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4 年(东汉灵帝中平元年)深秋的一天夜晚。寒风萧瑟,星疏月淡。都昌城笼罩在一片凄厉的杀气之中,守城的东汉官军早已被农民起义军黄中军管亥部围困了近两个月。旷日持久的两军对垒,城中所剩粮草仅能维持守城官兵不到三天的时间了,在城头巡逻的兵士也日益显露出疲惫的神情。
夜,已经很深了。守军主帅——北海相孔融,仍站立在窗口,眉头紧皱,凝视夜色,苦思着破敌之策。孔融心里明白,继续这样长期孤守,终不是办法,何况军中粮草将尽,客观条件不允许。而如若强行突围,敌人兵力数倍于我,弄不好会招致全军覆没,现在唯一可行的办法是,派人向素与我军友善的平原相刘备求援。
“谁能出城去向平原相求救呢?”孔融正想着,军中太史慈求见,“恩公,此次出城求援的任务,请交给我吧!”太史慈向曾在患难之机给予他帮助的孔融请战。如此这般地一通耳语,说得孔融不时点头。
天刚放亮,被围困以来一直紧闭着的都昌城门,突然打开,吊桥放了下来,随即从城内冲出三骑射手来,每个人都带着箭和箭靶,为首的就是那位太史慈。这一举动立刻引起围城黄巾军的注意。他们一边飞马报告主帅管亥,一边调动人马即刻进入紧急战斗状态。可是,只见三骑射手出城跑不多远便跳下坐骑,来到城下一处堑壕里,领头的招呼着另外二人,各自插好箭靶,练起射箭来。练完后又照直回城。自始至终只有他们三个人。
第二天早晨,都昌城门一大早又大开。太史慈又带那两人骑马出城来练箭,黄巾军官兵见了,有些人稍微起起身,立在远处指指点点议论起他们的箭术来;有些人懒得动,躺在地上闭目养神。太史慈他们练完箭,一如昨天。回到城内去了。两军阵前,相安无事。
第三天清晨,太史慈他们又骑马出城了,黄巾军兵士见他们带着弓箭,又如前两日的样子,眼皮稍微抬一抬就不愿多看了。全部躺在那儿打瞌睡,再也没一人愿站起来注意这三名官军的动向。而这时,太史慈他们却快马扬鞭。直朝义军阵地冲了过来。
“哎呀,我们上当了。”等黄巾军官兵醒悟已经晚了。太史慈他们从城侧飞驰过去。
太史慈突出重围,来到平原相刘备处,立即搬来3000 救兵。
三国是历史上名将辈出的一个时期,说起东吴猛将,人们会想到五虎上将,还有百骑截营的甘宁等,其中还有一位叫太史慈,是《全唐诗》中孙元晏所写的“圣德招贤远近知,曹公心计却成欺”的主人公。
太史慈的真实事迹在史书记载中并不详尽,那么为什么他会被称为是“东吴第一猛将”呢?其实,太史慈是个战功卓著、英勇无畏、仁厚孝顺、能文能武的一名不可多得的将才。
足智多谋,开始崭露头角
太史慈是东莱郡黄县人,身长七尺七寸,长相十分英俊貌美,善骑射,是个真正的神射手。他的武力值“堪比赵子龙”,并且不低于甘宁等人的,但他并不只是武力值高。
太史慈从小便好学,二十一岁的时候被本郡郡守选为使者。
那个时候,太史慈在东莱县担任奏曹吏,恰逢本郡与本州之间出现了嫌隙,而有司处判定他们两人谁对谁错的标准,是将奏章送到有司处的先后顺序。
郡守怕落后对自己不利,便挑选了太史慈前去洛阳送上奏章。
太史慈在洛阳公车门前遇到了给本州送奏章的州吏。于是便使计毁坏了州吏的奏章,并且还将他劝逃,完美的完成了使命。
因为这件事,太史慈开始崭露头角,他的智谋也被世人看到,并称赞其足智多谋、胆大过人。
不过太史慈这次完成了任务,却也得罪了州牧的记恨,于是他只能远离家乡,到辽东躲避祸端。
知恩图报,智救孔融
太史慈从家乡逃走之后,北海孔融知道了这件事,便有心结交这个足智多谋的优秀人才,于是在他不在家的这段时间,多次派人到他家里探望他的母亲,并且送了他母亲很多日常生活要用的东西。
等太史慈从辽东回到北海看望母亲的时候,正碰巧孔融被管亥所困,母亲就对他说,在他不在的日子,都是孔融在照顾自己,这个恩情一定要报。
太史慈是出了名的孝子,所以听了母亲的话, 二话没说就前去营救被困的孔融。
当时都昌被贼兵层层围住,太史慈找到包围圈的突破口,独自一人闯了进去。
太史慈提议在包围圈还没有完全闭合严密的时候,由他带兵突围出去,但是孔融执意要等待援军,直到包围圈一天比一天严密,这才想到向刘备求助。
于是太史慈自荐带信出城,并对孔融说:“你厚待过我的母亲,很是感激,所以才让我来救你。情况紧急,请相信我的能力。”
然后便一人带着三五骑兵准备突围。面对贼人的包围,太史慈并没有硬拼,而是先在城外练箭,打消贼人的戒备,然后趁着他们放松警惕,轻松出城。
并成功说服了刘备,带领三千兵马解了孔融被围之困。
经过这次智救孔融之后,太史慈名声大噪,他的忠孝仁义和智勇双全在当时三足鼎立的天下,一下子让很多将领都开始对他产生了拉拢之心,就连曹操都给他送信,信封中夹着一味“当归”,了自己的诚意。
诚信守诺,得遇明主
之后太史慈听闻自己的老乡刘繇在江南任职扬州牧,在天下纷乱之时,太史慈希望可以找到一个更好的发展之地,便去往江南。
正赶上东江孙策在攻打刘繇,于是太史慈帮助刘繇对抗孙策。在太史慈单骑外出侦查时,正碰到孙策和手下的几个人,于是两人起了冲突。
太史慈提出要一对一,身为“江东小霸王”的孙策自带傲气,便应了下来,两人经历了一番激烈的打斗之后打成平手,而孙策的武艺超群是众人皆知的,由此可见,太史慈的武力值也是非同一般。
孙策继续进讨刘繇,终于俘获太史慈后,两人英雄惜英雄,太史慈开始为孙策效力,在刘繇病死后,太史慈还提出帮助孙策收拢残兵散卒。
太史慈与孙策约定六十天必定会带着这些残兵散卒回来,孙策手下的人没有相信太史慈还会回来的,只有孙策相信太史慈,说他是个忠义守信之人,一定会回来的。
果然在第五十九天的时候,太史慈带着众军士如期而归。
从此之后,孙策对太史慈更加重用,人们对于太史慈重信守义的道德也是更加的敬佩。
效忠孙策后,太史慈曾与孙策一同讨伐麻保贼,有一个贼人在城楼上揽着城上良木,凭借着高楼的防御大骂孙策,太史慈听后勃然大怒,弯弓搭箭,一箭穿透了那人的手,并将他钉在了梁上。
这也是成语“贯手著棼”的由来。
能文能武,重情重义
太史慈之所以能够被称为东吴第一猛将,就是因为他的重情重义,忠义守信,还有就是文能提笔定乾坤,武能上马安天下的本事。
在三国时期众多猛将中,太史慈依然能够脱颖而出,武力值甚至可以排到三国名将的前五名,仅次于吕布、典韦、许褚等人,是个名副其实的猛将。
不过太史慈在历史上留下的痕迹,尤其是在这个人才辈出的时期,并没有吕布、赵云、黄忠、关羽等人有名气,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英年早逝。
著名的赤壁之战中,孙权本来是任命太史慈为先锋,但在赤壁之战之前,孙权派太史慈牵制刘表的侄儿刘磐,在一场无名之战中被刘磐的弓箭手射中,最终伤重不治,死在营中。
所谓的“时势造英雄”,那些有名气的英雄将领,几乎都经历过能够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的著名战役,从而出名,为后人所敬。
而太史慈之所以没能留下与吕布、关羽一样的名气,最重要的就是没有参加过一场著名的战役。
但是历史不会被抹去,太史慈还没有来得及在大战中展现自己的才华,留下一句“今所志未从,奈何而死乎!”便病逝了。
不过,尽管太史慈死的平淡,令人惋惜,但是他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身后的荣耀也配得上与他一生相交孙策的亦友亦臣的德行,值得被称为“东吴第一猛将”的。
三国志战略版太史慈怎么玩太史慈怎么搭配。太史慈这样的人物搭配起来非常地难,很多人都为怎么搭配太史慈头疼,因为太史慈本身的数值虽然说不是很差,但也不是很优秀,有时候其他阵容搭配吧比较优先其他角色。
一、武将介绍
1.基础属性
50级时,没有红度的太史慈的武力值达到统率达到133,武力值达到195,智力值到达118,速度值达到111。作为一个武力输出武将,其武力值在中上游水准,但其谋略值高于大多数武力输出武将,对阵智力队有优势。
短板是速度慢,这一点注定了没有白马义从的太史慈根本无法打先手控制。此外统率偏低,身板比较脆。
在兵种适性方面,太史慈的骑兵和弓兵为S,在战斗中会有120%的属性加成,因此我们在组太史慈队伍的时候,也主要推荐这两个兵种。
2.战法分析
自带战法【神射】
太史慈的自带战法奠定了他在游戏中不可替代的地位,每回合攻击两次的bug设定,让其在游戏中变得独一无二,同时对突击战法的适配程度,达到了满分。值得注意的是每次攻击降低目标统率25点,是单次独立计算回合的,并不会重置回合数。
传承战法【折冲御侮】
折冲御侮的出现可谓如虎添翼,他完美的契合了太史慈的自带战法。学至满级后,更是有百分之45%的发动几率,太史慈带了此技能,8回合的理论发动次数则是7.2次,为我军主将带来了14.4次的免疫伤害。同时其降低智力计统率的效果,也是百搭的。这个技能的存在让原本看似是一名纯输出武将的太史慈,变成了一名超一线辅助。
3.加点
兵书
加点推荐:正常全武力加点,带兵无常势可全速度加点
兵书选择:以治击乱、神机
二、阵容推荐
1.S1赛季
【甘宁吴弓】
(主)甘宁万箭齐发+避虚击实
(副)太史慈折冲御侮+克敌制胜
(副)程普无当飞军+守而必固
【孙权吴弓】
(主)孙权卧薪尝胆+一骑当千
(副)太史慈折冲御侮+克敌制胜
(副)甘宁万箭齐发+避虚击实
思路讲解:两套吴弓,前者偏向于综合,开地打架都很舒服,后者偏向于暴力美学,个人喜欢甘宁吴弓,更加全面,攻守兼备的感觉。
2.S2赛季
【稳定孙权吴弓】
(主)孙权卧薪尝胆+万箭齐发
(副)太史慈兵无常势+折冲御侮
(副)孙尚香鲁莽+强攻
【爆发孙权吴弓】
(主)孙权卧薪尝胆+万箭齐发
(副)太史慈兵无常势+折冲御侮
(副)孙尚香结盟+强攻
思路讲解:个人喜欢爆发版的孙权吴弓,孙尚香结盟的结盟,可获得友军异性的治疗效果及增益状态,如果能结盟孙权,香香伤害输出爆炸,如果不幸结盟了太史慈,也可以获得治疗效果,此阵容太史慈全智力加点。
3.S3赛季
【凌统吴弓】
(主)孙权卧薪尝胆+一骑当千
(副)太史慈折冲御侮+克敌制胜
(副)凌统锦帆军+横戈跃马
思路讲解:此阵容,依旧惧怕盛气凌人,但是凌统给孙权太史慈创造了完美的输出空间,同时锦帆军的伤害也是这队的亮点,也让太史慈的克敌制胜更加高概率触发。
【甘宁吴弓】
(主)甘宁锦帆军+万箭齐发
(副)太史慈折冲御侮+克敌制胜
(副)孙尚香文武双全+强攻
这样的搭配这样最终还是会回归主流的打法,但是现在的打法在现在的环境当中还是非常强悍的,对付蜀国阵容还有魏国阵容的时候都比较吃香。
本期为三国杀大讲堂的第100期,恰逢火包武将详解专题的最后一员大将出马——“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之剑,立不世之功!”太史慈其人,弓马熟练,箭法精良,一生以忠义闻名天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位拥有天义技能的“笃烈之士”。
【天义】——出牌阶段,你可以和一名角色拼点。若你赢,你获得以下技能直到回合结束:攻击范围无限;可额外使用一张【杀】;使用【杀】时可额外指定一个目标。若你没赢,你不能使用【杀】直到回合结束。每回合限一次。
技能
【天义】,简单而言是一个二阶段技能,分别为拼点和出杀,但实际上,完全可将此技能看作两个强力技能!
一阶段,拼点。在此先介绍一下什么叫做拼点——
拼点定义:拼点的双方各以牌面向下的方式出一张手牌后同时亮出,牌面上的点数大的一方赢。双方将拼点所用的牌放进弃牌堆。不能和自己拼点。点数相同时发起方没有赢。
好了,了解了什么是拼点以后,再让我们回头来看看【天义】技能的第一阶段:“出牌阶段,你可以和一名角色拼点。若你赢,你获得以下技能直到回合结束。若你没赢,你不能使用【杀】直到回合结束。每回合限一次。”从上述介绍我们不难看出,太史慈可以对任意一名除自己以外的角色发起拼点,而拼点失败的惩罚为该回合不能使用【杀】,直到回合结束。但是,【天义】是可在出杀之后使用的,也就是说,你完全可以在本回合使用【杀】以后将【天义】当做一个不可被无懈的【过河拆桥】使用!
当然,与【过河拆桥】相比,拼点只能减少对方一张手牌,且该手牌还是对方指定使用的,相对与过河拆桥而言简直弱毙了。那么,我们再考虑一下目标,如果拼点的目标是张角、是华佗、是甄姬、是某个只有一牌的武将、是某个残血的敌方武将、是某些手上全是【桃】的家伙呢?拼点所起到的效果完全不输过河拆桥。
而且当你囤着两轮没出【杀】,突然找到对方拼点时,对方敢不拿出最大的点和你拼么?大牌里面可不缺少好牌。实者虚之虚则实,拼点需要起到让对方割舍任意一张牌都心疼的目的。
更为重要的是,在目前可使用拼点的武将中(如荀_、祝融)太史慈的拼点是最主动、代价最小的。以上只是拼点失败或不需要出杀时【天义】的用法,但拼点的最大目的可是发动此技能的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出杀。
当拼点获胜后,可获得以下技能攻击范围无限;可额外使用一张【杀】;使用【杀】时可额外指定一个目标。——这才是太史慈【天义】的核心,也是他身为IMBA存在的原因,当拼点胜利后,太史慈可使用两张杀,且每张杀可以额外指定一个目标,也就是说他可以在一个回合中同时攻击4个人,或者对两个人发起两次攻击,提供四点输出!这简直是堪比万剑南蛮的输出,并且不会误伤队友。
不仅如此,在此基础上,仍可发动武器技能:如装备雌雄双股剑时,指定两位女性目标,两位女性目标都需要决定让太史慈摸一张牌或者自己弃掉一张手牌;装备方天画戟时,最后一张杀可指定4个目标;装备诸葛连弩时,每张杀都可指定两个目标,且在连弩被替代或失去时,仍可再使用一张杀。
同样的,在天义的基础上,杀的属性及效果也同样适用,如一张属性杀指定两个目标时,都具备属性伤害;使用酒后,两个目标受到伤害都损失两点体力。
由此可见,当成功发动【天义】的太史慈装备上合适的武器,有足够的杀,拥有无比可怕的输出能力,并且每次爆发的代价几乎可忽略不计。
当然,高爆发的同时,也让太史慈急需要高点数的牌及杀,基本可以说左脸写着“求包养”,右脸写着“求人头”。补牌流的队友能和太史慈达成更好的配合。
身份
主公:除纯娱乐局外,还是不要尝试如此非主流了。
忠臣:绝对给力的忠臣,而且对位置没有要求。开局根据主公的状况选择高调或酱油,【天义】作为补刀神技能很好的补充太史慈的手牌。就算运气不好没有【杀】也不妨碍你一回合一拆,用废牌消耗对方的大点也是很好的。太史慈和大部分主流主公都有很好的配合。刘备局的太史慈可以连续爆发,万一有弩就更爽。孙权局太史慈主要起到拉仇恨的作用,杀伤反的同时为孙权赢取宝贵的攒牌时间,关键时刻还可救援。张教主局太史慈一杀指主和反,配合【雷击】直接秒3血,还补充主公手牌。插句题外话,张角局如果雷击不能收人头的话忠臣最好不要砍主,除非知道他【闪】比较多。
反贼:不受距离限制的武将都是好反贼,何况太史慈还能拼点拆牌。反贼太史慈首先让主公相当于一轮只摸一张牌,拼赢了还能2杀,杀伤主公的同时也压制忠臣血量。有时用【天义】反补也是很有必要的。太史慈特别能坑害张角这种手牌比较关键的主公,也可让刘备不敢只留一牌。
内奸:相对而言太史慈具有很高的嘲讽性,不太适合作为内奸的人选,若身为内奸切忌低调再低调,全场打打酱油,或者干脆打明内控场,比如一张【杀】指定2忠,一张【杀】指定2反,同时攒aoe求爆发。如果能成功拖入主内反局,或许惊喜就会降临。
历史上的太史慈身长七尺七寸,美须髯,年少好学,猿臂善射,弦不虚发,更兼忠肝义胆,称得上一代儒将。而他临终遗言更是感人至深:“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就让我们完成子义的遗愿,用他在三国杀中建立不世功勋吧。
本文地址:https://www.dadaojiayuan.com/lishidiangu/1553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太史慈毁掉奏章
下一篇: 杨璇石灰火马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