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锡麒(1746~1818)清代文学家。字圣征,号□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十年(1775)进士。曾为翰林院庶吉士、编修、国子监祭酒。后以亲老乞养归里。主讲扬州安定乐仪书院至终。
吴锡麒诗笔清淡秀丽,古体有时藻采丰赡,代表作如《双忠祠》、《凤凰山怀古》、《观夜潮》、《读放翁集》等。在浙派诗人中,能继朱(□尊)、杭(世骏)、厉(鹗)之后,自成一家。亦能词,但不如其诗和骈体文的著名。吴锡麒骈文颇著称,吴□称赞说:"不矜奇,不恃博,词必泽于经史,体必准乎古初,……合汉魏六朝唐人为一炉冶之。"(《八家四六文钞》与邵齐焘、洪亮吉、刘星炜、袁枚、孙星衍、孔广森、曾燠并称骈文八家。代表作如《务本论》、《岳飞论》、《与袁简斋前辈书》、《苏文忠公诗合注序》、《湖心泛月记》等。著有《有正味斋集》73卷。凡诗集16卷,诗续集8卷,外集5卷;骈体文集24卷,骈体文续集8卷;词集8卷,词续集2卷,词外集2卷。有嘉庆间刻本。《藤花曲话》记吴锡麒所作南北曲,"亦复妙墨淋漓"。有《渔家傲》传奇,演汉代严子陵故事,已佚。
村田乐的诗词有:《村田乐·打稻天如二月天》《村田乐》。
村田乐的诗词有:《题申季山所藏李伯时画村田乐图》《村田乐·打稻天如二月天》。结构是:村(左右结构)田(独体结构)乐(独体结构)。注音是:ㄘㄨㄣㄊ一ㄢ_ㄌㄜ_。拼音是:cūntiánlè。
村田乐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宋_元_明时表现农村生活的一种民间舞蹈。
二、引证解释
⒈宋、元、明时表现农村生活的一种民间舞蹈。引宋范成大《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村田_笠野,街市管弦清”自注:“村田乐。”元无名氏《朝天子》曲:“耕种锄_,无烦无恼,卧东窗日影高,芭棚下饭饱,麦场上醉倒,快活煞村田乐。”明朱有_《醉花阴》套曲:“贺贺贺,一齐的舞起村田乐。”
三、网络解释
村田乐村田乐是一种古老的传统舞蹈。起源于宋代。为表现农村生活之舞。舞队中有穿蓑戴笠的农民形象。南宋范成大《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轻薄行歌过,颤狂社舞呈。村田蓑笠野(原注:《村田乐》),街市管弦清。”明朱有炖《黄钟醉花阴》套数:“贺贺贺,一齐的舞起《村田乐》。”至清代,舞队发展为秧歌队,吴锡麒《新年杂咏抄》:“秧歌,南宋灯宵之《村田乐》也。所扮有耍和尚、耍公子、打花鼓、拉花姊(秧歌队女角名)、田公、渔妇、装态货郎,杂沓灯街,以博观者之笑。”
关于村田乐的诗句
先生唱罢村田乐先生唱罢村田乐_成一曲村田乐
关于村田乐的成语
樵村渔浦村哥里妇殷殷田田村野匹夫村学究语村夫俗子乐山乐水村酒野蔬水村山郭撒村发野
关于村田乐的词语
撒村骂街村哥里妇村邻乡舍村夫俗子村野匹夫村酒野蔬村生泊长村姑田妇樵村渔浦水村山郭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村田乐的详细信息
_脚的网络解释是:_脚(1).瘸腿。清吴锡麒《点绛唇·中元夕观盂兰会》曲:“高挂起赦罪牌尽阿鼻狱_脚蒙头一齐放出,明贴上祀孤榜纵鬼门关披枷带锁普例容过。”(2).跷起脚。清曹寅《题萧灵曦临清_阁图时徐史折花插瓶以付之》诗之四:“山川建业原如画,谁禁江亭_脚眠。”清黄遵宪《游箱根》诗:“我方_脚眠,梦骑赤龙舞。”。
_脚的网络解释是:_脚(1).瘸腿。清吴锡麒《点绛唇·中元夕观盂兰会》曲:“高挂起赦罪牌尽阿鼻狱_脚蒙头一齐放出,明贴上祀孤榜纵鬼门关披枷带锁普例容过。”(2).跷起脚。清曹寅《题萧灵曦临清_阁图时徐史折花插瓶以付之》诗之四:“山川建业原如画,谁禁江亭_脚眠。”清黄遵宪《游箱根》诗:“我方_脚眠,梦骑赤龙舞。”。结构是:_(左右结构)脚(左右结构)。拼音是:qíjiǎo。
_脚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1.瘸腿。2.跷起脚。
二、引证解释
瘸腿。清吴锡麒《点绛唇·中元夕观盂兰会》曲:“高_起赦罪牌_阿鼻狱_脚蒙头一齐放出,明贴上祀孤榜纵鬼门关披枷带锁普例容过。”跷起脚。清曹寅《题萧灵曦临清_阁图时徐史折花插瓶以付之》诗之四:“山川建业原如画,谁禁江亭_脚眠。”清黄遵宪《游箱根》诗:“我方_脚眠,梦骑赤龙舞。”
关于_脚的诗句
我亦_脚墙东隅_脚船头休睡熟风透北窗朝_脚
关于_脚的成语
_行喙息头痛灸头,脚痛灸脚挖墙脚鸾_鸿惊露马脚翘首_踵
关于_脚的词语
_行喙息三脚猫綦溪利__予望之绊脚石挖墙脚花脚猫抱佛脚鸾_鸿惊翘首_踵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_脚的详细信息
谈谈张问陶的一副对联
许贵文
我的案头上有一对古香古色的镇纸。长: 625px ,宽112.5px ,厚75px ,拱形。木质,黑漆,正面为一副“烫金”对联,曰:“名画要如诗句读;古琴兼作水声听。”是已故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的墨迹,行草相间,风神秀爽,潇洒飘逸。每当临池之际,观赏一过,便会想起清人张问陶来。
最早书写这副对联的当是张问陶。(见图)。张问陶(1764-1811)四川遂宁人。字仲冶、乐祖,号船山,又自号蜀山老猿,晚号药庵退守,亦称无船。乾隆庚戌(1790)进士。官莱州知府。善画工诗,为清代蜀中诗人之冠。清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曰问陶“书法险劲,画近徐青藤,不经意处,皆有天趣。”清蒋宝龄《墨林今话》曰:“船山才情横轶,世但称其诗,而不知书画俱胜,书法放逸近米海岳。”近人杨守敬《学书迩言》曰:“乾嘉间书家,莫不胎息于金石,博考名迹,惟张船山,宋芷湾绝不依傍古人,自然大雅。由于天分独高,故不师古而无不合于古。”著有《船山诗文集》。(《中国书法大辞典》)
这副对联的联语是清人吴锡麒的作品。张问陶这副对联的题识曰:“谷人祭酒句,壬申九日为丹崖仁兄书。”谷人,即吴锡麒(1746-1818)清代骈文家、诗人。字圣征,号谷人。钱塘(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十年(1775)进士,授编修,累官至国子监祭酒。诗超群,骈文清华明秀,名重一时。丹崖,不详。
“名画要如诗句读;古琴兼作水声听。”表现了文人墨客高人逸士的雅趣。
上联谓欣赏名画要像吟诵好的诗句。因为诗画相通。苏轼评王维诗画时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也是苏轼的美学理想和评价标准。要求诗或画要达到一种优美和深邃的艺术境界。有的画家工诗,他的画中融入诗情。有的诗人知画,或超然高举,诗思在云霞之外;或托物兴怀,诗思在山水之中。
下联用“高山流水”之典。《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峩峩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若江河!’”后以“高山流水”为知音相赏或知音难遇之典,或比喻乐曲高妙。王安石《次韵和张仲通见寄三绝句》之一:“高山流水意无穷,三尺空弦膝上桐。”故说“古琴兼作水声听。”这要琴曲高妙,并有知音相赏。听者如身临其境,流连忘返。
《清史列传》曰:“问陶书法险劲”。张问陶此联行书体现了这一特点。险劲,奇崛,古拙,很耐看。
、以吴国号为姓,出自姬姓,是黄帝轩辕氏的直系后裔。商朝时,黄帝的12世孙古公亶父(周太王)建立了周部落。
吴王寿梦的后裔分为两支:一支在政治上发展,出现了吴王阖闾,吴王夫差等著名国君;另一支则是季札及其后裔独立发展,人丁繁衍众多,构成了当今吴姓的绝大部分。吴国被越国所灭后,其子孙便以国为姓,称吴姓。
2、上古时已有吴姓。一是舜的后代有封在虞的,因“虞”与“吴”音相近,故舜后有吴姓。一是颛顼帝时有吴权,其后亦有吴氏。一是少康帝时有神箭手吴贺,其后有吴姓。
3、出自古帝颛顼时期吴权之后裔。据有关资料所载,相传为上古颛顼帝(高阳氏)时吴权的后代。
4、夏代国王少康时有吴贺,其后为吴氏。
5、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产生吴姓。锡伯族、柯尔克孜族、朝鲜族、赫哲族等均有为吴姓者。
历史名人
吴道子:唐代著名画家。被后人奉为"画圣"。其画线条遒劲雄放,变化丰富,一变古来沿袭的高古游丝描的细笔,发展了线描的艺术方法,故表现出来的物象富有运动感、节奏感,被人们称为"吴带当风"。
吴承恩:明朝小说家。著有《西游记》传世。
吴勉:贵州黎平侗族英雄
吴起:战国时著名军事家。卫国人。初为鲁将,继为魏将,后奔楚国,任令尹,主持变法,后被杀。
吴广:秦末农民起义领袖。公元前209年与陈胜发动戍卒九百人起义,建立张楚政权。后为部将田臧假借陈胜命令杀害。
吴沃尧:清代著名小说家。著有《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吴炳(?-约1647),明末戏曲作家。字石渠,号粲花主人。江苏宜兴人,有传奇《绿牡丹》等五种,合称《粲花别墅五种》。
吴历(1632-1718),清初画家。字渔山,号墨井道人、桃溪居士。苏州常熟人。与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恽寿平合称“清六家”。亦工诗,著有《墨井诗钞》、《三巴集》、《桃溪集》及《墨井画跋》等。
吴修(1764-1827),清浙江海盐人,字子修,号思亭。诸生。官布政使司经历。精于鉴别古今字画金石。陆续刊刻有《湖山吟中啸集》、《思亭近稿》、《居易小草》、《吉祥居存稿》。另有《青霞馆论画诗》、《续疑年录》、《曝书亭诗集笺注》、《纪元甲子表》及《居易居文集》。刻有所集清人六百余家尺牍。
吴其浚(1789-1847),清植物学家。字瀹斋,别号雩娄农。河南固始人。嘉庆进士。著有《植物名实图考长编》22卷和《植物名实图考》38卷。
吴昌硕(1844-1927),近代书画家、篆刻家。初名俊、俊卿,字仓硕、昌石,别号缶庐、苦铁。浙江安吉人。清末诸生。工书法,擅写石鼓文,尤精篆刻。与同道创立西泠印社,并任社长。有《缶庐集》、《缶庐印存》等作。
其它吴姓名人有三国魏文学家吴质,南朝梁文学家吴均,唐史学家吴兢,宋音韵训诂学家吴棫,南宋词人吴文英、名将吴玠、吴璘,元画家吴镇,明末医学家吴又可,清文学家吴绮、书画篆刻家吴煕载,清末金石学家吴大澄、小说家吴趼人等,近当代有戏曲理论家吴梅、生物化学家吴忠、教育家吴玉章、史学家吴晗、物理学家吴有训、医学家吴阶平、新闻学家吴冷西、作家吴组缃、剧作家吴祖光、画家吴作人、围棋名手吴清源等名号。
回答于 2013-09-21
赞同3
断联后男人的心理学,吊着他让他主动来挽回你
24H情感在线咨询广告
只发一次!高中数学187个解题方法(名师整理版)
建哥高中数学广告
好昵称大全-八字查询-算八字-八字排盘-准到可怕
周易好昵称大全,一生运势详批,你想知道2022虎年的财富,情感,健康家庭运势如何么?测您一生财富,情感,健康运势,输入出生日期立即查看
广告
吴姓的祖宗是谁?
姓氏:吴 祖籍: 吴郡祖宗:泰伯 郡望:延陵郡分类:以国为氏1、以吴国号为姓,出自姬姓,是黄帝轩辕氏的直系后裔。商朝时,黄帝的12世孙古公亶父(周太王)建立了周部落。吴王寿梦的后裔分为两支:一支在政治上发展,出现了吴王阖闾,吴王夫差等著名国君;另一支则是季札及其后裔独立发展,人丁繁衍众多,构成了当今吴姓的绝大部分。吴国被越国所灭后,其子孙便以国为姓,称吴姓。2、上古时已有吴姓。一是舜的后代有封在虞的,因“虞”与“吴”音相近,故舜后有吴姓。一是颛顼帝时有吴权,其后亦有吴氏。一是少康帝时有神箭手吴贺,其后有吴姓。3、出自古帝颛顼时期吴权之后裔。据有关资料所载,相传为上古颛顼帝(高阳氏)时吴权的后代。4、夏代国王少康时有吴贺,其后为吴氏。5、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产生吴姓。锡伯族、柯尔克孜族、朝鲜族、赫哲族等均有为吴姓者。历史名人吴道子:唐代著名画家。被后人奉为"画圣"。其画线条遒劲雄放,变化丰富,一变古来沿袭的高古游丝描的细笔,发展了线描的艺术方法,故表现出来的物象富有运动感、节奏感,被人们称为"吴带当风"。吴承恩:明朝小说家。著有《西游记》传世。吴勉:贵州黎平侗族英雄吴起:战国时著名军事家。卫国人。初为鲁将,继为魏将,后奔楚国,任令尹,主持变法,后被杀。吴广:秦末农民起义领袖。公元前209年与陈胜发动戍卒九百人起义,建立张楚政权。后为部将田臧假借陈胜命令杀害。吴沃尧:清代著名小说家。著有《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吴炳(?-约1647),明末戏曲作家。字石渠,号粲花主人。江苏宜兴人,有传奇《绿牡丹》等五种,合称《粲花别墅五种》。吴历(1632-1718),清初画家。字渔山,号墨井道人、桃溪居士。苏州常熟人。与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恽寿平合称“清六家”。亦工诗,著有《墨井诗钞》、《三巴集》、《桃溪集》及《墨井画跋》等。吴修(1764-1827),清浙江海盐人,字子修,号思亭。诸生。官布政使司经历。精于鉴别古今字画金石。陆续刊刻有《湖山吟中啸集》、《思亭近稿》、《居易小草》、《吉祥居存稿》。另有《青霞馆论画诗》、《续疑年录》、《曝书亭诗集笺注》、《纪元甲子表》及《居易居文集》。刻有所集清人六百余家尺牍。吴其浚(1789-1847),清植物学家。字瀹斋,别号雩娄农。河南固始人。嘉庆进士。著有《植物名实图考长编》22卷和《植物名实图考》38卷。吴昌硕(1844-1927),近代书画家、篆刻家。初名俊、俊卿,字仓硕、昌石,别号缶庐、苦铁。浙江安吉人。清末诸生。工书法,擅写石鼓文,尤精篆刻。与同道创立西泠印社,并任社长。有《缶庐集》、《缶庐印存》等作。
音乐770
33点赞6213浏览
更多专家
吴姓的祖宗是谁?
专家1对1在线解答问题
5分钟内响应 | 万名专业答主
马上提问
最美的花火 咨询一个社会民生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lanqiuwangzi 咨询一个社会民生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garlic 咨询一个社会民生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188****8493 咨询一个社会民生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篮球大图 咨询一个社会民生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动物乐园 咨询一个社会民生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AKA 咨询一个社会民生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姓吴的祖先是谁
一、吴姓之源 1、上古时已有吴姓。一是舜的后代有封在虞的,因虞与吴音相近,故舜后有吴姓。一是颛顼帝时有吴权,其后亦有吴氏。一是少康帝时有神箭手吴贺,其后有吴姓。 2、出自姬姓,以国为氏,是黄帝轩辕氏的直系后裔。商时,黄帝的12世孙古公?父(周太王)建立了周部落。太王有三子,其中小儿子季历颇有才干,生子姬昌,姬昌出世时,有圣瑞出现,所以太王就属意姬昌接位。太王的大儿子太伯和二儿子仲雍知道了父王的意思是先传位给季历,再传位给姬昌,就决定自动让贤,便一起南下荆蛮(周人敌视楚国的称呼)。太伯和仲雍给当时比较落后的江南带去了中原先进的文化,被当地土著推举为君长,号称句吴。太伯死后,由仲雍继位。周武王(姬昌为文王,其子姬发为武王)灭商后,仲雍的3世孙周章为诸侯,国号改称吴,并追封太伯为吴伯。至仲雍的第19世孙寿梦称王,建都今江苏吴县。寿梦的第四子季扎本该继承王位,但他避而不受,逃到延陵以耕田为生。此后吴王寿梦的后裔分为两支:一支在政治上发展,出现了吴王阖闾,吴王夫差等著名国君;另一支则是季扎及其后裔独立发展,人丁繁衍众多,构成了当今吴姓的绝大部分。吴国被越国所灭后,其子孙便以国为氏,称吴氏。 二、吴姓分布 吴国灭亡后,夫差的太子吴鸿被流放到江西,夫差之后还繁衍于江浙、安徽、山东、河南境内的一些地方。隋唐时期,吴氏已广泛地分布于大江南北。唐高宗时有吴姓将佐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唐僖宗时,有吴姓将佐随王审知入闽,皆在福建安家落户。宋明以后,吴氏称雄于东南,其中季扎的53世孙吴宣是后蜀驸马,家族显赫一时。吴宣的5世孙吴吉甫是吴氏入粤始祖。 吴氏迁居台湾始于1291年,入台第一人是元朝礼部员外郎吴光斗,他奉命率6000人乘船往使琉球(即台湾)。明朝末年以后,福建、广东沿海吴氏有许多人前往澎湖、台北、高雄等地谋生创业。发展至今,其中最为显赫的一支是吴伯雄家族。吴伯雄现任台湾国民党中央常委、台北市市长等要职,其家族号称吴?全台第一家。吴氏迁居香港,大约始于元代。 吴氏向海外拓展,最早是到日本。吴人东渡日本在公元前450年左右,其中有一支演变成日本皇室。吴氏在东渡日本的同时,还有大批人南迁,进入今越南地区。其中季扎的50世孙吴权于939年称王,建立了越南历史上最早的独立王朝--吴朝。南越政权最后一任总统吴庭艳即吴权之后。现在越南有二百多姓,吴姓为第六大姓。东汉时有吴风进入朝鲜,发展至今,吴姓称为朝鲜143个姓氏中最常见的20大姓之一。明代以后,吴姓还有人移民南洋,迁至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新加坡以及泰国、缅甸等国,近代,又有人旅居欧美。 三、名人志士 由于吴姓历史悠久,从吴姓诞生以来,也出了不少名人志士。如:我们吴姓祖先吴太伯、入粤始祖吴吉甫、元朝礼部员外郎吴光斗、祖籍河南省固始县著名植物学家吴其浚,据固始县地方史志记载:“开漳圣王”陈元光、“闽王”王审知、民族英雄郑成功等,名人志士均祖籍河南省固始县。著名《西游记》作家吴承恩吴 炳 吴昌龄 吴长庆 吴 澄 吴大? 吴道子 吴 刚 吴 汉 吴嘉纪 吴 ? 吴鞠通 吴 莱 吴敏树 吴 历 吴 ? 吴 峦 吴 勉 吴其 吴 起 吴尚先 吴 绮 吴 潜 吴 融 吴如孝吴 芮 吴三桂 吴王僚 吴 伟 吴文英 吴锡麒 吴熙载 吴 曦 吴 煦 吴 炎 吴与 吴 ? 吴元济 吴 曾 吴兆骞 吴 镇 吴 易 吴应箕 吴又可 吴 质……等等。无论历史,还是近代、现代,吴姓一天天昌盛、壮大,人才辈出,对我们吴姓来说,实乃是幸事也。 四、香港富商 吴光正:原籍上海,会德丰集团主席。 吴光正在上海出生,年幼来港,就读于赤柱圣士提反小学及中学;其后入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大学修读建筑,以继承父业,但因个人兴趣改读物理及数学;接着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工商管理硕士。毕业后任职于纽约与香港的美国大通银行,并与包玉刚次女包陪容结婚。1975年,吴光正加入环球船运集团出任董事;1981年,包玉刚击败英资大行怡和集团,成功收购九龙仓集团,吴光正亦从旁献策。会德丰集团下控七家香港上市公司,计有九龙仓、置业信托、联邦地产、连卡佛、香港隧道、宝福集团、海港企业;另拥有一家新加坡上市公司马哥勃罗发展。此外,吴光正个人持有四川有线电视台30%股权,整项投资额为5000万港元。 五、海外吴姓 我们吴姓除遍布香港、台湾、澳门等祖国各地外。美国、英国、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世界各地,也可以这样说,有人烟的地方,几乎都有我们吴姓。可惜的是,我们吴姓缺乏一支领头羊,没人来组织一次世界级恳亲大会,大家虽然都知自己姓吴,但问起我们吴家家史、名人志士,没有几人知道?这里,作为吴姓后代,我大声疾呼:我们吴姓前辈们,能否站起来为我们吴姓组织一次光宗耀主的恳亲大会。或把我们吴姓名人志士编辑出册,以教后辈。
土豆木儿
145点赞1评论
【官方甄选】蛋白粉 营养粉蛋白质粉儿童中老年男女性 450g/罐
¥442.2 元¥2573 元
购买
京东广告
百安居 一口价全屋整装环保装修全包套餐 家装室内装修设计效果图智能家居定制 合同预付款 订金
¥10000 元¥10000 元
购买
京东广告
全部
2
本文地址:https://www.dadaojiayuan.com/lishirenwu/502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徐淑
下一篇: 汪士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