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经方与应用

乌梅丸方歌方解,功效与作用,乌梅丸医案

道医 2023-06-24 23:27:51

【方剂组成】乌梅300枚,细辛48克,干姜90克,黄连134克,当归42克,炮附子48克,蜀椒42克,桂枝48克,人参48克,黄柏48克。

【用法】以上九味,异捣筛,合治之。乌梅以苦酒渍一宿,去核,蒸之,捣成泥,和药令相得,以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10丸,日三服,稍加至20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今酌减用量作煎剂亦验。

【方歌】乌梅丸有姜附辛,蜀椒桂枝加人参,黄连黄柏除上热,本寒标热病厥阴。

【方解】本方集干姜、附子、细辛、蜀椒辛温驱寒,温里温下,以黄连、黄柏清在上之热,另以人参、当归补其气血,桂枝降其冲气。妙在主用乌梅渍之苦酒,大酸大敛,一方面有助人参、当归以补虚,一方面有助黄连、黄柏以治泄,并还有以制辛、附、姜、椒的过于辛散。此是治半表半里虚寒证,为里虚寒自下迫、虚热上浮、固脱止利的治剂。酸苦辛甘并用,亦驱虫的妙法。

【仲景原文解析】

《伤寒论》第338条: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解析:脉微而厥,为虚寒之候,至七八日更进而周身肤冷,不烦而躁,无暂安时者,此为纯阴的脏厥,而非阴阳错杂的蛔厥。蛔厥者,其人当常吐蛔虫,这种病表现安静,不似脏厥的躁无暂安时,其所以复时烦者,是因胃中寒,蛔虫上入膈故烦,须臾蛔虫得暖而安,则烦亦即止。得食而呕又烦者,是因蛔虫闻食臭出,故使呕且烦,也因此患者当自吐蛔虫,乌梅丸主之。本方不仅治上述的蛔厥,对久利不止者,亦主之。

 《金匮要略·跌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第7条:蛔厥者,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此为脏寒,蛔上入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

解析:此即《伤寒论》第338条重出,只是去掉了对脏厥的论述,他则大致同,这里也强调了治蛔厥。

【临证思考】本方证似重在治蛔厥,实际是通过蛔厥标明厥阴病的证治。半表半里阴证为三阴之一,阴不得有热,少阴在表,太阴在里,皆邪有出路即从汗从便出,故皆无热症。半表半里阴证则邪无直接出路,故易郁久化热,呈现虚寒为本,虚热为标的上热下寒之证。本方正是治疗这种寒热错杂证。本方证常见于胆囊炎、胆道蛔虫症、慢性肠炎等病,适证应用,疗效颇佳。

【辨证要点】厥逆,烦躁,或腹痛呕吐时缓时作,或虚寒久利者。

【乌梅丸医案】

例1 王某,女,51岁,病例号205096,初诊日期1987年7月7日。星期三下午3点,突发呕吐,右上腹攻痛,每5分钟呕吐一次,为胃内容物及黄水,于本单位(农科公司)肌注阿托品及杜冷丁,腹痛暂缓解,但不久痛又作。4点来本院急诊做B超,诊断为“胆道蛔虫症”,注射阿托品及吗啡痛缓解。10点又痛难忍,故来急诊输液,青霉素滴注,效不显,准备手术治疗。第二天又恶心呕吐黄水,右上腹痛甚,要求中医会诊。症见:口苦,咽干,但不思饮,自觉往来寒热,大便溏稀,右上腹压痛,舌暗舌苔白润,脉沉细。此属上热下寒的半表半里阴证,与乌梅丸加减:

乌梅15克,党参10克,川椒15克,细辛6克,黄连6克,干姜6克,桂枝10克,制附片6克,当归10克,黄芩10充。

结果:午后1:00服药,2:00痛止、吐止。继服二剂,痛未再发。B超未见异常。

例2 索某,男性,57岁,初诊日期1965年7月16日。胃脘疼,心下痞满,腹疼腹泻2年余,西医诊断为过敏性结肠炎,长期服中西药物皆罔效,近服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诸症更加重。近1周来每日大便2—3次,质溏,伴见肠鸣、头疼、口苦咽干思饮、四肢逆冷,苔白腻,脉沉弦细。证属半表半里虚寒证,寒热交错,为乌梅丸的适应证,给与汤剂:

乌梅15克,细辛6克,干姜6克,黄连6克,当归6克,制附片10克,川椒10克,桂枝10克,党参10克,黄柏6克。

结果:上药服六剂,口苦减,四肢觉温,大便日1—2行。上药继服14剂,胃腹疼消除。

相关文章:

乌梅丸的临床应用医案乌梅丸的现代药理研究与临床应用乌梅丸的组方原则和配伍特点乌梅丸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200例疗效观察乌梅丸的临床应用体会乌梅丸加减治疗胃肠病举隅乌梅丸汤剂加减方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观察张士卿教授运用乌梅丸加减治疗白塞氏病经验乌梅丸治疗月经过少的临床医案,乌梅丸方歌方解乌梅丸的功效与作用

张仲景治上热下寒五个方子是什么?

张仲景治上热下寒五个方子是栀子干姜汤、黄连汤、乌梅丸、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麻黄升麻汤。

一、栀子干姜汤

1、作用:清上温下;清热除烦,温中暖脾。

2、主治: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治木火犯中,呕吐等症;上热下寒证。身热,微烦,便溏。

二、黄连汤

1、功用:平调寒热,和胃降逆

2、主治: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

三、乌梅丸

1、功效:缓肝调中,清上温下。

2、主治:蛔厥,久痢,厥阴头痛,症见腹痛下痢、巅顶头痛、时发时止、躁烦呕吐、手足厥冷。

四、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1、主治:上热下寒,寒热格拒,食入则吐。

五、麻黄升麻汤

1、功用:发越郁阳,清上温下。

2、主治: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咽喉不利,吐脓血,泄利不止。

《伤寒论》的内容:

全书10卷,共22篇,列方113首,应用药物82种。

第一卷为“辨脉法”和“平脉法”两篇,主要论述伤寒及杂病的脉、证与预后。

第二卷为“伤寒例”、“辨痓湿暍脉证”、“太阳病脉证并治上”,主要总论六经发生、发展、治疗、预后的一般规律、痓湿暍的证治。

第三卷至第六卷,主要论述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等六经病的脉、证、治疗与预后。

第七卷至第十卷主要论述霍乱、阴阳易、劳复的证治及伤寒病的可汗不可汗、可吐不可吐、可下不可下等。

六经形证是《伤寒论》全书的纲领,它是把证候分类而定出来的,后世认为这是不废的法则,张仲景观察到热性病虽然错综复杂,但归纳起来,可分为六个类型,同时又运用《素问》的精神分析了阳热、表实和阴寒、里虚。即“三阳证”与“三阴证”。

以上内容参考:-栀子干姜汤,-黄连汤,-乌梅丸,-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麻黄升麻汤,-伤寒论

乌梅的功效 乌梅的功效介绍

1、治久咳不已:乌梅肉(微炒)、御米壳(去筋膜,蜜炒)。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睡时蜜汤调下。(《本草纲目》)

2、治小儿头疮,积年不瘥:乌梅肉,烧灰细研,以生油调涂之。(《圣惠方》)

3、治伤寒蛔厥及久痢:乌梅三百枚,细辛六两,干姜十两,黄连十六两,当归四两,附子六两(炮,去皮),蜀椒四两(出汗),桂枝(去皮)六两,人参六两,黄柏六两。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伤寒论》乌梅丸)

4、治咽喉肿痛:乌梅30g,双花60g,雄黄12g。为末,蜜丸,每丸3g。每次含化1丸,徐徐咽下,每日3次。(《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资料选编》)

乌梅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乌梅泡水喝的做法
? ? ? 乌梅泡水喝也就是乌梅汤的主要材料就是乌梅,想要获得最好的效果我们也应该根据情况加入一些陈皮还有甘草,如果有条件加入一些山楂是最好的,除此之外还应该准备一些冰糖,这样所有的原料就齐全了。然后将所有的材料一起放入锅中,其中包括了冰糖,然后加入清水大火煮开。大约二十分钟之后汤水的颜色就会变黑,感觉差不多的时候就可以了。关掉火取出过滤后的汤水,这样一份乌梅汤就做好了。乌梅汤中加入了多种中药材,所以得到的汤水中拥有这些药材的药性,服用之后对身体好处多多。平时偶尔服用一次酸梅汤,对于身体有着大大的好处。乌梅还有陈皮中都是含有一定的酸性,所以适合一些肠道中胃酸比较少,平时容易出现积食以及消化不了的患者服用,这样不仅能够促进消化同时还能够调理肠胃健康。经过繁忙的工作之后晚上回到家已经感觉到非常疲倦了,这个时候喝上一杯乌梅汤,能够有效的消除疲倦。在夏天的时候服用酸梅汤,还能够清热解暑,除此之外醉酒的时候喝乌梅汤能够解酒。

乌梅对治口臭及宿醉的效果也很好,在兴高采烈欢庆佳节时,难免会喝多几杯,睡醒时头痛欲裂时,可尝试喝一杯乌梅番茶。做法是这样的:用一个乌梅,泡在一杯温水里约5分钟,然后加入一茶匙番茶叶,慢慢地喝完。

 增加能量,消除疲劳

当血液净化时,新陈代谢就增强,身体自然会恢复能量。乌梅里的柠檬酸酸帮助吸收维他命及酵素,还有能预防疾病及消除疲劳。当你觉得疲倦时,在身理上只是因为身体里过多的酸素致使。所以当你下班被困在车阵里,好不容易回到家里时,觉得累毙了,建议你吃一个乌梅,倦意很快就会消除。

 保护消化系统

乌梅有消毒的功能,也防止食物在肠胃里腐化。

消除便秘

乌梅里的苹果酸把适量的水分导引到大肠,形成粪便而排出体外。

增进食欲

长期性的无食欲是身体里的一些器官操作得不好,食欲因为压力,吃过量,也因为肝脏,胃及大肠的功能不好,生病后食欲也差了。若要康复得快,需要吃东西,能帮助恢复食欲的就是每天吃一个乌梅。

 止泻

乌梅能涩肠止泻痢,可用于脾虚久泻、久痢或大肠滑泻不止甚至脱肛不收。近年有人用《伤寒论》中的乌梅丸作基本方加减治疗非特异性结肠炎,取得了明显的疗效。

止痛

一能安蛔止腹痛。蛔虫得酸则伏,用乌梅配细辛、川椒、黄连、附子等可治疗胆道或肠道蛔虫引发的腹痛、呕吐甚至四肢厥冷。二能活血止瘀痛。乌梅可软化骨刺,改善血液循环,减轻水肿而疗足跟痛。取乌梅200克,加水2000毫升煎40分钟,过滤去渣,加食醋200毫升,待药液温度适宜时,浸泡足跟,每晚1次,每次1小时左右(药液可重复加热使用。

 对蛔虫的作用

乌梅对蛔虫具有兴奋和刺激蛔虫后退的作用。如将乌梅煎剂加入置有蛔虫的1%盐水和0.1%碳酸氢钠溶液内可见蛔虫活动增强。给狗通过胃管给予乌梅煎剂50g并收集其的胆汁,在厌氧条件下,将蛔虫放入一直径0.3-0.5cm的胶管内,将胶管放入38℃的水盆内,从蛔虫头端入管内滴入收集的胆汁,结果可见大部分蛔虫从管内后退,有的蛔虫头从管内退出。也有报道从223种中药热水提取液体外试验,筛选具有杀肠虫作用的药物,发现乌梅有效。

 抗病原生物作用

体外筛选发现,乌梅对多种致病菌有抑制作用,如痢疾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百日咳杆菌、脑膜炎双球菌等。对结核杆菌也有抑制性作用,这一作用可能与所含枸橼酸和苹果酸有关。对某些致病性真菌如须疮癣、絮状表皮癣菌、石膏样小芽胞菌等也有抑制作用。

孕妇止吐

孕妇在孕期通常会想吃酸味的食物,这是一种人类的正常反应。因为怀孕时血液是偏酸性的,胃及肝脏功能及能量也减少了。当身体偏酸时,钙质会流失,所以有些孕妇的牙齿会变的松的,更有一些孕妇的情绪会上下波动不已,建议孕妇每日吃一个乌梅来调和。

其它作用

乌梅具有钙离子拮抗作用,有较强的拮抗由钾离子引起的豚鼠结肠带收缩的活性,已分离出其活性成分是5-羟甲基-2-糠醛。对胆囊乌梅煎剂口服有轻微收缩作用。体外试验,乌梅对人子宫颈癌JTC-26株有抑制作用,抑制率在90%以上。小鼠玫瑰花环试验表明,乌梅对免疫功能有增强作用。

乌梅的食用禁忌

1、小孩不适合服用乌梅:这是因为孩子的身体处于一个正在生长发育的时间点,肠胃功能并没有完全发育成熟,相对来说身体以及肠胃的抵抗力比较差,如果说大量的服用了乌梅,这种酸性物质会腐蚀肠胃,不利于身体健康。

2、女性在月经期间以及分娩前后需要慎用:在我国的中医名著之中就有记载,女性格在月经期间以及分娩前后服用乌梅,容易损害身体健康。除此之外,在刮痧以及祛痘之后都是不能够服用乌梅的。

3、平时服用乌梅需适量:专家告诉我们,如果没有节制的服用乌梅,很容易损害我们的牙齿,同时身体中也会上火,导致咳嗽痰多,不利于身体健康。

4、感冒发热的患者使用乌梅需慎重:对于感冒患者来说,特别是那些伴随有咳嗽痰多症状的缓缓,千万不要服用乌梅。除此之外,患有肠炎的朋友也好不要服用乌梅,避免病情加重。

 总结: 上文中介绍了这么多 乌梅的功效 以及作用,它不但能生津解渴,还可以止痛止泻,开胃增进食欲呢。乌梅虽好,但也有它一定的食用禁忌,小孩子好还是少吃乌梅哦,女性月经期间也好不要吃,你一定要记住这些禁忌哦。

乌梅入药的功效?

乌梅作为一种保健品,具有缓解血管硬化、促进食欲、抑菌和防治便秘的功效。. 乌梅最明显的效果就是促进食欲,乌梅是一种酸性食物,其中的酸性物质能够刺激唾液腺、胃腺分泌消化液,增强食欲,帮助人体消化。. 对于消化不良或食欲不振的人群,食用乌梅可以达到开胃的效果。. 乌梅中含有丰富的多酚类抗氧化物质,帮助人体清除脂肪代谢的过氧化产物,还可加速脂质的新陈代谢。. 乌梅中含有丰富的苹果酸,一些便秘的人食用乌梅,可以润肠通便。. 同时乌梅可以清除人体内多余的脂肪,进而有利于控制体重,对于减肥人士来说无疑是佳品。. 乌梅还有祛肝火的功效。. 对于肝火旺盛的人群来说,乌梅不但能平降肝火,还能帮助脾胃消化、滋养肝脏。. 同时乌梅还是天然的润喉药,对于一些咽喉肿痛的人,可以温和滋润咽喉发炎的部位,缓解疼痛。

本文地址:https://www.dadaojiayuan.com/jingfangyingyong/8571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