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拳,相传创自天竺僧人达摩。梁大通丁未,达摩赤足入中原,在少林寺演说禅宗,见众僧个个面黄肌瘦、精神不振,甚有萎靡盹睡、病体夭折者,慨然曰:“出家人虽不以躯壳为重,然亦不容不澈解于性,使灵魂离散也。欲悟性,必先强身,则躯壳强而灵魂易悟也。”于是创罗汉拳十八手,授以僧众,修炼不过数月,则个个精力充沛,此其起始也。
在当时所谓罗汉拳者,只此十八手,亦并无先天后天之名目。至金元时,白玉峰披剃入山,得此十八手,乃融合变化,阐幽发微,增为一百十八手,以符一百一十八罗汉之数。至此始将达摩所传之十八手,进号曰先天罗汉拳元始十八手,而白氏一百十八手,则谓后天罗汉拳也。 罗汉拳的先天与后天,也就是定形与发展,所以后期凡是以达摩十八手或白氏一百十八手为宗法形成的罗汉拳均可称为后天罗汉拳。 先天罗汉拳,即其起始之十八手也,是少林各师派之正统宗法,法止十八手,精华所荟,不失本真。
自达摩禅师传出世来,名家巨手多有承传发挥,其理论基础是初祖达摩所传的禅法:“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在其练法中,始终体现着“无念为宗”的禅宗精神,侧重于呼吸吐纳,气行六脉,守心住缘,止心不乱,故也称“少林心法罗汉拳”。
有诗曰:“达摩西来一字无,全凭心意用功夫,若要经上寻佛法,笔尖蘸干洞庭湖。”先天罗汉拳元始十八手,每个单势都是炼气的桩功,既可使精气神力充足,又可使下盘稳固,既内又外,既神又形,既静又动,易筋洗髓功夫无不在也,可获性命双修之效。
“外功练习,乃肉体、筋骨之所有事;而内功之修养,实性命精神所着重。离而二之,则为江胡末技,合而一之,则为神功。
为了便于研究和探讨,罗汉拳内功“四步练习法。
1、学会气功呼吸
一般情况下人们在习武之前,比较普遍的呼吸方法都是胸式自然呼吸,呼吸时胸部一起一伏。学练少林罗汉拳时,要把胸式呼吸改为气功呼吸(也叫腹式呼吸)。吸气时,逐渐收缩腹肌,使小腹部内敛;呼气时,腹肌自然放松,使小腹部逐渐隆起。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怎么做都要保持呼吸的自然和连贯,不能有停顿和憋气的感觉。
2、学会意守丹田
在练桩功和套路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意守丹田。将意念集中于脐下一寸三分之处,使自己的小腹(丹田)有充盈之感,也就是气贯丹田的感觉。丹田是人体的重要部位,它的周围是腰和胯。把意念放在丹田,不仅可以增强元气,随时聚气,也有利于调动腰胯发力使力,保持身体的中正。
3、学会意、气、力的结合运用
在练习桩功和套路的过程中,以意行气,以气运身,腰活胯转,以气催力,呼吸、意念、动作三者紧密配合。当蓄势待发时,尽量放慢拉长吸气;当击打发力时,则短促快速呼气;当一个技击动作与下一个技击动作间歇时,内部气脉要连绵相属,促使气势不间断,势势承接,做到“势断气连”;当需要爆发出击打的劲力时,先聚气于小腹(丹田)力从脚指、脚根上升到腰胯,再由腰胯发出从而达到气与力、力与势的整体合一。
4、整合和归纳“四要
一要舌顶颚,二要气实腹,三要肛上提,四要神内敛。“舌顶颚”是指把舌头卷起来抵舔上颚,产生津液要吞咽下去。而肛上提、气实腹、神内敛则可以保肾护中、治气养肺、振奋精神。
之路在于坚持、在于自律、在于名师指导、在于功法传承,更在于对基础的态度和一个学武术的良好氛围!
一招一式皆是精华,一静一动更是必然!
学武术,平地难起高楼、独自一人难以长久坚持!
武术和人生是一样的,没有基础建起来的高楼只会摇摇欲坠,经不起风浪;没有一个良好的氛围,周边都是一群负能量的人,会让你自己也失去对未来的期望!
武术会让你成为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人,打好一个坚实的基础,是你练习武术的必要途径!
本文地址:https://www.dadaojiayuan.com/chuantongwushu/6672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迷踪拳来源和技击技术
下一篇: 通背拳来源和用手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