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曾治一男青年,手肿如复碗,痛剧,呻吟不止,数日不寐,迭治罔效。友人王君以豆粒大丸药40粒与之。服后即得安睡,醒后痛肿均减,连服3日即愈。意欲索方,又难启齿。王君与洪老素善,合家服药,洪老分文不取,如是三载,王君感洪老意诚,乃告之曰此乃家传秘方,仅马钱子一味,枣肉和泥为丸。
俟后,洪老用马钱子治疗各种痈疽肿疮,屡试不爽。有一人背发一痈,肿溃如掌大,溢血流脓,月余不瘳。洪老治之以马钱子散,服后痛缓。初时疮口流黄水较多,未及两旬,疮口平复。
曾治一王姓男婴,3个月。近半月其母才发现右颊有一肿物。初时仅有黄豆粒大,增长较快。局部皮色不变,扪之硬韧,如乒乓球大小。襁褓之中,稚阴稚阳,不容峻猛焊烈。嘱其母每晚服炙马钱子0.6g,患儿日服双解散2次,每次0.5g,半月后复诊,肿块已消。
洪老常用马钱子治疗产后缺乳。早年以四物汤送服。近30年,注意到产后并非皆为气血亏虚,而且每多阳热怫郁。故以双解散3g送服马钱子0.6g,睡前服,借以清热开郁。未满月者,服此极有效验。
马钱子虽属剧毒之品,但只要掌握炮炙方法和剂量,并无危险。炙法:可用油炸或沙烫,以颜色紫红为度。色淡则易中毒,色黑则药力大减。
治疗跌打损伤,痈肿疮毒,须注意服药反应。《尚书》云:"若药弗瞑眩,厥疾弗瘳。”微有头晕、汗出,四肢略有划动,拘急,可视为正常反应。无此反应,可稍稍加药。治缺乳服0.6g即可。
相关文章:
刘弼臣运用马钱子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经验
1.治疗面神经麻痹 方法:将马钱子湿润后,切成薄片,4g约可切成18~24片,排列于橡皮膏上,贴敷于患侧面部(向左歪贴右,向右歪贴左),约7~10日调换1张,至恢复正常为止,一般轻症贴2次即可。治疗1 500人次,约80%有效。
2.治疗重症肌无力症 方法:将马钱子用水泡10~14日,去皮,放人煮沸的花生油内,文火煎约30余分钟,至焦黄色时取出,拌于滑石粉内以吸去油质,约经10~14小时筛去滑石粉,再以清水冲洗1次,待干后研粉即可服用。开始每日0.5g,分3次服,逐渐增至每日1g。试治3例,2例获得较好的近期疗效,以后渐减,改用马钱子治疗,肌力渐恢复,握力增加,无复视感,能自理生活。
3.治疗结核病 曾用马钱子药蛋试治颈淋巴结核,结核性腹膜炎。方法:取马钱子12g砸碎,用开水浸泡1小时,再放人鸡蛋7个,文火煮1小时,将蛋捞出,用冷水浸泡片刻,再放回原药液中泡1小时,即成马钱子药蛋。捞出放凉处备用,每日晨空腹服药蛋1个,7日为1个疗程,间隔7日,再继续下1个疗程,一般用2~4个疗程。煮蛋和泡蛋的过程中谨防将蛋弄破,破蛋应弃去,不能服用。结果:1例颈淋巴结核取得很好效果。1例结核性腹膜炎经用抗痨药物治疗4个多月无明显效果,加用马钱子药蛋经3个疗程,腹部包块消失,仅触诊时右肋缘下有不明显的索状物,又续服药蛋2个疗程后痊愈出院。另1例慢性纤维性空洞性肺结核合并胸膜炎,胸腔积液,10日内抽胸水4次,经加用药蛋2个疗程后,胸水全部吸收。此外,对3例肺门淋巴结核,使用药蛋后也有明显效果。
4。治疗子宫颈糜烂 方法:取马钱子仁置香油中炸后滤去药渣,然后加入适量凡土林,调制成软膏备用。先用高锰酸钾水冲洗阴道,揩净阴道、子宫颈口的分泌物,将带线的棉塞蘸马钱子油膏放于糜烂处,线尾留在阴道外,经6小时后取出,每日或隔日换药1次,5次为1个疗程。未愈者可继续2~3个疗程。观察34例,13例痊愈,20例有效,1例无变化。
5.治疗痈肿 方法:取马钱子投入铜锅内,加麻油炸至呈深黄色时取出,刮去毛,研成细末,用米糊成丸或装胶囊。成人体壮者,每日3~4丸,临睡前用米汤1次送服,孕妇、体弱或6岁以下儿童禁服。治疗1 500余例,均获明显效果。
6.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方法:马钱子碱片剂,每次10~50mg,每日3次,10日为1个疗程,中间休息3日,连服3个疗程,治疗334例,有效率为72.9%,一般在用药3日内咳、痰、喘症状有所减轻。
7.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有人用推拿配合药物外用治疗本
病68例。方法:马钱子(尿浸49日)30g,生姜50g,肉桂、大黄、栀子各25g,细辛20g,生草乌、生川乌各15g。用纱布包煎煮沸。若是手指小关节,则待50~60℃左右时,将双手人药汁中浸泡10分钟。若是其他部位,则用毛巾2条人药汁中浸湿取出拧干,对叠折成4幅,热敷患处,使病变部位发热发红后再行推拿手法治疗,采用揉摩、推擦、捻搓、摇扳等手法治疗10~15分钟左右,隔1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结果:痊愈3例,显效26例,有效3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2.6%。
地龙:学名蚯蚓,拉丁名Lumbricus出《本草图经》。咸寒,入肝脾肺经,清热镇痛、通络、利尿、平喘、降压,可引药直达病灶,本品含琥珀酸,千金方载其可化水点治舌癌,李时珍言其可治淋巴癌和肝癌等,现代药理研究其有较强的抑瘤作用,可明显诱导噬菌体的产生,清华大学对其研究处领先地位,确认地龙抗癌防癌治癌,并可调节免疫能力,消炎镇痛。大量研究证明,其对小鼠白血病LS178有明显抑制作用,可使DNA单链与双链破裂,阻止肿瘤分裂转移。
马钱子怎么用
马钱子,是一种相对来说功效比较多的中草药,在我们生活当中使用的也比较广泛,但其实马钱子的用法也相对比较多,我们来看一下马钱子怎么用。
马钱子怎么用
马钱子,一般特制的就可以用来口服,一般来说,如果服用马钱子的话,用量是不能超过一克的,因为马钱子他药性比较强,如果过多可能对身体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尤其是会影响到肝脏的解毒能力。
马钱子也可以用来做外敷,一般可以将马钱子浸泡在水中,等他湿润以后,然后把它切成薄薄的,片状,把它敷在脸部,有痤疮,或者是需要用到马钱子做治疗的伤口,这样对于缓解这边的症状来说,还是有一定功效的。
马钱子也可以用来治疗外伤的疼痛,比如可以把马钱子放入一些草药当中一起和水浸泡,然后把马钱子切成碎片然后把它炒出油,再把马钱子取出来服用每天服用零点一克左右,对于颈椎病的疼痛缓解具有一定的功效。
马钱子的含量一般来说都有比较多的区别不同的地方,现在它的药效也不一样,但是都不要超过一刻,也可以和其他的药混在一起来帮助缓解其他的病症,比如喝醉酒也可以用马钱子煮水。
马钱子
(《纲目》)
【异名】番木鳖、苦实把豆儿(《飞鸿集》),火失刻把都(《纲目》),苦实(《本草原始》),马前,牛银(《本草求原》),大方八(《中药材手册》)。
【来源】为马钱科植物马钱的成熟种子。
【植物形态】马钱(《纲目》)
乔木,高10~13米。树皮灰色,具皮孔,枝光滑。叶对生,叶柄长4~6毫米;叶片草质,广卵形或近于圆形,长6~15厘米,宽3~8.5厘米,先端急尖或微凹,基部广楔形或圆形,全缘,两面均光滑无毛,有光泽,主脉5条罕3条,在背面凸起,两侧者较短,不达叶端,细脉成不规则的网状,在叶的两面均明显;叶腋有短卷须。聚伞花序顶生枝端,长3~5厘米,直径2.5~5厘米,被短柔毛;总苞片及小苞片均小,三角形,先端尖,被短柔毛;花白色,几无梗,花萼绿色,先端5裂,被短柔毛;花冠筒状,长10~12毫米,先端5裂,裂片卵形,长约2.5~4毫米,内面密生短毛;雄蕊5,花药黄色,椭圆形,无花丝;子房卵形,光滑无毛,花柱细长,柱头头状。浆果球形,直径6~13厘米,幼时绿色,成熟时橙色,表面光滑。种子3~5粒或更多,圆盘形,直径1.5~2.5厘米,表面灰黄色,密被银色茸毛,柄生于一面的中央,另一面略凹入,有丝光。
生长热带。分布印度、越南、缅甸、泰国、斯里兰卡等地。
【采集】果实成熟时采摘,除去果肉,取出种子,晒干。
【药材】干燥成熟的种子呈扁圆形,钮扣状,略弯曲,边缘微隆起,常一面稍凹下,另一面稍突起,直径1~3厘米.厚3~6毫米,表面灰棕色或灰绿色,密生匍伏的银灰色毛茸,呈辐射状排列,有丝光,底面中央有一稍突出的圆点,边缘有一小突起,在圆点与小突起之间有一条棱线。质坚硬,难破碎,破开后种仁淡黄白色,稍透明,角质状。纵切面可见心形的子叶。无臭,味极苦。毒性剧烈,口尝宜特别谨慎.以个大、肉厚、质坚者为佳。
主产印度、越南、缅甸等地。
马钱子历来多为进口药,现我国云南有马钱藤,经测定种子含番木鳖碱,可以代替进口马钱子。生药外形与马钱子相似,长径20~30毫米,短径15~22毫米,中央厚6~10毫米,每个重1.3~2.7克;外面密被棕白色至棕色,光亮的绢毛,自中央向四周辐射状匍匐排列;种脐在种子中央,珠孔在种子的边缘。
【化学成分】 含番木鳖碱(strychnine)、马钱子碱(brucine)、α-及β-可鲁勃(α-,β-colubrine)、番木鳖次碱(vomicine)、马钱子新碱(novacine)、依卡精(icajine)、番木鳖甙(loganin)等。
【炮制】马钱子粉:取砂子,置锅内炒热,加入拣净的马钱子,炒至呈深黄色并鼓起,取出,筛去砂子,刮去毛,研粉。油马钱子:取拣净的马钱子,加水煮沸,取出,再用水浸泡,捞出,刮去皮毛,微晾,切成薄片。另取麻油少许,置锅内烧热,加入马钱子片,炒至微黄色,取出,放凉。
《纲目》:"或云以豆腐制过用之良。"
【性味】苦,寒,有毒。
①《纲目》:"苦,寒,无毒。"
②《本草原始》:"味苦,寒,大毒。"
【功用主治】散血热,消肿,止痛。治咽喉痹痛,痈疽肿毒,风痹疼痛,骨折。并治面神经麻痹,重症肌无力。通络止痛,散结消肿。用于风湿顽痹、麻木瘫痪、跌扑损伤、痈疽肿痛。
①《纲目》:"治伤寒热病,咽喉痹痛,消痞块,并含之咽汁,或磨水噙咽。"
②《中药志》:"散血热,消肿毒。治痈疽,恶疮。"
【用法与用量】内服:入丸、散,1~2分(一日量)。外用:醋磨涂,研末吹喉或调敷。
【宜忌】孕妇及体虚者忌服。
《本草经疏》:"气血虚弱、脾胃不实者,慎勿用之。"
【选方】①治喉痹作痛:番木鳖,青木香、山豆根等分。为末吹。(《医方摘要》)
②治缠喉风肿:番木鳖仁一个,木香三分。同磨水,调熊胆三分,胆矾五分,以鸡毛扫患处。(《唐瑶经偏方》)
③治痈疽初起,跌扑内伤,风痹疼痛:番木鳖(入砂锅内,黄土拌炒焦黄为度,石臼中捣磨,筛去皮毛,拣净末)、山芝麻(去壳,酒炒)、乳香末(箬叶烘出汗)各五钱,穿山甲(黄土炒脆)一两。共研末。每服一钱,酒下,不可多服,服后避风,否则令人发战栗不止,如人虚弱,每服五分。(《救生苦海》马前散)
④治中耳炎:一番木鳖一个,以井水磨汁滴耳内。(《光华医学杂志》11:38,1933)二马钱子五钱,焙黄去毛皮,然后用胡麻油一两煎之,至漂起为度,去马钱子,留油备用。治疗时先洗去脓垢,然后漓入药油两滴。一日二次。(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⑤治脚气,手足麻痹,半身不遂,小便不禁或自遗:番木鳖(去皮,磨细粉)六分,甘草(细粉)六分。炼蜜为丸40粒,每日三次,每次1~2粒,食后温水送服,连服七日,停七日再服。(《现代实用中药》)
⑥治骨折:马钱子、枳壳。每斤生马钱子加甘草一两,同置缸内用冷水浸泡,每日换水一次,16天后将马钱子毛刮净,切片晒干,用细砂炒成黄色,再浸在童便中(冬季2~3周,夏季4~5天),然后用流水冲洗一天半,阴干碾细。枳壳(生熟皆可),用童便浸泡2~3天,取出用水洗净,阴干碾细。将马钱子粉与枳壳粉按1:2混合即可,也可制为蜜丸。成人日服三次,每次2克,极量一日8克。儿童酌减。同时进行断骨复位,小夹板固定。孕妇、高血压、高烧及精神病人慎用。服药量大时,出现肌肉抽搐,患处跳动感,头晕,可大量饮水(或甘草水)解之。(《全展选编·外科》)
⑦治热牙痛不可忍:番木鳖半个,井花水磨一小盏,含漱,热即吐去,水完则疼止。(《握灵本草》)
⑧治癍疮入目:苦实把豆儿半个,轻粉、水花银朱各五分,片脑、麝香、枯矾少许。为末,左目吹右耳,右目吹左耳,日二次。(《飞鸿集》)
⑨治狂犬病:马前子一粒,酒磨成粉末,开水吞服。(《贵州省中医偏方秘方》)
【临床应用】①治疗面神经麻痹
将马钱子湿润后,切成薄片,1.2钱约可切18~24片,排列于橡皮膏上,贴敷于患侧面部(向左歪贴右,向右歪贴左),约7~10天调换1张,至恢复正常为止。一般轻症贴2次即可。治疗15000人次,约80%有效。
②治疗重症肌无力症
将马钱子用水泡(冬天温水,夏天凉水)10~14天,去皮,放入煮沸的花生油内,文火煎约30余分钟,至焦黄色(以手击之即碎为度)时取出,拌于滑石粉内以吸去油质,约经10~14小时筛去滑石粉,再以清水冲洗1次.待干后研粉即可服用。开始每日1.5分,分3次服,逐渐增至每日3.2分或4分。试治3例,2例获得较好的近期疗效,1例无效。其中1例先用新斯的明等治疗,开始疗效尚好,以后渐减,改用马钱子治疗,肌力渐恢复,握力增加,无复视感,能自理生活。
③治疗结核病
曾用马钱子药蛋试治颈淋巴结核、结核性腹膜炎、慢性纤维性空洞性肺结核合并胸膜炎各1例,均有一定疗效。方法:取马钱子4钱砸碎(对形成窦道的颈淋巴结核加川黄连1两),用开水浸泡1小时,再放入鸡蛋7个,文火煮1小时,将蛋捞出,用冷水浸泡片刻,再放回原药液中泡1小时,即成马钱子药蛋,捞出放凉处备用。每天早晨空腹服药蛋1个,7天为一疗程。间隔7天,再继续下一疗程。一般用2~4个疗程。煮蛋和泡蛋的过程中谨防将蛋弄破,破蛋应弃去,不能服用。1例颈淋巴结核取得很好效果;1例结核性腹膜炎经用抗痨药物治疗4个多月无明显效果,加用马钱子药蛋经三个疗程,腹部包块消失,大便正常,仅于触诊时肝区及右下腹有不明显的索状物,又续服药蛋2个疗程后痊愈出院;另1例慢性纤维性空洞性肺结核合并胸膜炎,胸腔积液,10天内抽胸水4次,经加用药蛋二个疗程后,胸水全部吸收。此外,对3例肺门淋巴结核,使用药蛋后也有明显效果。但对其他一些肺结核病人,在抗痨化学治疗的同时加用盐酸士的宁,都未见效果。
④治疗子宫颈糜烂
取马钱子仁置香油中炸后滤去药渣,然后加入适量凡士林,调制成软膏备用.先用过锰酸钾水冲洗 *** ,揩净 *** 、子宫颈口的分泌物,将带线的棉塞蘸马钱子油膏放于糜烂处,线尾留在 *** 外,经6小时后取出.每日或隔日上药1次,6次为一疗程,未愈者可继续二、三个疗程。观察34例,13例痊愈,20例有效,1例无变化。
⑤治疗痈肿
取马钱子投入铜锅内,加麻油炸至呈深黄色时取出,刮去毛,研成细末,用米糊为丸或装胶囊(平均1粒马钱子制4粒)。成人体壮者,每天3~4丸,临睡前用米汤1次送服。孕妇、体弱或6岁以下儿童禁服。治疗1500余例,均获明显效果。
提醒您:马钱子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马钱子,又名苦实、番木鳖、马前子,为马钱科植物马钱的种子。性寒,味苦,有毒。归肝、脾经。功效散结消肿、通络止痛,传统用于风湿顽痹、麻木瘫痪、疽痈肿痛、跌打损伤等。《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说马钱子“开通经络,透达关节之功远胜于它药”。马钱子临床应用近千年不衰,说明它具有显著的效果,可谓是“毒药猛剂善起沉疴”。但同时由于它是一味“毒药”,也限制了其临床应用。
一、马钱子的中毒机理
历代对马钱子毒性的认识经历了从“无毒”到“有毒”到“大毒”的过程。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马钱子含番木鳖碱(士的宁)、马钱子碱(布鲁生)、γ-可鲁勃林及β-可鲁勃林、番木鳖次碱、马钱子新碱、番木鳖甙等。主要的生物碱为士的宁及马钱子碱。治疗量首先兴奋脊髓的反射功能,其次兴奋延髓中的呼吸中枢及血管运动中枢,并可提高大脑皮质感觉中枢的机能。中毒量可抑制呼吸中枢。士的宁还能增强阻止胆碱脂酶破坏乙酰胆碱的作用,使肠蠕动加强,致腹痛、腹泻。马钱子碱和士的宁极大剂量时均可阻断神经肌内传,呈现箭毒样作用。马钱子也可直接损害肾小管上皮细胞,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口服士的宁1次5~10毫克可发生中毒,30毫克可致死亡;服马钱子生药7克可致死亡。中毒潜伏期为30~180分钟。
二、影响马钱子毒性的因素
1.炮制 马钱子炮制质量的优劣,一般以炮制品士的宁含量作为标准,以降低疗效差、毒性较大的马钱子碱含量为目的。传统炮制方法较多,明代有豆腐剂(《纲目》)、牛油炸(《禁反》)等法;清代有香油炸、泡去毛(《良朋》)、水浸油炸后土粉反复制(《全生集》)等。目前全国应用较多的主要有两种,即砂炒法和油炸法,已被《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为法定方法。砂炒法至有爆烈声,表面鼓起,压之即碎,外表变为棕黄色,砂温240℃~250℃为宜,时间3~4分钟。油炸时油温以250℃为宜。经砂炒或油炸等高温处理,药效低、毒性大的马钱子碱大量破坏损失,而士的宁被部分破坏,同时生成异马钱子碱,异士的宁碱等毒性小的生物碱。
2.配伍 《神农本草经》序中云:“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杀者”。研究表明,麝香、延胡索可增强马钱子的毒性,故不宜同用。赤芍可降低马钱子毒性,马钱子配伍一定量的赤芍可降低其毒性,随着赤芍用量增大,马钱子毒性降低程度增加。甘草对马钱子毒性亦有影响,有报道,马钱子与倍量以上的甘草同煎,可减少或解除马钱子毒性作用。
3.剂量 马钱子的治疗量与中毒量接近,临床应用时必须谨慎小心,可从小剂量开始,药量为0.3~0.6克,炮制后入丸散剂。士的宁含量控制在6毫克左右。因患者体质、年龄等差异,实际应用中应因人而异,以病去为度。
三、马钱子的临床应用
马钱子虽有大毒,但治病疗效肯定。临床应用时马钱子必须炮制规范,剂量一定精确。以马钱子能通经络、止疼痛之功效,临床多用于治疗风湿疼痛、经络拘挛之症,常与羌活、川乌、乳香、没药等药物配合;在伤科、外科方面,取马钱子消结肿、止疼痛作用,治疗跌扑损伤、骨折等瘀滞肿痛之症,可与自然铜、骨碎补、乳香、没药等同用;治疗阴疽,可与草乌、当归、地龙等配合。
本文地址:https://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8687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白鲜皮的作用与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