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词典大全 >> 成语

博通经籍

大道家园 2023-07-12 06:28:52

拼音 : 博通经籍 (bó tōng jīng jí)

简拼 : btjj

近义词 : 博古通今

反义词 :

感情色彩 : 褒义词

成语结构 : 动宾式

成语解释 : 博:广博:籍:书籍。广博而又精通经典文献。形容人学识渊博。

出处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融传》:“初,京兆挚恂以儒术教授隐于南山,不应聘,名重关西,融从其游学,博通经籍。恂奇融才,以女妻之。”

成语用法 :

例子 :

产生年代 : 古代

常用程度 : 生僻

后汉书《马融传》译文赏析

马融传

【题解】

马融是东汉着名的经学家和辞赋家,杰出的经学大师郑玄即出自于他的门下。他精通各类典籍,门生遍天下,对东汉经学的兴盛和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后汉书》为之立传,表现了作者范晔对学术文化的高度认知。

【原文】

马融字季长,扶风茂陵[1]人也,将作大匠严之子。为人美辞貌,有俊才。初,京兆挚恂以儒术教授,隐于南山[2],不应征聘,名重关西,融从其游学,博通经籍。恂奇融才,以女妻之。

永初二年,大将军邓骘闻融名,召为舍人,非其好也,遂不应命,客于凉州武都,汉阳[3]界中。会羌虏飙[4]起,边方扰乱,米谷踊贵,自关以西,道殣[5]相望。融既饥困,乃悔而叹息,谓其友人曰:“古人有言:‘左手据天下之图,右手刎其喉,愚夫不为。’所以然者,生贵于天下也。今以曲俗咫尺[6]之羞,灭无赀(资)之躯,殆非老、庄所谓也。”故往应骘召。

四年,拜为校书郎中,诣东观典校秘书。是时邓太后监朝,骘兄弟辅政。而俗儒世士,以为文德可兴,武功宜废,遂寝蒐(搜)狩[7]之礼,息战陈之法,故猾贼从横,乘此无备。融乃感激,以为文武之道,圣贤不坠,五才之用,无或可废。元初二年,上《广成颂》以讽谏。其辞曰:……颂奏,忤邓氏,滞于东观,十年不得调。因兄子丧自劾归。太后闻之怒,谓融羞薄诏除,欲仕州郡,遂令禁锢之。

【注释】

[1]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

[2]南山:终南山,在今陕西西安南。

[3]汉阳:今甘肃天水。

[4]飙:旋风,暴风。

[5]殣:饿死。

[6]咫尺:眼前。

[7]寝蒐狞:偃旗息鼓,停止狩猎。蒐狩:春獀和冬狩。古代帝王春、冬时的射猎活动。蒐:通“搜”。

【译文】

马融字季长,扶风茂陵人。将作大匠马严的儿子。人长得漂亮,有满腹才华,善于言辞。以前,京兆挚恂隐居终南山,用儒术教授学徒,不应征聘,闻名关西。马融跟从他游学,对经书精通。挚恂赞赏马融的才华,把女儿嫁给了他。

永初二年(108),大将军邓骘闻马融有名,召为舍人,他不喜欢这个职位,不答应,客居凉州武都、汉阳间。这时羌虏突起,扰乱侵犯边境。米谷价格飞涨,自关以西,道上饿死人的一个接一个。马融饥寒交迫,就后悔起来,对他的朋友说:“古人有言:‘左手拿着天下之图,右手割断自己喉管,这种以名利害生命的事,愚夫也不干。’为什么呢?生命是最可贵的东西。现在为了害怕乡曲之士耻笑,使无价的身体受到摧残,这不符合老、庄的道理。”就去应了邓骘的征召。

永初四年(110),拜为校书郎中,至东观典校秘藏书籍。这时,邓太后掌权,邓骘兄弟辅政。一般浅见的儒生学士,认为文德可兴行,武功宜废,停止了狩猎练武的制度,不讲战阵之法。因此猾贼蜂起,乘国家无备之虚。马融大为不满,认为文武之道,圣贤所重,金、木、水、火、土,人并用之,废一不可,哪能不讲武功呢。元初二年(115),上《广成颂》以讽谏之。文中说:……《颂》送上,触犯了邓氏,马融呆在东观,十年不得升迁。因为兄长之子死了,马融自己请罪归家。太后听说了,大怒,说马融不尊重朝廷命令,想去州郡做官。于是下令禁止马融为官。

【原文】

太后崩,安帝亲政,召还郎署,复在讲部。出为河间王厩长史。时车驾东巡岱宗,融上《东巡颂》。帝奇其文,召拜郎中。及北乡侯即位,融移病去,为郡功曹。阳嘉二年,诏举敦朴,城门校尉岑起举融,征诣公车,对策,拜议郎。大将军梁商表为从事中郎,转武都太守。时西羌反叛,征西将军马贤与护羌校尉胡畴征之,而稽久不进。

融知其将败,上疏乞自效,曰:“今杂种诸羌转相抄盗,宜及其未并,亟遣深入,破其支党,而马贤等处处留滞。羌胡百里望尘,千里听声[8],今逃匿避回,漏出其后,则必侵寇三辅,为民大害。臣愿请贤所不可用关东兵五千,裁假部队之号,尽力率厉,埋根行首[9],以先吏士,三旬之中,必克破之。臣少习学艺,不更武职,猥陈此言,必受诬罔之辜。昔毛遂厮养,为众所蚩,终以一言,克定从要。臣惧贤等专守一城,言攻于西而羌出于东,且其将士必有高克溃叛之变。”朝廷不能用。

又陈“星孛参、毕,参西方之宿,毕为边兵,至于分野,并州是也。西戎北狄,殆将起乎!宜备二方。”寻而陇西羌反,乌桓寇上郡,皆卒如融言。

【注释】

[8]百里望尘,千里听声:指警惕性强,消息灵通。

[9]埋根行(háng)首:置身于队伍最前方。行首:队伍前方。

【译文】

太后死,安帝亲政,召还郎署,回到讲部。出为河间王厩长史。这时皇帝东巡泰山,马融上《东巡颂》,皇帝赞赏他的文章,召拜位郎中。北乡侯即位,马融上书称病,离职郎中,为郡功曹。阳嘉二年(133),朝廷推举敦朴之士。城门校尉岑起举马融,征召赴公车,经过考试,拜议郎,大将军梁商荐为从事中郎,升武都太守。这时西羌反叛,征西将军马贤与护羌校尉胡畴征讨,而拖延不进。

马融知道快败北了,上书要求效命:“现在杂种各羌到处抄盗,应该趁他没有集中力量之前,赶快派兵深入,消灭他的党羽,而马贤等处处留滞。羌胡消息灵通,望尘听声,现在虽躲藏回避,一旦乘虚而来,一定要侵掠三辅,为民生所大害。我愿请马贤认为不可用的关东兵五千,假借部队的番号,尽力统率奋发,扎根部队前列,身先士卒,三十天内,一定能击败羌胡。我从小学习的是艺文,不懂军事,冒昧上言,不实之词,应受罪责。从前毛遂是 *** 之人,大家都嘲笑他。终于用一句话使楚与赵定合纵盟约。我恐怕马贤等专守一城,说打西边,而羌在东边出现,且其将士必然会发生像高克那样溃败逃叛的事情。”朝廷不能用。

又上书说“‘参’、‘毕’变色,‘参’西方之宿,“毕”为边兵,至于分野,‘参’在申,为晋分,并州之地。西戎北狄,可能来侵扰了,应该做好准备。”不久,陇西羌反,乌桓侵掠上郡,都如马融所说的。

【原文】

三迁,桓帝时为南郡太守。先是融有事忤大将军梁冀旨,冀讽有司奏融在郡贪浊,免官,髡[10]徙朔方。自刺不殊,得赦还,复拜议郎,重在东观着述,以病去官。

融才高博洽,为世通儒,教养诸生,常有千数。涿郡卢植,北海郑玄,皆其徒也。善鼓琴,好吹笛,达生任性[11],不拘儒者之节。居宇器服[12],多存侈饰。尝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弟子以次相传,鲜有入其室者。尝欲训《左氏春秋》,及见贾逵、郑众注,乃曰:“贾君精而不博,郑君博而不精。既精既博,吾何加焉!”但着《三传异同说》。注《孝经》《论语》《诗》《易》《三礼》《尚书》《列女传》《老子》《淮南子》《离骚》,所着赋、颂、碑、诔、书、记、表、奏、七言、琴歌、对策、遗令,凡二十一篇。

初,融惩于邓氏,不敢复违忤势家,遂为梁冀草奏李固,又作大将军《西第颂》,以此颇为正直所羞。年八十八,延熹九年卒于家。遗令薄葬。族孙日磾,献帝时位至太傅。

论曰:马融辞命邓氏,逡巡陇汉之间,将有意于居贞乎?既而羞曲士之节,惜不赀之躯,终以奢乐恣性,党附成讥,固知识能匡欲者鲜矣。夫事苦,则矜全之情薄;生厚,故安存之虑深。登高不惧者,胥靡之人[13]也;坐不垂堂者,千金之子也。原其大略,归于所安而已矣。物我异观,亦更相笑也。

【注释】

[10]髡:古代刑法的一种,即剃去头发。

[11]达生任性:参透人生,不受世事牵累的处世态度。

[12]居宇器服:居所、器用、衣物。

[13]胥靡之人:古代服劳役的苦力或刑徒。

【译文】

经过三次升官,桓帝时为南郡太守。当初,马融有事触犯了大将军梁冀的意旨,梁冀暗示官吏告马融在郡贪污,免官,剃掉头发,迁徙朔方。马融自杀未遂,后来得免罪还,再拜议郎,又在东观着述,不久因病去官。

马融才高八斗,学问渊博,是当世的大儒。教授辅导学生,常以千计。涿郡卢植,北海郑玄,都是他的学生。会鼓琴,好吹笛。放达任性,不为儒者的小节所拘。房屋器用衣物,崇尚奢侈,常坐高堂,挂红纱帐,前面教生,后有女乐。弟子按次传授,很少有进入室内的。曾经想注解《左氏春秋》,见了贾逵、郑众的注解,就说:“贾君精而不博,郑君博而不精。有精有博,我没有什么说的了。”只着《三传异同说》。注《孝经》《论语》《诗》《易》《三礼》《尚书》《列女传》《老子》《淮南子》《离骚》,所着赋、颂、碑、诔、书、记、表、奏、七言、琴歌、对策、遗令,共二十一篇。

起先,马融被邓氏惩办,不敢再触犯权势之家,为梁冀起草陷害李固的奏折,又作大将军《西第颂》。因此颇被一般正直之士耻笑。年八十八,延熹九年(166),死在家里。遗嘱薄葬。族孙马日磾,献帝时官至太傅。

史官评论说:马融不应邓骘之请,徘徊陇、汉之间,是想要坚持自己的操守吗?然而,不久就以乡曲之士的拘谨小节为羞,爱惜他的千金之躯,终于因为奢侈淫乐,纠合亲附朋党被讥笑。所以我们知道能够克制自己欲望的人是很少见的。从事的工作艰苦,爱惜保全之情就少了,生活的条件优厚,所以安全求存的思想就多。登高不惧怕的,是那些受刑的人;不在屋檐下坐,怕瓦片掉下来打着自己,这是千金之子啊!考究其主要的原因,都是因为所处的环境不同罢了。对事物有不同看法,也彼此不免相互讥笑呢。

带通的诗句有哪些

1. 关于通的诗句有哪些
关于通的诗句有哪些 1.带有通字的古诗
含有通的古诗 《帝京篇十首》李世民 秦川雄帝宅,函谷壮皇居。

绮殿千寻起,离宫百雉余。连薨遥接汉,飞观迥凌虚。

云日隐层阙,风烟出绮疏。岩廊罢机务,崇文聊驻辇。

玉匣启龙图,金绳披凤篆。韦编断仍续,缥帙舒还卷。

对此乃淹留,欹案观坟典。移步出词林,停舆欣武宴。

雕弓写明月,骏马疑流电。惊雁落虚弦,啼猿悲急箭。

阅赏诚多美,于兹乃忘倦。鸣笳临乐馆,眺听欢芳节。

急管韵朱弦,清歌凝白雪。彩凤肃来仪,玄鹤纷成列。

去兹郑卫声,雅音方可悦。芳辰追逸趣,禁苑信多奇。

桥形通汉上,峰势接云危。烟霞交隐映,花鸟自参差。

何如肆辙迹,万里赏瑶池。飞盖去芳园,兰桡游翠渚。

萍间日彩乱,荷处香风举。桂楫满中川,弦歌振长屿。

岂必汾河曲,方为欢宴所。落日双阙昏,回舆九重暮。

长烟散初碧,皎月澄轻素。搴幌玩琴书,开轩引云雾。

斜汉耿层阁,清风摇玉树。欢乐难再逢,芳辰良可惜。

玉酒泛云罍,兰肴陈绮席。千钟合尧禹,百兽谐金石。

得志重寸阴,忘怀轻尺璧。建章欢赏夕,二八尽妖妍。

罗绮昭阳殿,芬芳玳瑁筵。佩移星正动,扇掩月初圆。

无劳上悬圃,即此对神仙。以兹游观极,悠然独长想。

披卷览前踪,抚躬寻既往。望古茅茨约,瞻今兰殿广。

人道恶高危,虚心戒盈荡。奉天竭诚敬,临民思惠养。

纳善察忠谏,明科慎刑赏。六五诚难继,四三非易仰。

广待淳化敷,方嗣云亭响。《初晴落景》李世民 晚霞聊自怡,初晴弥可喜。

日晃百花色,风动千林翠。池鱼跃不同,园鸟声还异。

寄言博通者,知予物外志。《秋日斅庾信体》李世民 岭衔宵月桂,珠穿晓露丛。

蝉啼觉树冷,萤火不温风。花生圆菊蕊,荷尽戏鱼通。

晨浦鸣飞雁,夕渚集栖鸿。飒飒高天吹,氛澄下炽空。

《远山澄碧雾》李世民 残云收翠岭,夕雾结长空。带岫凝全碧,障霞隐半红。

仿佛分初月,飘飖度晓风。还因三里处,冠盖远相通。

《九月九日》李治 端居临玉扆,初律启金商。凤阙澄秋色,龙闱引夕凉。

野净山气敛,林疏风露长。砌兰亏半影,岩桂发全香。

满盖荷凋翠,圆花菊散黄。挥鞭争电烈,飞羽乱星光。

柳空穿石碎,弦虚侧月张。怯猿啼落岫,惊雁断分行。

斜轮低夕景,归旆拥通庄。《石淙》李旦 奇峰嶾嶙箕山北,秀崿岧峣嵩镇南。

地首地肺何曾拟,天目天台倍觉惭。树影蒙茏鄣叠岫,波深汹涌落悬潭。

□愿紫宸居得一,永欣丹扆御通三。《赐诸州刺史以题座右》李隆基 眷言思共理,鉴梦想维良。

猗欤此推择,声绩著周行。贤能既俟进,黎献实伫康。

视人当如子,爱人亦如伤。讲学试通论,阡陌劝耕桑。

虚誉不可饰,清知不可忘。求名迹易见,安贞德自彰。

讼狱必以情,教民贵有常。恤惸且存老,抚弱复绥强。

勉哉各祗命,知予眷万方。《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李隆基 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

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

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股肱良足咏,凤化可还淳。

《春台望》李隆基 暇景属三春,高台聊四望。目极千里际,山川一何壮。

太华见重岩,终南分叠嶂。郊原纷绮错,参差多异状。

佳气满通沟,迟步入绮楼。初莺一一鸣红树,归雁双双去绿洲。

太液池中下黄鹤,昆明水上映牵牛。闻道汉家全盛日,别馆离宫趣非一。

甘泉逶迤亘明光,五柞连延接未央。周庐徼道纵横转,飞阁回轩左右长。

须念作劳居者逸,勿言我后焉能恤。为想雄豪壮柏梁,何如俭陋卑茅室。

阳乌黯黯向山沉,夕鸟喧喧入上林。薄暮赏余回步辇,还念中人罢百金。

《野次喜雪》李隆基 拂曙辟行宫,寒皋野望通。每云低远岫,飞雪舞长空。

赋象恒依物,萦回屡逐风。为知勤恤意,先此示年丰。

《早度蒲津关》李隆基 钟鼓严更曙,山河野望通。鸣銮下蒲坂,飞旆入秦中。

地险关逾壮,天平镇尚雄。春来津树合,月落戍楼空。

马色分朝景,鸡声逐晓风。所希常道泰,非复候繻同。

《幸凤泉汤》李隆基 西狩观周俗,南山历汉宫。荐鲜知路近,省敛觉年丰。

阴谷含神爨,汤泉养圣功。益龄仙井合,愈疾醴源通。

不重鸣岐凤,谁矜陈宝雄。愿将无限泽,沾沐众心同。

《赋戚夫人楚舞歌》李昂 定陶城中是妾家,妾年二八颜如花。闺中歌舞未终曲,天下死人如乱麻。

汉王此地因征战,未出帘栊人已荐。风花菡萏落辕门,云雨裴回入行殿。

日夕悠悠非旧乡,飘飘处处逐君王。闺门向里通归梦,银烛迎来在战场。

相从顾恩不雇己,何异浮萍寄深水。逐战曾迷只轮下,随君几陷重围里。

此时平楚复平齐,咸阳宫阙到关西。珠帘夕殿闻钟磬,白日秋天忆鼓鼙。

君王纵恣翻成误,吕后由来有深妒。不奈君王容鬓衰,相存相顾能几时。

黄泉白骨不可报,雀钗翠羽从此辞。君楚歌兮妾楚舞,脉脉相看两心苦。

曲未终兮袂更扬,君流涕兮妾断肠。已见储君归惠帝,徒留爱子付周昌。

《幸华严寺》李忱 云散晴山几万重,烟收春色更冲融。帐殿出空登碧汉,遐川俯望色蓝笼。

林光入户低韶景,岭气通宵展霁风。今日追游何所似,莫惭汉武赏汾中。

《句》李忱 海岳宴咸通。七载秉钧调四序,一方狱市获来苏。

《唐享昊天乐?第二》武则天 瞻紫极,望玄穹。翘至恳,罄深衷。

听虽远,诚必通。垂厚泽,降云宫。

《唐。
2.有哪些关于通字的成语,诗句
八面圆通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博古通今 博识多通 博通经籍 不通水火 财运亨通 畅通无阻 触类而通 触类旁通 串通一气 粗通文墨 达权通变 达士通人 大显神通 敌国通舟 高步通衢 格古通今 亘古通今 狗屁不通 官运亨通 贯通融会 呼吸相通 互通有无 豁然贯通 简要清通 里通外国 六通四辟 六通四达 脉脉相通 密不通风 目达耳通 目交心通 旁通曲畅 旁通曲鬯 披古通今 钱可通神 曲径通幽 融汇贯通 融会贯通 融会通浃 融释贯通 融液贯通 神通广大 声气相通 时运亨通 识时通变 手眼通天 书通二酉 水楔不通 水泄不通 水泄不通 硕学通儒 四通八达 四通五达 谈圆说通 通变达权 通才练识 通才硕学 通材达识 通达谙练 通都大埠 通都大邑 通都巨邑 通风报信 通风报讯 通风讨信 通工易事 通功易事 通共有无 通古博今 通古达变 通计熟筹 通家之好 通今博古 通今达古 通力合作 通南彻北 通前彻后 通前澈后 通前至后 通情达理 通衢大邑 通衢广陌 通权达变 通权达理 通儒达识 通儒达士 通儒硕学 通商惠工 通上彻下 通时达变 通时达务 通时合变 通首至尾 通书达礼 通天彻地 通天达地 通同一气 通同作弊 通文达礼 通文达理 通文达艺 通文调武 通无共有 通险畅机 通宵彻旦 通宵彻夜 通宵彻昼 通宵达旦 通邑大都 通忧共患 通幽动微 通幽洞灵 通幽洞冥 通幽洞微 通元识微 通真达灵 万事亨通 文理不通 文通残锦 无师自通 无所不通 息息相通 消息灵通 心有灵犀一点通 淹会贯通 一脉相通 一窍不通 一通百通 应权通变 有无相通 政通人和 竹径通幽。
3.带有通字的古诗
诗雨绵绵 黄中通理,正位居体。

美在其中,畅于四肢。 ——《周易》 吟诵《诗词三百首》,能够使人获得最具东方特色的高雅艺术享受,对过去进行冷静地思考和全新地认识,对未来产生美好的向往并做出客观的把握,从而更加充满勇气和自信,坦然地面对一切,达到“学以聚之,问以辨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的人生最高境界。

多少年来,从长城内外到大江南北,从学龄儿童到百岁老人,越来越多的人们都已经把《诗词三百首》作为勾通心灵的渠道和加深感情的纽带、传承文明的载体和弘扬正气的媒介。“读最好的书,做高尚的人。”

又一次成为不同时代人们的共识。 《诗词三百首》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和谐、高度统一;与天公直接对话,与大地时刻共语,并能永远抚慰人们的心灵。

虽然曲高和寡,但并非高不可攀,而是来自社会大众的一种真情呼唤和至爱宣泄,是天意民心借作者手笔向我们传递的一种美好祝福. ______甘泉 2. 山径春行图 曲径通幽人初到, 无奈夕阳落山早。 隔墙小狗几声叫, 惊起草间一群鸟。

4. 祭黄帝陵 长江黄河, 奔流着, 中华血脉。 五千年, 涛声依旧, 雄风犹在。

席卷神州血与火, 倾注人间情和爱。 汇集成, 诗词三百首, 尽感慨。

论是非, 言成败。 通古今, 晓中外。

忘却了英雄, 多少无奈? 天生神勇冠三军, 宇宙大气横九派。 居东方, 引领全世界, 划时代。

1. 瑞 鹤 图 阳春初到, 人间尽欢笑。 山上万鹤齐天叫, 山下百草丰茂。

一朝大放异彩, 迅雷不及掩耳。 且看雄风何在? 环秀、通济、潮海。

8. 灵 渠 日日多少欢娱, 夜夜多少祝福。 血脉再相连, 汇作梦中灵渠。

载歌, 载舞, 南北畅通无阻。 四八、小重山 *买鱼沽酒图 移风店里有好酒, 酒香冲散了: 淡淡愁。

河水静静向南流, 水中月, 脉脉送温柔。 牧童随我走, 任月色吞没: 老黄牛。

条条小路皆通幽, 幽静处: 鲜花压枝头。
4.通的词语有哪些
交通、

沟通、

串通、

通宵、

通体、

通晓、

疏通、

普通、

精通、

贯通、

通融、

灵通、

流通、

通顺、

通缉、

通讯、

圆通、

通史、

清通、

噗通、

打通、

通透、

通名、

通例、

开通、

粗通、

通常、

通力、

通侻、

通宿、

通畅、

深通、

通身、

通婚、

通红、

共通、

卡通、

通道、

连通、

亨通
5.通字开头的诗句
【读曲歌】 无名氏

一夕就郎宿,通夜语不息。

黄檗万里路,道苦真无极。

【梦】 徐寅

月落灯前闭北堂,神魂交入杳冥乡。

文通毫管醒来异,武帝衡芜觉后香。

传说已徵贤可辅,周公不见恨何长。

生松十八年方位,通塞人间岂合忙。

【浣溪沙】 李清照

髻子伤春慵更梳,

晚风庭院落梅初,

淡云来往月疏疏,

玉鸭薰炉闲瑞脑,

朱樱斗帐掩流苏,

通犀还解辟寒无。

【伤友】又云【伤苦节士】 白居易

陋巷孤寒士,出门苦栖栖。

虽云志气高,岂免颜色低。

平生同门友,通籍在金闺。

曩者胶漆契,迩来云雨睽。

正逢下朝归,轩骑五门西。

是时天久阴,三日雨凄凄。

蹇驴避路立,肥马当风嘶。

回头忘相识,占道上沙堤。

昔年洛阳社,贫贱相提携。

今日长安道,对面隔云泥。

近日多如此,非君独惨凄。

死生不变者,唯闻任与黎。[任公叔、黎逢。]

【和卢侍御通塘曲】 李白

君夸通塘好,通塘胜耶溪。通塘在何处,远在寻阳西。

青萝袅袅挂烟树,白鹇处处聚沙堤。石门中断平湖出,百丈金潭照云日。

何处沧浪垂钓翁,鼓棹渔歌趣非一。相逢不相识,出没绕通塘。

浦边清水明素足,别有浣沙吴女郎。行尽绿潭潭转幽,疑是武陵春碧流。

秦人鸡犬桃花里,将比通塘渠见羞。通塘不忍别,十去九迟回。

偶逢佳境心已醉,忽有一鸟从天来。月出青山送行子,四边苦竹秋声起。

长吟白雪望星河,双垂两足扬素波。梁鸿德耀会稽日,宁知此中乐事多。

…………
6.形容沟通的诗句有哪些
1、《长干行·君家何处住》出自唐代崔颢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解释:

请问大哥你的家在何方。我家是住在建康的横塘。

停下船吧暂且借问一声,听口音恐怕咱们是同乡。

2、《九日齐安登高》出自唐代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解释:

江水倒映秋影大雁刚刚南飞, 约朋友携酒壶共登峰峦翠微。

尘世烦扰平生难逢开口一笑, 菊花盛开之时要插满头而归。

只应纵情痛饮酬答重阳佳节, 不必怀忧登临叹恨落日余晖。

人生短暂古往今来终归如此, 何必像齐景公对着牛山流泪。

3、《秋风引》出自唐代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解释:

秋风不知从哪里吹来,萧萧地送来了大雁一群群。

清早秋风来到庭中的树木上,孤独的旅人最先听到秋风的声音。

4、《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出自唐代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解释:

昨夜星光灿烂,夜半却有习习凉风;我们酒筵设在画楼西畔、桂堂之东。

身上无彩凤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内心却象灵犀一样,感情息息相通。

互相猜钩嬉戏,隔座对饮春酒暖心;分组来行酒令,决一胜负烛光泛红。

可叹呵,听到五更鼓应该上朝点卯;策马赶到兰台,像随风飘转的蓬蒿。

5、秋冷出自宋代诗人苏籀

衰荷残月,尽离去别车。云影婆娑。一阵雁散,孤独堪比我。千里离君何语?旦荷包红豆数颗。秋到叶落,宋词元韵,伤断锦瑟。 君有小邪张,奈何要远行,归期难测。明月君共,贪饮相思果何独醒?朦胧秋风冬雪,相守长歌。

解释:

一痕新月渐渐挂上柳梢,仿佛眉痕。淡净的月彩从花树间透过,蒙胧的光华将初降的暮色划破。新月明艳便使人生出团圆的意愿,闺中佳人更深深拜月祈盼,祝愿能与心上人相逢在那花香迷人的小径。

一弯新月就像两道美人的秀眉没有画完,一定是嫦娥还带着离恨别情。最令人喜爱的是,寥廓明净的天空上,那弯新月恰似宝帘上的帘铮,小巧玲珑。

月有圆亏缺盈,千古以来就是如此,不必细问究竟。我叹息吴刚徙然磨快玉斧,也难以将此轮残月补全。长安故都的太液池依然存在,只是一片萧条冷清,又有谁人能重新描写昔日清丽的湖山?

故乡的深夜漫长悠永,我期待月亮快些圆满澄明,端端正正地照耀我的门庭。可惜月影中的山河无限,我却徒自老去。只能在月影中看到故国山河的象征。

本文地址:https://www.dadaojiayuan.com/chengyu/93967.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成语

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