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药常识

如何区别月季花和玫瑰花

佚名 2023-11-11 00:38:11

如何区别月季花和玫瑰花

月季花为六大名花之一,又称月月红、四季花,花期绵长,自5月至11月开花连续不断,怒放的鲜花,千姿百色,红、紫、白、玫瑰等颜色交相辉映,黄色的花蕊,绿色的花萼,点缀其间,馥郁芳香,沁人心肺,被誉为“花中皇后”,深受人们喜爱,且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月季花

月季花每年夏、秋季采摘,采摘半开的花朵晾干或用微火烘干即可入药,其性温,味甘,具有活血调经、消肿解毒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经来腹痛、跌打损伤、血瘀肿痛、痈疽肿毒等症。《泉州本草》载:月季花“通经活血化瘀,清肠胃湿热,泻肺火,止咳,止血止痛,消痈毒。治肺虚咳嗽咯血,痢疾,瘰疬溃烂,痈疽肿毒,妇女月经不调”。《现代实用中药》亦记载:月季花“活血调经,治月经困难,月经期拘挛性腹痛。外用捣敷肿毒,能消肿止痛”。

月季花的特征是:形状为类球形,直径约1.5~2.5厘米,花托为长圆形,花萼5片,卵形,暗绿色,周边被粗腺毛,花瓣长圆形,呈覆瓦状排列,淡紫红色或紫红色,有多数雄蕊,黄色,闻之气清香,口尝味淡,微苦。

玫瑰花

玫瑰花又称笔头花、刺玫花,为蔷薇科植物玫瑰初放的花,其色艳清香,常令观赏者流连徘徊,故又称“徘徊花”,有“天之骄子”的美誉。

玫瑰花不仅供观赏,也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其性温,味甘微苦,入肝、脾二经。玫瑰花具有理气解郁、和血散瘀的功效,主治肝胃气痛、新久风痹、吐血咯血、月经不调、赤白带下、乳痈肿毒等症。《本草正义》载:“玫瑰花香气最浓,清而不浊,柔肝醒胃,益气活血,宣通窒滞而绝无辛温刚燥之弊,断推气分药之中,最有捷效而最为驯良者,芳香诸品,殆无其匹。”玫瑰花能美容养颜,去除脸部杂物,滋润皮肤。玫瑰粉用于敷面,可美白、美容养颜,去除粉刺、青春痘、色斑、黑头等症都有很好的作用。

玫瑰花的特征是:干品略呈球形或不规则团块,直径约1~2.5厘米,花托半球形,花萼亦5片,但为披针形,黄绿色或棕黄色,被有细柔毛,花瓣宽卵形,亦呈覆瓦状排列,但为紫红色或黄棕色,也有多数雄蕊,为黄褐色,闻之有浓郁的香气,口尝味微苦,有点涩。

月季花与玫瑰花的性状有相同之处,又各具不同特征,只要仔细观察即可区别,不可混淆使用。

怎样区分月季和玫瑰?

月季和玫瑰虽然同属于蔷薇科,但是在花朵颜色、花朵大小、叶片颜色以及花期长短都地方都有区别

月季和玫瑰都属蔷薇科,所以很多人都分不清,甚至有些花店还拿月季当玫瑰卖。实际上这两种花虽然外表上看起来有点像,但还是有很多不同的。

颜色:玫瑰的颜色相对单一,主要以红白黄为主,也有粉色和香槟色,而月季的颜色更加多样化,红色、粉色、黄色为基础上,还能演化出很多种深浅不同的颜色,所以月季在颜色上更加多样。

叶片:玫瑰的叶片是浅绿色,而月季的叶片多呈深绿色,从这一点上还是比较好区分的。月季的叶片边远锯齿较大,而玫瑰的锯齿则较小。

刺:相比较而言,玫瑰的刺小而密,而月季的刺则更大和稀疏,这是二者很重要的一个区别。

怎样区分玫瑰和月季

  喜欢花卉的花友或许都知道,月季和玫瑰(详情介绍)有很多人会搞混。的确月季和玫瑰从大致的外观上非常像,但其实仔细观察还是可以发现有很多能分辨的细节。


月季花(详情介绍)

  有的人说玫瑰和月季最易区分的方法就是看叶子。玫瑰的叶子,奇数羽状复叶,小叶5~9片,且叶皱有刺。也就是说,一支玫瑰花小叶柄上面的叶子至少有5片;但是月季的,奇数羽状复叶,小叶3~5片,叶子光滑、平而无刺。

  月季的花朵也较玫瑰要大一些。月季花茎上的刺少,刺比较大,每节大致有三四个,花茎光滑。

  玫瑰刺多,有刚毛,且花茎上的硬刺密密麻麻。

  月季叶泛亮光,玫瑰叶无亮光。月季花较大,颜色多样;玫瑰花较小,一般为粉红色。

  月季一般为单花顶生,也有数朵簇生的,一般为1-3朵,花径约5厘米以上,花柄长且月月季季开花不败,故称月月红、月季花、长春花(详情介绍)。

  玫瑰花单生或1-3朵簇生,花柄短,花茎与蔷薇花大致相同,也只在夏季开一次花,但玫瑰花的香气要比月季、蔷薇浓郁很多。月季与蔷薇的果实为圆球体,玫瑰是扁圆形的果实。

本文地址:https://www.dadaojiayuan.com/zhongyaochangshi/10145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