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脑瘫什么时候表现出来

时间: 阅读:1326
我家孩子已经3岁了,可是在平时叫他的名字他会反应好半天才反应过来,走路也是摇摇晃晃东倒西歪,在床上坐着的时候头也是摇摇晃晃的,我上网查了一下,这些都是脑瘫的表现,可是网上也是说脑瘫在婴儿时期就会表现出来,所以我儿子这到底是不是脑瘫啊,脑瘫什么时候会表现出来?

最佳回答

健康管理师

健康管理师

2023-06-27 07:37:48

脑瘫的原因有很多,各种先天性原因所致的脑发育障碍,常有不同程度的大脑皮质萎缩和脑室扩大,可有神经细胞减少和胶质细胞增生。早产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可引起室管膜下出血,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变性,可有多个坏死或变性区及囊腔形成。脑瘫的发病诱因可能还有父母亲吸烟、酗酒、吸毒,孕母患精神病,孕期患糖尿病、阴道出血、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早期绒毛膜、羊膜及胎盘炎症、前置胎盘、先兆流产。还可能与服用避孕药、治疗不孕的药物、保胎药等因素有关。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xuzhujun728
    回复
    2023-06-27 10:10:20

    脑瘫早期表现的问题我来回答。在没有做CT或是磁共振的情况下所以很难说是不是脑瘫。但是不管怎么样,运动系统肯定是有问题的,不管是正常的一过性运动落后也好,是真的脑瘫也好,我都可以说运动系统有问题。很明显,你孩子运动中的平衡和协调能力不正常才会出现胆子小不敢放手走路的情况。建议做康复疗法中的感觉统合疗法和运动疗法,平时多带他去热闹的公园游乐场适应环境的刺激,这很有帮助。你若是很不放心就做个磁共振就很明确了。如果觉得没必要很轻微就多做些感统的游戏和运动吧。
    脑瘫早期表现回答希望你能够满意

  • 艾江
    回复
    2023-06-27 10:10:20

    ? ? 脑瘫又称脑性瘫痪.指出生前到生后一个月内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或脑发育异常所导致的中枢性运动障碍疾病,病变部位在大脑常累计四肢.是先天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临床综合征

    脑瘫症状:

      1.运动障碍——自我运动控制能力差,不会抓东西.不会说话.不会行走.不会翻身.不会做起.不会站力.不会正常咀嚼和吞咽。

      2.姿势障碍——各种姿势异常和姿势稳定性差.3个月仍不能头部竖直.手握拳不易掰开.;腿不易伸直。

      3.智力障碍——智力正常约1/4 ??智力轻中度低下约站1/2 ????重度智力低下约1/4。

      4.语言障碍——语言表达困难,发音不清或口吃.严重则不会说话。

      5.视听觉障碍——内斜视及对声音的节奏辨别困难最多见。

      6.生长发育障碍——矮小.

      7.牙齿发育障碍——质地疏松易折.

      8.情绪行为障碍——固执.任性.易怒.孤僻.情绪波动大.有时出现强迫.自伤.侵袭行为。

    ??????9.40%—50%脑瘫患儿会诱发癫痫.尤其是智力重度低下的患儿.

  • 江苏-吴**
    回复
    2023-06-27 10:10:20

    脑瘫,全称叫脑性瘫痪。主要指是的婴儿在出生前后因为某些缘故造成的脑损伤,也有可能是婴儿大脑出现异常发育不正常。脑瘫宝宝的行为态势会与正常人的不一样,因为肌肉控制失去了调节能力,所以会导致身体运动困难和体位困难。脑瘫的症状有运动障碍,姿势障碍,语言障碍,视听觉障碍,生长发育障碍,牙齿发育障碍,口面功能障碍等等与正常的儿童不一样的表现。

    那么宝宝脑瘫,通常多大才会被发现呢?正常情况而言,婴儿会在出生3-6个月后行为态势等会表现出异常,这时候可以观察宝宝是不是脑瘫患者,3-6个月的婴儿主要去观察他的运动功能发育是否与正常的孩子一样,如果有明显落后,那一般而言就属于脑瘫了。主要从这几个方面去观察宝宝的运动能力:

    一、吸吮能力低下。宝宝出生后,不会吸吮或吸吮无力,吃奶的意愿低、不愿吃奶或边吃边哭,以及吞咽困难容易呛奶。二、哭声无力微弱。脑瘫的宝宝哭声会比较微弱,总是小声的啜泣或者出现不明原因的啼哭不止。三、运动少或者不爱运动。大多数宝宝都会比较爱动,但脑瘫宝宝不爱动,非常安静,自发运动更少。四、全身无力软绵绵。正常情况下,即使是睡着了,人体也有一定的肌张力来维持身体的稳定,而患有脑瘫的宝宝则总是全身软绵绵的没有力气。五、突然打挺。脑瘫的宝宝有时会突然打挺,身体猛然向上窜出,头偏向一侧,下肢僵直或一屈一伸,不对称。六、容易受惊。脑瘫的宝宝一听到噪音就会受到惊吓,更甚者在改变宝宝的体位时也容易受惊,和正常的宝宝相比会有很大的区别。

    引发宝宝脑瘫的原因有很多,如父母亲吸烟、酗酒、吸毒、母患精神病,孕期患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或服用避孕药治疗不孕的药物、保胎药等;宫内感染、宫内窘迫,胎盘早剥,胎盘功能不良、脐带绕颈、产钳分娩、臀位产产程长、早产儿或过期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生后窒息吸入性肺炎,缺氧缺血性脑病、核黄疸、颅内出血、感染、中毒及营养不良等。

    其基本表现是运动功能障碍,运动功能障碍表现为多种多样,立迟、行迟、发迟、齿迟、语迟,属中医“五迟”;头软无力,不能竖头,手无力,不能握拳,下肢痿弱,口唇软无力,不能咬咀,皮肤松缓,肌肉软不长,属中医“五软”;其症状为头项硬,手硬,足硬、口硬,肌肉硬,称为“五硬”。表现为两肢内收后旋,肘、腕、指间关节屈曲,双下肢伸直交叉,尖足、“剪刀样”姿势。

    这是由于小儿在宫内发育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的先天不足、肝肾亏损,精髓不足,最终出现“骨软”症状;由于先天的不足,导致后天脾胃亏虚,气血生化乏源,后天失养,肌肉萎缩或皮肤松弛;或出生后肝血肾精不足,筋骨失养而痿弱;最终脑失所养,形成脑瘫。

    由于许多患儿因各种原因而从没有进行过规范的关节活动和训练。因此,一旦接受大运动量、分解式的强化功能训练,便难以接受。多数患儿会出现哭闹和不配合现象而影响康复训练效果。所以不仅要根据患儿的体质、心态等,合理地、有计划地安排训练时间,避免患儿过于疲劳而产生厌倦,反感情绪。日常训练中要尽量想办法引导患儿的注意力,要充分了解患儿心理,注意利用语言、儿歌或物品来引起患儿训练兴趣;注重少批评多表扬,练得好还可以适度奖励,让孩子经常保持一种成就感。必须明白,过于溺爱或吓唬打骂都会使患儿造成心理压力,进而逃避、拒绝配合训练,而最终影响康复效果。

  • 江苏-吴**
    回复
    2023-06-27 09:09:10

    脑瘫一般是发生在孩子出生后,零到一周岁之间的。脑瘫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以及姿势异常,还可伴有智力低下、癫痫、感知觉障碍、语言障碍及精神行为异常等,是引起小儿机体运动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

    脑瘫的高危因素主要发生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早产、高胆红素血症、颅内出血等一项或多项因素的新生儿,其中部分可能发展为脑瘫。

    扩展资料

    预防脑瘫的方法:

    1、怀孕时

    应防止风疹病毒感染。

    2、怀孕后

    进行定期健康检查:注意排除难产的因素,如果有高血压、糖尿病应积极治疗。保证营养,防止早产。避免不必要的服药。按预产期选择好产院,有准备地进行安全分娩。

    3、婴儿出生后

    重点保护未成熟儿,窒息、重症黄疸婴儿,并进行必要的处理;如吸氧、进保温箱等。脑损伤儿应建卡随访,定期筛查。

    4、鼓励母乳喂养

    为婴儿进行一二三联疫苗、脊髓灰质炎、风疹或结核的免疫接种。

    5、教育家长识别脑膜炎的早期症状

    如发热、颈硬、嗜睡等,一旦发现,及时治疗。

    -脑性瘫痪