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羲黄大学 >> 黄紫檀生命学系列讲堂 >> 文始真解大佩服
文始真解大佩服 第八卷 筹策之道
作者:黄紫檀 2024-05-03 10:05:43

文始真解大佩服声明

黄紫檀老师的三门生命学课程:

8-2水蕴火飞

原文:

关尹子曰:“水潜,故蕴为五精;火飞,故达为五臭;木茂,故华为五色;金坚,故实为五声;土和,故滋为五味。其常五,其变不可计;其物五,其杂不可计。然则万物在天地间,不可执谓之万,不可执谓之五,不可执谓之一;不可执谓之非万,不可执谓之非五,不可执谓之非一。或合之,或离之。以此必形,以此必数,以此必气。徒自劳尔!物不知我,我不知物。”

文始真解大佩服149080.png

太易先生曰:

五行之中,水性善于潜藏,故蕴结为五种精炼之物。火性善于飞扬,故通达为五种气味。木性善于舒发茂盛,故华丽地展示为五种色彩。金性坚硬不朽,故充实为五种声音。土性善于调和,故滋生化合为五种味道。五行之常数为五,五行的变数则有不可计算之多。五行所代表的纯粹之物,只有木火土金水五种,五行之炁错杂而成的物质却是多到不可计算。

然而万物在天地之间呈现的形态种类,不可执著地认为就一定是有千千万万种之多,从五行角度观玄览,万物虽繁亦无非是木火土金水这五大类别。当然也不可以执著地认为万物只有木火土金水五大类别,进一步破除木火土金水五行之象,万物皆可归于一处,五行亦无非先天一炁之周行不殆推动成形。认识到此地步,还不能够呆滞地在不同情景中都将万物视之为先天一炁,万物在不同阶段不同场合,会展现各个角度的亿兆数的不同性状,在此后天层面,应该以万物气质之性为主,不宜一概视为先天一炁,否则无以圆融应用。

五行之炁,在具全条件的前提下,或可重新融合之,逆化为先天一炁,或会以不同比例随机组合,离散为千千万万不同事物。在后天世界,理想的单一的五行之炁凝结成的物质,几乎没有。以为五行必定是这种特定形状,或以为五行必定是特定之数,又或以为五行必定是特定之气,只能够徒然白费辛劳,无法掌握五行的精髓。

五行之炁错杂地凝结为有形的万事万物之后,就形成一个个间格的孤立个体,孤立个体用识神是无法完全沟通的,这就呈现出外物与自我两大系统;外物不能用识神知道自我的全部性状,自我也不能用识神知道外物的充分情态。

至精生化宇宙之规律,不出阴阳,阴阳的细化,就是五行。五行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万物得以生成的具体法则,其理深,其数奥,其象无穷。

五行乃是无知无觉的抽象规律,是形成各具不同属性之万物的内在之“物”。从“物”的角度看待,五行可以认为是木火土金水五大类的事物,它们在河图构成之时就已经出现,实际上就是至精的五种基本的运动形态之具象描述。五行成形为“物”之后,就必然具有“数”。

五行之“数”,就是天地之数的核心。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合为五十五,就是天地之数。天数有五,地数也有五,这就是五行之数的雏形。

天地之数如何来?乃是至精运动形态的累积而来。至精本自虚极静笃,无所谓动静,此时乃“零”数,用“○”来描述。至精虚静到极点,静极生动,在将动未动之状态,其数为“一”;“将动未动”的状态不能长久保持,则下一步必然是同步发生左旋右转两种运动,其数为“二”;左旋右转达致平衡,就会在左右之间产生一个中和态,左右中三者合为“三”角平衡态;至精本身具有的左旋右转运动特性,使得左右中这三者的结构不会是长久的坚固稳定,则必然从里面破出另一种处于下方的运动形态,形成新的“四”边平衡态;至精的四边运动态形成之后,其中间则必然会形成又一个中和态,合为“五”;至精的五方运动结构组成后,又由于至精本身自具的左旋右转运动形态,使得五方运动态不会稳定坚固,又从中破裂出新的运动形态,构成长方形横三竖二的结构,合为“六”种运动形态;至精的六方运动态构成后,形成三对等量力矩,力矩的中心点,必然会形成新的运动态,合为“七”;七方运动态复因至精本来自具的左旋右转运动导致不稳定,则必然会形成新的平衡,这种新的平衡将中央聚焦的力点排除,形成具有八个面的均衡力点,与八卦相类似;形成新的八方运动态后,此时的结构会因八方的相互排斥吸引,需要在中央产生新的力点均衡原来各方力的牵扯,是为“九”,与九宫模型吻合;九为奇数,至精内部又具有左旋右转的运动,亦必导致力的不均衡,则九宫会整体破裂,产生新的力点,并再次组合成十个不同位置至精幻影构成的圆周运动。

这个至精的十方圆周运动,就是先天一炁。

至精的十方圆周运动是长久稳定的结构,是宇宙生生不息的内核。

至精的十方圆周运动要想生化具体万物,还需要演化出河图的对称阴阳互补结构。这个过程的第一步,是在至精十方圆周运动之中心点,产生新的力点;以此力点为圆心,圆周线上十个位置的至精运动因内部左旋右转的相对力及中央圆心的吸引力,两两匹配,变为五对;圆心分别与圆周线上的五对至精运动态发生作用力,则会在圆周内部无时且同步形成另外的新的四个至精运动态——至此,河图中央五十之数形成。

五十之数居中,对应后天世界中央之地,中央多土,故五行命名为“土”。其中“五”个奇数运动居于中央,为阴土,因其属内,故命名为“己”;十个至精构成的圆周运动居外方,为阳土,因其流转不息,故命名为“戊”。

究竟而论,戊己相对。如以奇为阳,“五”为奇数,则己土亦可为阳;如以偶为阴,则“十”为偶数,戊土也能属阴。“阳”居外,“阴”居内,则戊土可变为己土,己土能化成戊土。

一般而言,中央己土相对戊土而言不动,但是自身左旋右转的相对运动不变,整体呈顺转;外圈的戊土的至精运动遵循整体逆转、局部一左旋一右转的次序排列,内外共同作用,使得戊土围绕己土的整体运动,会在虚空形成力的叠加。

戊己土共同形成力的干扰叠加效应,首先形成一个新的单一力点,这个单一力点第一个产生;后天世界里,地球除“土”之外的万物,也是在北方先形成“水”,其他物类才依次产生。所以这个第一位产生的力点,与后天世界的北方“水”是相对应的,故五行命名为“水”。

“一”的产生打破戊己土相反运动维系的平衡,为了达成新的平衡,其对立面南方必然会产生“一”个新力点以牵制北方的“一”。在戊己土整体顺逆时针运动的带动下,北方之“一”先逆行和南方之“一”叠加,在南方形成“二”个新的力点。后天世界南方多火,故五行命名为“火”。

北“一”水逆行生南“二”火;“二”成之后,逆行之力泄耗殆尽,“二”数必然再顺行求生,带动南“二”与北“一”合并,在东方形成“三”个新的力点。后天世界东方多木,故五行命名为“木”。

“三”数顺行到极致,其势归零,则逆行开始,带动东方之“三”与北方之“一”合并,在西方形成“四”个新力点。后天世界西方多金,故五行命名为“金”。

北方“一”个力点、南方“二”个力点、东方“三”个力点、西方“四”个力点形成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力点形成圆形的力效应;该力效应有先逆后顺之势头,然而在消弭了戊土的作用力后,归于不动,其结果是戊土作用力失效。失去戊土的制约,中央己土“五”个力点得以透出,分别作用于东西南北四方,并与东西南北原有力点叠加,分别形成北方“六”个力点、南方“七”个力点、东方“八”个力点、西方“九”个力点。此时,外圈四行各具两个力点:北方一六,南方二七,东方三八,西方四九。连同原来中央五十,则五行之数齐备。其中,奇数在内,先天为阳,偶数在外,先天为阴。如此,五行又分阴阳。

以上所推,乃是天地之数的形成过程,这个过程发生时,时间还没有被创生,因此没有时间参与。天地之数的形成,包含了五行在无时的状态下形成的各自基本数;各个方向力点的不一样,产生顺序有别,导致其对应的后天世界也有区别,这种区别,根据后天世界物类繁茂程度,分别予以命名,形成“土水火金木”五种分类。如此则五行齐备。

五行齐备之后,在其内部多重阴阳的制衡之下,形成一个立体圆结构,这就是河图。河图由至精的运动构成,但因其在世界之先,故不曾被创生,无生则无死。

河图的构建,是三坟四易图之第一步;而河图之内先天大五行的成形并发挥协同作用,则是先天元神得以生化万物的基础。

先天五行经历连山、归藏、乾坤及周易描述的四个阶段,逐步作用于后天事物,产生了诸多物质和元素,并对物质和元素进行进一步深入细致的影响,生命得以产生。物质和元素的产生,标志着河图的先天五行隐藏到后天事物里面,变成后天五行。

后天五行带有先天五行的特性,具有“形”“气”“数”三个层面。

五行之“数”,为水一六、火二七、木三八、金四九、土五十,五行之“气”,为水潜蕴、火飞达、木茂华、金坚实、土和滋,五行之“形”,为水精、火臭、木色、金声、土味。

在河图的先天大五行之作用下,后天五行的每一行,都具有其他四行的属性,每一行又都具有五种常态。如“水”可以形成唾涕津血液五种后天粗精,这五种后天粗精也按照五行有对应关系;“火”可以形成香臭腐浊清五种嗅觉,这五种味道也可按照五行分类;“木”可以形成青红白黑黄五种颜色,这五种颜色也可以按照五行归类;“金”可以形成宫商角徵羽五种声音,五音依然具有五行属性;“土”可以形成酸甜苦辣咸五种味道,这五种味道也具有五行分类属性。因此,细化到具体每一行内部,其中存在的五行组合变数依然是多不可计。

后天五行也是只有“土水火木金”五大物类,但是这五大物类,在河图整体对称互补结构之下,构成错综复杂的组合关系,因而形成千姿百态不可计量的万事万物。

后天五行由“形”“数”“气”三大属性构成,因而由后天五行构成的万物,也分为“形”“数”“气”三大层面。

万物由后天五行糅杂而成,成形众多,用“万”来描述;万物背后之数,无非“五”组;而万物之气,归根结底,无非先天一炁。

然而万物之“形”“数”“气”却并非一定是合一的,也并非一定是分离的,要看他们处于天道承负的哪个阶段。一般而言,处于“长生、冠带、临官、帝旺”这五个阶段的事物,其“形”“数”“气”是合一的;处于“衰、病、死、墓、绝”这五个阶段的“形”“数”“气”是分离的;而处于“胎、养”阶段的“形”“数”“气”是二合一分,或“形”“数”合,或“形”“气”合,或“气”“数”合。

所以对万物的客观认识,不能执着于“形”的层面,纠结于“形”的万物属性作片面研究;不能执着地认为万物都具备“五行之数”,就拘束在“数”的层面作研究;也不能执着于认为万物都是先天一炁运化的结果,从而局限在先天统一的层面研究万物之“气”。如果万物是处于“长生、冠带、临官、帝旺”这五个阶段,“形、数、气”是统一的,此时必须综合起来认识它。

但是也不是全部都综合起来看的。事物的发展如果是处于“衰、病、死、墓、绝”这五个阶段,就要分离开来看它。或单纯研究“形”,此时只需要专注“形”的万物属性即可,不用理会“数”和“气”;或单纯研究“数”,此时只需要专注于万物的五行之数即可,不必理会“形”与“气”;或专注研究“气”,此时只需要单纯研究万物同一的“先天一炁”即可,不必理会“形”与“数”。

还有“胎”和“养”是处于“形气数”有分有离的状态,需要灵活辩证认识;固定一个“离”的角度,认为万物必定是“形”或必定是“气”或必定是“数”,那是劳而无功的。固定在“合”的角度认识,认为万物都是“形气数”的合体,也是不对的,也会劳而无功。以为事物必定具有“形”,实际上它可能只有“气”和“数”;以为事物必定具有“气”,它可能只有“形”和“数”;以为事物必定具有“数”,它可能只有“形”和“气”。道学非常重视认识事物的角度和观察方法,讲究灵活如水,从实际出发选择观察、研究的方法;反对僵死、固执。

五行之为“物”,本身是抽象的,“木火土金水”本身并不具有灵知灵觉,因此,没有一个观察者,五行本身不会知晓、通达“我”的存在。

后天五行源自先天大五行,先后天五行都是至精运动的规律的浓缩,它们共同合力,创造了芸芸万物;这个过程至简至易,玄奇奥妙,必须以先天元神为道眼去玄览,才可以清晰了然;“我”乃后天元神,从“我”出发,并不具备知晓、掌握先后天五行之“物”的全体面貌的能力。

把五行之“物”忘却,把“我”也忘却,忘之又忘,连“忘”亦无,则一灵独觉,超然物我之上,不受先后天五行的制约;进一步,将独觉知一灵亦忘之于乌有之乡,则至精在手,吾身等乎宇宙。


本文地址:https://www.dadaojiayuan.com/wszjdpf/61960.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