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 运动健身 >> 传统武术

红拳十三势基本内容

荆十三 2023-12-13 15:52:29

生土长三秦大地的红拳,是目前在我国传统武术拳种中保留最为完善的原汁原味的拳种,可称为传统武术活化石。

“红拳十三式”可根据具不同的年龄分为快慢两种练习方法,初学着要由慢到快,对于老年人可以缓慢习练,长期习练会增强人体的协调性、灵活性,柔韧性,对强身健体延长运动生命有着不可估量功能,尤其对青少年骨骼的发育,身体协调发展有重要的功效。

基本功 掌、拳、勾手、弓步、仆步、马步、半马步、正踢腿、

红拳十三势动作名称

预备式

1. 海底捞月鹦鸽架 (十字手)

2. 撑补势

3. 叶子手(扎手)

4. 裙拦势

5. 却地龙

6. 吊手单片

7. 抹手贴金

8. 卸手抱头

9. 连五捶(连珠炮)

10. 拦斩揭膀

11. 抹手捅拳(抹手上步捅捶)

12. 魁星提斗打虎势

13. 狮子抖毛

收势

红拳十三势演练前要求 自然站立,双脚并拢,两手成掌自然下垂,抬头挺胸,下颌微收,两眼平视前方。

预备式 双手抱拳迅速上提守在腰间(带扣处,拳心朝上,双拳护住肾盂),同时迅速转头,身体不动,目视左侧;

1.海底捞月鹦鸽架 (十字手)

(1) 双手由拳变掌,两臂伸直,指尖朝下,放于腿外侧掌心朝前弯腰、双腿不曲使双掌贴腿外侧至指尖接触地面,,使双掌至脚内侧,目视脚尖;

(2) 接上势不停,起身立正同时两臂内卷在胸前交叉成“十”字状,双臂微曲;双手“十”字不变,两臂向前推出,双臂与肩同高,目视前方;

(3) 双臂打开至两侧,与肩同高,立掌,目视左掌;两臂伸直,两掌向外旋转180度,至掌心向上、虎口朝外,转头目视右掌方向;反掌使掌心朝下、虎口朝内,同时迅速握拳由掌变拳,目视左拳方向;双拳迅速收在腰间,拳心朝上,下颌微收,目视左侧

2.撑补势

(1)两脚并立,成立正姿势,左拳由腰间向前提起与眼睛同高,左小臂与大臂成九十度, 拳心超内,目视拳心,同时提左膝绷平脚尖

(2)仆步左撑捶右冲拳——接上势,落脚成左仆步,打开左拳、拳心朝上,左拳紧贴大腿内侧,目视左拳,左拳贴紧腿内侧向前探至拳出左脚面,抬头目视前方(图10),重心前移至左腿,左拳继续前撑小臂向外滚动成弓步上架,右拳由腰间向前冲,冲拳过程中右臂旋转至右拳拳眼朝上。

3.叶子手

4.群拦势

(1) 左掌变勾手向斜后方挂,左臂伸直,勾尖朝上,身体向右后方旋转九十度,同时右臂向后用掌被打出、掌心朝内、虎口朝上,掌尖与头同高,重心移至右腿、左腿伸直,成右弓步,目视右掌

(2) 身体向左后方旋转九十度,同时右臂由后向上在头顶亮掌,右臂微曲成弧形,掌心朝上,指尖朝左,亮右掌的同时迅速摆头,目视左侧,左臂伸直、右手勾手不变,勾尖尽量与肩同高,左脚回收、脚尖点于右脚心内侧,左腿紧贴右腿内侧,曲左膝,下蹲,使左肩与左膝相合,收臀挺胸,目视左方

5.却地龙

(1) 挎腿按掌——左掌变拳收于腰间,重心前移,左腿伸直站立右腿踢膝,立于左胸胸前的右掌由上向下从右腿外侧挎过,同时迅速转头目视右侧,右掌挎过不停收于右侧腰际,左拳变掌,由腰间向右方下按,左掌与肩同高,目视左掌;

(2) 插掌穿喉——接上势,右掌由腰间斜向上插出,与眼睛同高,弓步不变

(3) 仆步穿掌——右掌变勾手,迅速摆头目视左方,弓步变左仆步,右手勾尖朝

上,左掌由右胸前打开,左掌和左臂紧贴大腿内侧,前伸出脚面,目视左方

6.吊手单片

接上势不停,左掌向前撑起,重心前移上体直起成左弓步,右掌自下而上,由后向前抡起,与前撑左掌交掌击响于头顶上方,接着左掌变拳收于腰间,右掌由头顶向右耳侧曲肘回格,同时侧身调肩使右肩在前左肩在后,调肩时左脚脚尖向外拧转90度、成交叉步,然后迅速起右腿绷平脚面向上正踢,右掌由耳侧向前击打右脚面于体前,目视前方。

7.抹手贴金

(1) 抹手——接上势,右脚向前落,右臂伸直,右掌由上向下劈 同时左拳变掌由腰间斜向下劈出,上左步成弓步,双手交于体前,两臂伸直,与眼同高目视劈掌方向,双手前抹,右手先下自然击打右腿面,左掌前探后下自然击打左腿面,目视前向;

(2) 贴金——接抹手,右掌迅速从腰间推出,掌尖朝上,目视前方,同时左手立掌护于右肘下方,左掌贴于右臂外侧。

8.卸手抱头

左掌顺右臂向前卸手于左耳侧,右手回抽握拳右拳由内向外轮拳向左侧击打左掌于左耳侧,左手立掌垂肘,同时并右步并迅速转头目视右侧。

9.连五捶

开右步,右脚向前迈半步,脚尖点地成右虚步,同时右拳由左耳侧向下抡砸,左掌变拳收于腰间,动作不停,重心前移至右脚,左腿提膝、左脚跨于右腿裹窝处,左拳同时由腰间提起由上向下、向前抡砸(斩)、左拳下砸(斩)至与胯同高时,制动并由下向上挑左拳,左臂伸直,拳心朝上,同时左脚前落成左弓步,左拳回抽同时右拳由腰间从左臂下冲出,拳眼朝上,拳面与肩同高,左弓步不变,右臂回抽向上架于头顶,回抽时旋转右臂,也叫滚架,上架的同时左拳由腰间冲出,拳眼朝上,左弓步变为马步。

微信图片_20231213154911.png

10.拦斩揭膀

(1)拦斩——右拳收于腰际,左脚收回半步、右腿站直,左拳回收变掌收于左胯处,动作不停,左脚向前迈一步成左弓步,同时左臂提起、左掌向前下按,用掌外缘由上向下拦,步形不变,右拳由腰间提起胳膊肘上提使拳贴于耳侧,同时伸大臂、展小臂、拳外翻,用拳背由上向下抡砸至裆部时用左掌与右小臂交错,这为“斩”,左掌立于右胸前,右拳斩于小腹前,拳眼朝外目视前方,右臂下斩的同时,曲左腿,提右膝使右脚贴于左腿裹窝处。

(2)揭膀——接上势,曲右腿成提膝状,向前落右脚成右弓步,同时两臂伸直右掌掌心超内、虎口朝上,左掌掌心朝外、虎口向下,右臂向前、左臂向后,两臂由下向上揭起,揭起要自然、两膀放松;

11.抹手捅拳

(1)抹手——接上势,顺两臂下落,上左步成左弓步,右臂下落至面部时,左掌掌尖朝前,由腰间前从右手上插穿,右手向下抹,右手下落自然击打右腿面,左手向前拓同时下抹自然击打左腿面;

(2)上步捅捶——上右步成弓步,同时右掌变拳向前捅捶,拳眼朝上,拳与肩同高,左手立掌护于右大臂内侧,目视前方。

12.打虎势

右脚向回收半步震脚,起左脚微提膝、左脚提于右腿腿弯处,两手握拳、拳心超内拳眼朝上、两臂打开、右臂伸直,右臂微曲、左拳与头同高,右拳与跨同高,目视右拳(图44),左脚向前落成左弓步左掌变拳,拳面朝下栽于左膝盖上、左肘顶起、左肩顶紧,右拳由后向上从头顶打出、拳面朝前,目视前方。

13.狮子抖毛

右臂打开向后轮,拳眼朝上,左臂打开向上轮,同时重心移至右腿成右弓步,目视右拳方向(图46),接上面的动作不停,左臂继续由后向前、由上向下轮,右臂由前向后、自下向上轮,轮至两臂打开与肩同高,步行不变,目视左拳(图47),接上动不停,大臂不动,小臂同时向内栽,双拳拳面抵于膝盖上,拳心朝外,步行由右弓步迅速变为左半马步,抬头挺胸,目视左方。

收势

(1)接上式,上体直立,并左脚成立正姿势,同时双拳回收收于腰间,拳心朝上,目视前方;
(2)双拳变为掌自然放下,身体放松,目视前方

陕西习练红拳的师傅大部分都会推手,只是不推上下步而已。跑拳搭手相互练习时,要求初学者从步法开始,红拳宗师师宝龙牶经说的好“一要功夫,二要拳,三要足手紧相连,拳到脚不挪,必定打不着,”这里说的功夫是1:套路习练的身法灵活,2:内场硬功,3:力量,二要拳中的“拳”是熟练掌握技法,三要足手紧相连是说拳脚并用,如习练红拳觉得不实战,是因为没有找到好师傅,红拳老师分为“嘴把式”“练把式”和“打把式”有些红拳老师一辈子也没和别人交过手,但记得套路很多,这些人教人只是为了锻炼身体,并把红拳套路作为一种艺术,因红拳套路也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传承红拳体系中功不可没。

红拳在明代被爱国将领戚继光作为训练士兵的必须科目,目前大家看到的只是外场表演的红拳套路,央视武林大会上红拳只是展示了简单的技法,由于规则的限制很多招法无法使用,36年杨虎成接南京国术馆的要求才在当年推荐杨瑞轩组建陕西国术馆【(杨瑞轩:1871--1957)陕西富平县人,著名红拳拳师。杨瑞轩青年时期,曾拜陕西三原鹞子高三的高徒耀县安老三(安伯龙)姜老五(姜宝)习练高派新意红拳。杨体魁力巨,单手善使大铁刀,曾在国民革命军第二司令胡景翼部任营长旅长等职】。在成立了陕西国术馆后是以红拳为主要教学内容,请的红拳教练有杨杰、张鸣歧、姚德元、张汉鼎等,37年全面抗战开始,南京国术馆也就基本停止了活动。所以红拳未受当时南京国术馆为一统中国武术的影响,陕西红拳传承人为了固守自己的红拳文化精髓,以陕西人固有的执着守护的这块园地。




本文地址:https://www.dadaojiayuan.com/chuantongwushu/6672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