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的饮食应掌握“秋宜甘润”的原则,也就是以润为补。在这一原则下,又主张“清润”防外燥,以滋润治内燥。
一、饮料的选择
秋燥易于伤津,导致肺阴不足,故选择能润肺生津的饮料为上乘。如甘蔗汁、梨汁、西红柿汁、橘子汁、荸荠汁等均可。甘蔗、梨、橘子、荸荠等取汁,可用绞汁机,但绞汁后饮时,宜稍稍加温后缓缓饮下。每日可2~3次海次约200毫升。
西红柿取汁的方法必绞汁,先选好红熟的西红柿2~3枚,放在沸水中浸5~10分钟。去皮后,切成小块,置杯中加蜂蜜1~2匙,搅和,加盖停10分钟左右,即可饮用。可分1~2次服。
以上所介绍的自然果汁饮料,都是味甘、性凉,具有润肺、生津、养胃的功用,但都是寒凉之性,又兼味甜。故凡脾胃虚寒大便易溏泄者,以及糖尿病患者均忌选用。
除以上自然果汁外,饮用白开水亦可,虽无润肺生津的作用,但补充水分,对缓解秋燥亦有小补。
二、主食的选择
除粳米外,可常食玉米片、燕麦片、荞麦片等。这些作为主食,以其都属味甘、性平,且其营养成分都十分丰富。
其中的玉米,原为夏令主产,但夏季都是嫩玉米,可单独煮食。这里讲的老玉米,已加工制成玉米片、玉米粉。
玉米味甘、性平,能健脾和胃,益肺宁心。现代营养学研究发现,玉米中含有蛋白质、淀粉、脂肪、磷、钙、镁、铁、多种维生素等;其中还有一种赖氨酸,赖氨酸是能抗癌的有效物质,还能抑制癌细胞的生长还含有维生素E。玉米油能降低胆固醇,并能软化血管。
玉米的功用虽好,但食时一定要注意,凡见颗粒霉烂者,一定要去掉,因其含有黄曲霉毒素是一种致癌物,尤其是致肝癌的重要因素。
煮饭时可加玉米片,煮粥可调玉米粉。
立秋后,自然界的阳气开始收敛、沉降,气温由酷暑模式逐渐变得凉爽。此时,秋燥渐起,昼夜温差大,过敏性疾病、呼吸道系统疾病进入高发期。因此,人体也要顺应季节更替,提前做好 养生 保健准备。
【防秋燥最好少吃辛辣食物】
在饮食方面应少吃辛辣食物,适当多吃酸味的食物,如李子、山楂、乌梅等。如果早晨起来感觉口干咽干,可喝点温盐水,或以隔夜茶含漱。
还可以通过进食滋润的食物来缓解秋燥,如秋梨、柚子、莲藕、百合、鸭肉、莲子、荸荠等。或者北沙参、玉竹、麦冬、石斛等煲汤。
【秋燥重护肺】
立秋后,燥气逐渐当令,气燥容易伤肺,进而耗伤津液,会出现口干舌燥、咳嗽咳痰等不适症状。中医认为,肺为“娇脏”,不耐寒热,通过鼻与外界相通,容易被秋燥所伤。所以,秋季也是鼻炎的高发季。建议大家立秋后要格外注意润肺养肺,饮食中多吃一些银耳、梨、荸荠、葡萄、柑橘、蜂蜜、百合、山药、紫菜、海带、绿豆汤等有润肺、养阴清燥功效的食物。同时,多补充水分,少食辛辣、烧烤、油腻的食物。
【温差大注意防感冒】
昼短夜长、昼夜温差慢慢变大也是立秋后的一个显著变化,此时自然界阳消阴长,身体也应顺应节律转变,以“收敛”为主。建议大家不要熬夜,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中医认为,早睡能顺应阳气收敛,早起可使肺气得以舒展。另外,由于立秋后温差变大,建议大家出门记得带一件薄外套,早晚感到凉意时披上,注意防感冒。
【祛“秋燥”食疗方】
祛湿健脾胃:南瓜小米绿豆粥
材料:南瓜150g ,小米一杯(电饭锅自带的量米杯),绿豆半杯,冰糖适量。
做法:绿豆、小米用水略冲洗一遍即可,加些水浸泡半小时;洗净温水浸泡半小时,南瓜去瓤,切小块。三样一同放入锅中,再加适量冷水。大火烧开,撇去浮沫后转小火煮1小时,熬至南瓜和小米充分融合后根据自己的口味放入适量的冰糖,待冰糖融化之后即可关火。
提醒:在刚放米以及煮粥的过程中,要时不时搅拌一下,以免粥糊底,换文火之后就不要揭锅了。锅中的水一定要放够量,期间是不允许再加水的,如果发现水量不够需加水,那么就一定要加开水。
清热润肺:鱼腥草炖梨
材料:干鱼腥草30-50g,梨一个、冰糖适量
做法:梨切大块,去核,锅中先放水炖梨。梨炖软之后,把冰糖、鱼腥草放进去,大火煮开以后,等两分钟,马上关火,把汤、梨盛出来就可以吃了。鱼腥草加梨、冰糖一起炖,既能清热,又能滋阴。
安神润肺:百合粥
材料:百合30 克,粳米100 克,蜂蜜少许
做法:将百合用清水洗净泡软。粳米淘净,与百合一起加水煮粥。粥成时待温时加入少许蜂蜜。百合,养心安神,润肺止咳。与蜂蜜一起,更增滋阴补益,润肺止咳之效。此粥还能缓解虚烦失眠,心神不定和更年期综合征。
饮食保健知多点——防秋燥喝点石榴汁
嫌石榴吃起来麻烦,可直接榨汁喝。这种营养丰富的水果还有润燥、防治咽燥的作用。
石榴剥起来比较费劲,跟大家分享一个小方法。用小刀在石榴顶部大约五分之一处横着割圈,石榴皮一般比较薄,不要割得太深。顺着刀痕,将石榴顶部的小盖完整地剥开,里面的石榴籽每个都完好无损、晶莹剔透。石榴的横切面里有一道一道的薄膜,顺着薄膜用水果刀竖着在石榴皮上划一下,顺着划痕轻轻一掰,石榴就被轻松地剥开了。
将石榴籽取出,放入搅拌机内,加清水没过石榴籽,打成汁。搅打完后过筛,就可以喝到纯正的石榴汁了,可调入少量蜂蜜增加甜度,喝起来酸酸甜甜,可以搭配早餐一起饮用。另外,也可和苹果、梨等一起打汁。
综合自人民网- 健康 时报、人民网-生命时报、羊城晚报
(责编:袁菡苓、章华维)
预防秋燥,调整食谱是关键
防治秋燥的关键在于科学安排三餐,原则是在坚持平衡膳食的前提下,适当向能养阴、生津、性味甘润的食品倾斜。具体说来,一是清热祛燥的粗粮杂豆类,如麦片、黄小米、玉米、绿豆、白芸豆等;二是应季的蔬果类,如萝卜、绿叶蔬菜、芋头、南瓜、黄瓜、梨、柿子、葡萄、柑橘、大枣、荸荠等;三是滋阴润燥的荤食类,如鸭肉、河鱼、河虾等。
另外,可根据孩子的体质与症状,选择食疗方:
秋梨汤: 新鲜鸭梨洗净切块,加水煮汤,每天喝几次。
食疗功效:宜于干咳频繁的孩子。
菊花饮料 :白菊10克放入茶杯中,加少量白糖,用沸水冲泡3-5分钟,温凉后饮用。
食疗功效:有改善咽干喉燥之用。
· 芝麻木耳汤 :黑芝麻10克炒熟,木耳3克泡发,加水煎煮,调入适量白糖食用。
食疗功效:适用于大便干燥的孩子。
· 胡萝卜粥 :胡萝卜洗净后切成小碎块放入锅里,加上粳米和水慢火熬煮食用。
食疗功效:可防止孩子皮肤粘膜与眼睛干燥。
· 石榴汁 :鲜石榴2只,洗净切块捣烂,用清洁纱布绞汁,直接给孩子喂服,每天2-3次。
食疗功效:生津止渴。
· 荸荠汁 :鲜荸荠200克,洗净去皮捣烂,去渣取汁,每天饮用2-3次。
食疗功效:有凉血止血之效,用于流鼻血的孩子。
· 四鲜素烩 :南瓜片、山药片适量,烧熟后加入番茄片、黄瓜片。
食疗功效:此方祛热润肠、健脾通便,适于大便干结的孩子。
· 萝卜菠菜黄豆汤: 白萝卜250克,菠菜250克洗净,黄豆100克。黄豆先浸泡30分钟,大火烧开后小火焖酥,放入萝卜,煮至酥烂后加入切碎的菠菜,再烧开调入少许盐即可。
食疗功效:此方为经典的宝宝抗秋燥保健营养汤。2岁前的孩子宜饮汤。大孩子可直接食用。
· 白玉鲈鱼片 :鲈鱼1条,鸡蛋1个,山药50克,荷兰豆25克,梨1个。鲈鱼常规打理后切成薄片,用少许盐、鸡精、蛋清、淀粉上浆;山药削皮切片;荷兰豆切段;梨削皮去核切小片;葱姜洗净,温水泡15分钟成为葱姜汁。炒锅烧热,倒入油,烧至三成热,放入鱼片,轻轻拨散,至熟捞起;放入山药、荷兰豆、生梨,一起炒熟取出。炒锅中留少许油放入葱姜汁,加少许盐、黄酒、鸡精,烧开投入全部原料翻炒均匀,用淀粉勾芡即成。
食疗功效:此方为孩子抗秋燥的特效菜。6个月-1岁的宝宝宜食鱼茸或鱼泥。1岁以上的孩子才宜食鱼粒、鱼片、鱼丝。
· 陈皮芋头鸭 :鸭腿肉350克,芋头150克。洗净鸭腿,去骨切块;芋头削皮切丁,葱与陈皮切丝。锅中加油,烧热后放入葱丝、姜块,煸出香味,放入鸭肉;鸭肉炒至表面呈熟色,加酱油、茴香、适量水,大火烧滚,再放入黄酒,盐、白糖、陈皮丝,盖上锅盖,改为中小火焖烧。鸭肉将酥时,加入芋头丁,焖烧到芋丁、鸭肉均酥烂后,改用大火收浓汤汁,拣去姜块、茴香,出锅装盘。
食疗功效:此方滋阴润燥、养胃理气,可提升孩子的抗病能力。
食疗抗燥,还需相应配套措施跟进:
1、指导孩子科学起居
生活规律,早睡早起。早睡可以顺应阴精的'收藏,以养“收藏之气”;早起则可顺应阳气舒长,舒展肺气,保持肺脏的健康。并注意经常开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防止呼吸道发病。
2、鼓励孩子多运动
从婴儿操到走、跑、跳,因人、因地而宜。目的是增强正气,提升机体抵御邪燥侵袭的能力。当然,运动量也不要太大,更不要大汗淋漓,这样会阴津伤耗,阳气外泄,削弱孩子的抵抗力
3、合理增减衣物
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服,避免着凉或感冒。
4、调节室内空气湿度
室内空气相对湿度宜保持在50%以上,晴日不妨用洒水或使用加湿器等方法。特别是初秋午后使用空调降温,或深秋冷空气入侵室内取暖时,更要注意使用一些增湿措施,如在房间里放置一盆用于蒸发的冷开水、悬挂湿毛巾等。
本文地址:https://www.dadaojiayuan.com/qiujiys/3085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