。也曾鲜衣怒马,坠落红尘,余生,就让我们诗酒茶花,共度佳期,可好?

浓不胜淡,俗不如雅。光阴弹指老,愿你我向往之处,诗酒方浓,茶花正香。

本文地址:https://www.dadaojiayuan.com/chawenhua/332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