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经方与应用

枳实薤白桂枝汤、附子粳米汤、桃花汤加减治疗寒湿痢疾

道医 2023-06-24 23:41:38

周×× 男 42岁

[主证]病已2月,因下地劳动涉水得病,现证大便不畅,日4~5行,里急后重,挟有脓血,小便清白,口不干渴,膝下寒凉如冰,食后脘闷,上下气不接续。舌根厚腻,中披湿润黑苔,质显暗,脉沉细稍弦略滑,重取乏力,扪按脘腹疼痛不适(大便检查色褐,粘液++,白细胞3~6,红细胞0~1,脓球成堆)。

[辨证]劳力涉水,寒伤脾阳,中气为寒湿所阻,阳气被遏,浊阴上泛,寒湿下注,致成虚中挟实之证,病在脾土,影响肾阳,属寒湿痢疾之证。

[治则]温通理气,兼顾下元。

[方药]南薤白15克 炒枳实(打)9克 川桂枝12克 干姜片9克 赤石脂30克 白粳米一撮 黑附子9克

按:上方系《金匮要略》枳实薤白桂枝汤、附子粳米汤及《伤寒论》桃花汤等方加减。本例阳气被遏,胃脘满闷,以枳实薤白桂枝汤通阳开结,泄满降逆。因属胃肠寒湿腹痛下痢,故以附子温补肾阳,以治寒气之本;粳米缓中补虚,干姜温燠脾胃,寒去则满消痛止。桃花汤为治少阴下痢便脓血之方,系赤石脂、干姜、梗米3味组成,有温中涩肠止痢之能,因久痢导致脾肾阳虚,下焦失固,故用甘咸涩温之赤石脂收脱固摄。

服药3剂,大便已调,日一行无粘液,后重已除,里急亦缓(粪检成形,仅白细胞0~1,余皆正常)。唯寒湿之象尚在,胫下扪之寒凉,气短胸闷,不时呃逆太息,继以温阳理气之法。

方二:南薤白12克 炒枳实(打)6克 川桂枝12克 云茯苓12克 姜厚朴4.5克 黑附子9克

药后大便一行正常,唯下肢仍畏寒,腹部水分与神阙穴处重按疼痛,此证寒湿递减,寒凝未除,下焦阳虚,故足冷胫寒胸脘堵闷不畅。仍按上方去茯苓改附子15克,继服4剂,药尽大便通畅,唯觉气结于脐,并有上冲之感,两胁支满,不时引起呃逆,此寒凝下聚,浊阴上泛之征,再拟温阳散结之品。按方二改附子18克,去茯苓、厚朴,加炒小茴香12克,并用十香暖脐膏热敷神阙穴位。3剂药后,寒凝移于脐下,气上下已接续,仅胸前郁闷尚存,脘塞嘈杂,此寒凝下移,气结尚未尽除,前方加减继服。

方五:黑附子18克 桂枝木6克 干姜片6克 炙甘草3克 落水沉香面1.2克(冲服)

服药2剂,证情依旧,上方内入沉香意欲引气下行以散寒结,奈沉香无油质系最次品,不能引气下行,降气纳肾,故效不显。再拟温补脾肾法服。上方去桂枝、沉香,加野台参9克,土白术15克2剂,药后精神较好,体力有增,胸闷呃逆略减,脘胀亦轻。后拟丸剂缓调以图全功,予附子理中丸,每服2丸,日服2次,空腹白水送下,仍外敷暖脐膏。药服半月,诸证悉减,脘闷已除,胫冷亦瘥,呃逆未作,纳食增加,大便日行一次,尚遗轻度食后胀满,舌苔已转淡白,脉象细弦缓弱。仍宜温补脾肾之品,嘱按原方继服,并交替服用附子理中丸,香砂枳术丸,以巩固疗效。

本例证属寒湿痢疾,重点在于脾肾,用温通理气,兼顾下元之法,3剂脓痢即止(大便脓球成堆已消),尔后大便一直正常。故对痢疾治法不单攻邪,亦应顾及扶正,然须辨明寒热虚实、病的时间长短,据证投药实为至要。

赤石脂系地层里的矽酸盐类陶土,红褐色,块状,易碎,细腻粘舌者良。性味甘咸涩温,入胃、大肠二经,有涩肠止泻功用。《本草备要》言其“疗肠澼泄痢。”《伤寒论》太阳下篇有赤石脂禹余粮汤,少阴篇有桃花汤都用此药,取其温涩止泻。在《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篇又有乌头赤石脂丸(赤石脂丸)方,治“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此方赤石脂是取其敛心阳、固心气的作用,《别录》云“养心气”,李时珍云“补心血”,故赤石脂又可入心,有收敛心阳的功能。

沉香为瑞香科,沉香属,常绿乔木,沉淀树脂的木心供药用,品质最佳者称“魁沉”,是沉香木加工而成,以油满黑褐色者为上品,入水即沉(诸木皆浮,而沉香独沉),故称沉香,油满色紫褐者又称“伽南香”。产自广东、广西及印度、伊朗、越南、泰国等地,凡沉香色显土灰,香味淡,油质少为次品;无油质如木柴,不堪用。性味辛微温,入脾、胃、肾三经,善能降气平逆,其作用不仅能温中祛寒,治脾胃虚寒的呕吐、呃逆、心腹疼痛等症,且能补火助阳,温肾纳气,治肾阳不足之腰膝虚冷,以及气不归元的气逆喘息。

附子理中丸,即《伤寒论》霍乱篇中理中丸加减而成,宋陈无择《三因方》附子理中汤作蜜丸,成药配方每丸重9克,亦有浓缩成小丸者,有温脾散寒,止泻止痛功能。药物组成为人参、白术、干姜、附子、甘草5味。

香砂枳术丸,成药配方系明《景岳全书》香砂枳术丸方加味,水泛小丸,每服6~9克。功能顺气宽胸,和胃扶脾。药物组成为陈皮、砂仁、醋制香附、麸炒神曲、枳实、炒山楂、麸炒白术、炒麦芽、麸炒枳壳、木香等10味。

——本段摘自《临证治验录》

桂枝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划重点了

桂枝性温、味甘辛,归膀胱、心、肺经,是中医常用的解表药,主治风寒表证;那么作为一味常见的解表药,大家都了解它的功效作用、和服用禁忌吗?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吧!

桂枝的功效:功效:散寒解表;温通经脉;促阳化气。

主治:风寒表证;寒湿痹痛;四肢厥冷;经闭痛经;百瘕结块;胸痹;心悸;痰饮;小便不利。

桂枝的作用:桂枝能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散寒止痛。主风寒表证;寒湿痹痛;四肢厥冷;经闭痛经;症瘕结块;胸痹;心悸;痰饮;小便不利。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奔豚。

1、桂枝治寒凝血滞诸痛证。桂枝辛散温通,具有温通经脉,散寒止痛之效。如胸阳不振,心脉瘀阻,胸痹心痛者,桂枝能温通心阳,常与枳实、薤白同用。

2、桂枝治风寒感冒。桂枝辛甘温煦,甘温通阳扶卫,其开腠发汗之力较麻黄温和,而善于宣阳气于卫分,畅营血于肌表,故有助卫实表,发汗解肌,外散风寒之功。对于外感风寒,不论表实无汗、表虚有汗及阳虚受寒者,均宜使用。

3、桂枝用于阳虚不得温通之证。本品可温经通阳,胸阳不振,心脉淤阻。胸麻心痛,常与枳实、薤白同用,如枳实薤白桂枝汤。

4、桂枝治痰饮、蓄水证。本品甘温,既可温扶脾阳以助运水,又可温肾阳、逐寒邪以助膀胱气化,而行水湿痰饮之邪,为治疗痰饮病、蓄水证的常用药。

5、桂枝用于痰饮证和膀胱蓄水.心脾阳虚,水湿内停,胸胁胀满,咳逆头晕等痰饮证,常与白术、茯苓、甘草同用,以温运脾阳,化湿利水。

6、桂枝治心悸。桂枝辛甘性温,能助心阳,通血脉,止悸动。如心阳不振,不能宣通血脉,而见心悸动、脉结代者,每与甘草、人参、麦冬等同用,如炙甘草汤。

7、桂枝用于风湿痹痛、胃寒腹痛、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肩臂肢节冷痛,桂枝常与附子、生姜、甘草等同用,以温经散寒止痛,如桂枝附子汤。

8、桂枝用于外感风寒表证,不论有汗、无汗均可应用.表虚有汗者,桂枝常与白芍、生姜、大枣等同用,以调和营卫,如桂枝汤.表实无汗者,桂枝常与麻黄等相须为用,以增强发汗解表之功,如麻黄汤.

桂枝的服用禁忌:1、病高热,阴虚火旺,血热妄行者禁服。

2、经期以及孕妇禁服。

?枳实薤白桂枝汤治疗胃石症

胃石是指进食某些食物或药物后在胃内聚集形成特殊的凝固物或硬块,既不能被消化,也不能顺利通过幽门部的异物。其主要症状为上腹部不适、腹痛、腹胀等临床症状,可伴有溃疡、出血、梗阻或穿孔等并发症,其发病率逐年增加。
典型案例
陈某,女,60岁。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自觉偶有胃脘部到食管部不适,曾就诊于孝义市人民医院
认为患者心脏不适,心电图检查提示心脏供血不足,予以住院治疗7天症状未见明显好转出院,出院诊断为神经官能症。患者于2015年11月2日就诊于山西省孝义市中医院内科门诊,刻诊:胃脘部到食管部不适,并伴有右胸膺乳腺根部从左向右逆时针旋转性、阵发性、频繁性刺痛,或向胸脘部、或向胸咽部放射,发作欲死,大汗淋漓;不能右侧卧位,否则胸憋、胸痛,西医认为是心脏供血不足放射性的引起右侧疼痛。平素口干、眼干、鼻干、 *** 干燥,口黏、口渴喜热饮,眠差,纳少,大便一日一行,小便可。
田雨河认为患者符合《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篇中第五条「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
处方:枳实10克,薤白10克,桂枝15克,全瓜蒌30克,川朴15克,生姜3片,大枣3枚。开胸顺气丸 9袋,入药为引。
患者回家后当日上午11点左右肚脐四周阵发性疼痛,喜按;15点服上方煎剂约200毫升之后腹部胀痛加重,干呕。17点医院行胃部超声检查,胃肠探查见:胃幽门及胃腔内见强回声团三处,后方伴声影。检查提示:肝胆胰脾肾结构未见明显异常;胃石多发。18点左右患者呕吐出一块硬物,同时自觉咽部仍有硬物,喝了一杯白开水后自觉咽部物体掉入胃里。后患者继续喝了一杯白开水,又吐出一块硬物,吐后腹痛减轻,疼痛间隔时间延长。
11月3日晨起至上午11时胃脘部到食管部不适,并伴有右胸膺乳腺根部从左向右逆时针旋转性、阵发性、频繁性刺痛,或向胸脘部、或向胸咽部放射,发作欲死,大汗淋漓的症状均消失。上午12时服第一剂第二煎后未有任何不适症状,13时饭后也未有任何不适症状。下午第一剂第三煎200毫升予以肠疗,晚饭前服上方第二剂的第一煎200毫升。11月4日分别于早晚服第二剂的第二、三煎各200毫升,下午用第三剂的第一煎200毫升肠疗。11月5日早晨空腹服用第三剂的第二煎200毫升后,于八点左右大便时排出一块重约22克的硬物。患者再次行胃部B超检查胃内结石消失,不适症状消失。
按:胃石是由于顽痰固结在胃内积聚而成,故中医治疗应该散结消痞。枳实苦而微寒,入脾、胃、大肠经,理气除痞,以消积以导滞,为治痞满、导积滞之要药;桂枝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散寒止痛;薤白辛行苦降,通阳散结,行气导滞;厚朴燥湿消痰、下气除满;全瓜蒌性清热散结、润肺化痰、滑肠通便。诸药组合可以消除胃内的顽痰固结。
枳实薤白桂枝汤治疗胃石症获得成功,是田雨河受到了《金匮要略》的启发,从痰热论治胸痹,以清热化痰散结去除胸胃顽痰固结,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本方有稀释胃液、清洗胃肠、溶化结石的作用,可见用好经方将会收到满意的结果。

本文地址:https://www.dadaojiayuan.com/jingfangyingyong/8576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