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 道德经注解

成玄英《老子道德经义疏》四十八

德玄 2024-12-26 20:04:16

为学章第四十八

为学章所以次前者,前章正明凡圣二心缘照差异,故次此章即明道俗两学,损益不同。就此一章,义分三别:第一明道俗两学,损益有殊。第二辨次第虚志,以阶玄极。第三明有事无事,得失不同。第一明道俗两学,损益有殊。

为学日益。

为,修营也。学,俗学也。言修俗学之人锐情分别,故累欲日增也。

0538.jpg

为道日损。

为道,犹修道也。言修道之士虚夷恬淡,所以智德渐明,累惑日损也。

第二辨次第虚忘,以阶玄极。

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为。

为学之人执于有欲,为道之士又滞无为。虽复深浅不同,而二俱有患。今欲祛此两执,故有再损之文。既而前损损有,后损损无,二偏双遣,以至于一中之无为也。

无为无所不为。

即寂而动,即体而用,故无所不为也。上经云:道常无为无不为。

第三明有事无事,得失不同。

取天下常以无事。

取,摄化也。言摄取宇内苍生,令其归善者,常以无事无为而化之也。虽复应物施为,而心未尝有事。此即动而寂也。故《庄子》云:孰弊弊焉以物为事乎?

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及其心未虚忘,以事为事,而有事者,斯则事异无事,无事异事,动异于寂,寂乖于动,如此之人,不足以摄化天下。

本文地址:https://www.dadaojiayuan.com/daodejingzhujie/761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